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圣火故里烧烤城_河东陈记获奖征文_卫文英

70 0
发表于 2025-6-10 10:56: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河东陈记获一等奖征文
圣火故里烧烤城_河东陈记获奖征文_卫文英
烧烤,可谓是人类最古老的烹饪方式之一,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通过雷击或山火发现熟食,逐渐掌握用火烤制肉类的方法。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烤架进一步推动了烧烤的普及。商周时期,烧烤技法发展为“燔”(直接烤)、“炮”(包裹烤)、“炙”(串烤),并成为祭祀和贵族宴饮的重要形式。《诗经》中多次提及“燔炙”,《楚辞》也记载了多种烧烤菜式。汉代烧烤普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记载了牛炙、鹿炙等数十种烧烤菜品,甚至有“烤饼夹串”的搭配。唐代出现骆驼肉等高级食材的烧烤,并融入药膳(如《食医心鉴》中的野猪炙)。在宋代,铁锅的普及和植物油的广泛应用为炒菜兴起奠定基础,但烧烤仍占据重要地位,《东京梦华录》记载了“旋炙猪皮肉”等市井烧烤美食。近现代,烧烤从传统技法发展为多元文化符号,实现了现代创新与文化融合。如今,烧烤火爆神州,风行南北,成为餐饮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话说三十年前某个深秋的夜晚,河东广场夜市亮起一盏灯。陈安秋与妻子守着木炭烤炉,将羊肉串在铁签上翻飞如蝶,让海鲜发出“滋滋”的欢快声。那个年代,陈安秋的小推车在夜市摊位上一扎,便吸引来众多食客,烟熏火燎中,听人间的猜拳行令声,看饮食男女的饕餮相,好不快活呀!彼时的运城夜市尚以涮煮为主,这对临猗夫妇却执着于火焰与食材最直接的对话。

“那时人们总说海鲜是稀罕物,我们偏要烤生蚝、烤鱿鱼,火苗舔过海鲜的刹那,像把整片海都搬到了黄土高原。”如果你是位老食客,一定会记得当年《山西日报》记者采访陈安秋时,他说的这段颇有诗意的话。随着一篇《夫妻双双卖海鲜,疑似夜晚到海边》的报道出笼,“陈记烧烤”一夜成名。陈安秋或许不曾想到,小推车推出了大梦想,这簇夜市的星星之火,很快形成燎原之势,照亮整座城市的夜空。在他的精心培育下,我已跻身运城大型餐饮企业行列,成为河东乃至三晋烧烤美食的领头羊,目前旗下拥有人民路总店及黄河店、临猗店、夏县泗交陈记山庄等分店,员工总数接近300人。

当露天烧烤的油烟遇到蓝天白云的深情呼唤,马路夜市的烟火与城市文明开始碰撞,所谓“黑脸膛大汉”的烧烤也无法拒绝“时尚女子”的柔情款款。陈安秋是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老总,他在2017年做了一个惊人之举:将半生积蓄600万元投入废旧车间改造。很快,一座集音乐、酒吧、美食、休闲为一体,面积达3500平方米,黄河金三角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烧烤城,在人民南路上亮起招牌。昔日推车烤炉化作三层美食宫殿,从LOFT工业风的青春飞扬,到红木包厢的庄重典雅,烧烤店华丽转身,蝶变为现代化“陈记烤城”,成为运城市餐饮地标建筑。如今进入宽敞明亮的烧烤城,在温馨的包间里,听人们谈古论今的感叹声,看人间幸福喜悦。

一楼大堂内,明厨亮灶,佩戴整洁卫生的厨师们烧烤、炒菜、打饼子、拼凉菜、拉面条,技能娴熟,姿势优雅,看着都是一种享受。木炭换作天然气火苗,羊肉串、五花肉、紫茄子、鱿鱼、生蚝、黄花鱼,各类食材在“滋滋”的美妙声中,实现了凤凰涅槃,孜然味、蒜蓉味、麻辣味、五香味,为顾客带来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哦。烧烤过程中,地下一层的油烟净化系统正低声轰鸣,静电处理器、活性炭过滤,将往日呛人的烟雾化作了无害水汽——这就是陈记献给城市的“环保大礼”。

从下午四点到凌晨三点,食客纷至沓来,这波刚走,那波又来,后厨永远亮着最抚凡人心的灯盏,奏着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唱着火焰飘舞的小夜曲。宁夏盐池的滩羊完成千里跋涉来到陈记烧烤城,滩羊饮碱水、食甘草的习性,让肉质自带草木清香;渤海湾、北海湾的海鲜们裹挟着海风乘坐飞机抵达这里。不光食材新鲜,调料也很讲究。腌制车间里,十几个陶缸静默如佛,东北的十三香、新疆的孜然、西南的花椒在此交融,修炼着美味的灵魂,配比精确的中草药配方,让每块烧烤都具有滋补效能。陈安秋老总说:“食材是烧烤的魂,必须来源地道,要选品质最好的,它们是山河湖海的精气神。”听一听这把质量放在首位的良心话,你终于明白烧烤为什么这么广受欢迎、是来运城必要打卡的烧烤首选地的原因了吧?

