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区的衣食住行,多受了晋西北和陕北的影响,或者说是以晋西北和陕北人的衣食习惯为主色调。特别是河套面食,花样翻新,可烙、可煮、可炸。
河套人爱吃肉臊子揪面,每一个村都有几个出了名的揪面能手。一大碗腌猪肉,旺火热锅,葱花花、蒜瓣瓣、土豆丁