最动人的风景总在烤架前。老师傅手持铁签如执画笔,食材在数百度的火焰中翻飞起舞。油脂滴落的瞬间腾起青烟,仿佛西侯度遗址243万年前的第一缕圣火穿越时空。当焦褐色的脆皮裹住鲜嫩肉质,撒料的手势如同天女散花,拉风的仪式感无比潇洒。及至端上桌来,将烤串蘸上椒盐粉或辣酱,抑或用小饼卷起热气腾腾的肉串和葱段,一口下去,香入骨髓,再豪饮一杯啤酒或品一盅老白汾,便吃出几分河东侠气来,那种爽啊,简直胜过了神仙。

别看老总陈安秋是个黑脸膛,却有一副热心肠。有次一位急着上夜班的工人拎着饭盒来打包。他看到后,特意嘱咐:“给夜班兄弟多抓把花生,夜里扛饿。”这朴素的善意源自刻在骨子里的农民记忆——20世纪80年代在村里开饭店时,他就常给赊账的乡亲留碗热汤面。如今烤城230名员工中,大半是进城农民与下岗职工,后厨王师傅笑得憨厚:“在这儿干活像在自家厨房,陈老板连俺娃上大学都给了个红包。”

陈总粗中有细,凡事爱琢磨,他愣是在烧烤基础上,发明了更多佳肴,做成了以烧烤为金字招牌、各种热菜凉拼齐全、具有河东风味和自身特色的综合菜系。比如,爽口脆西芹、火焰铁板牛肉、脆皮风葫芦、香酥脆皮茄、香辣铁板鲫鱼等等,都是本店自创,独门绝技,顾客食后赞不绝口,成为每次来时的必点菜。

别看陈总五大三粗,其实他很尊崇文化,相信文化的力量能够让饮食走进人心,走得更长久、更长远。运城的文人墨客,将发自肺腑的诗词、最美的书画作品留在了陈记烤城的走廊和包间,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执着烧烤文化,成就不朽品牌。”“陈记星火不夜摊,安心餐饮写巨篇。秋实最知风雨沥,天道酬勤正燎原。”“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烟火不改赤子心”……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墨香混着肉香,酿成独特的河东味道。

尤其是烤城门口文化墙上的烫金大字,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河东文化学者冯建国先生撰写的《河东陈记烤城赋》。洋洋洒洒600言,溯历史,兴当代,歌咏饮食之美,赞叹文化之功,点赞劳动精神,倡导德孝信义。结尾以诗点睛:“西侯圣火燃河东,烧烤自古出运城。蚩尤化卤孕盐湖,舜帝抚琴歌南风。猗顿善贾财源旺,关公尚义客流宏。古郇大地多美味,陈记三晋起雄风。”文章甫一问世,便好评如潮,火爆出圈,河东陈记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众多食客和美食家慕名而至,助力河东陈记成为河东烧烤的知名品牌。

摸爬滚打数十年,陈安秋老总早已跳出了“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他认为,只有把企业做强做大,才能更好回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当陈记烤城的生意火爆整个运城的时候,他的视野已经摆脱城市霓虹灯的温柔留恋,投向了更远的远方。2024年春暖花开季节,他登上了中条山腹地——夏县泗交镇一座山头。极目远眺,耳听八方,但见山峦起伏,雾霭缭绕,山花烂漫;但闻槐香扑鼻,茶香阵阵,小溪潺潺。好一个世外桃源,“茶袅炊烟闲岁月,风窥山水逸春秋”的浪漫休闲地!他横下一条心,决定在此开办分店。说干就干,平整土地,就势建房,完善设施,200万元砸下去,“陈记山庄”兴起来。在这美妙有趣的山上大显身手,有烧烤,有菜肴,有野味,有小木屋,有动物园,有游乐场,吃住玩一条龙服务,让众多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此时,陈安秋老总站在山头上,拿出他心爱的电吹管,优美的旋律顿时回旋在大山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既有创业数十年的酸甜苦辣,也有初心不改的执着奋斗。他吹得如痴如醉,一个新的梦想被山风送得好远好远。陈总说过,以后他还要漂洋过海,去印尼,去新加坡,去马来西亚,让祖籍中国的华裔们在烧烤的美味中找到乡愁……
圣火故里烧烤城_河东陈记获奖征文_卫文英
287183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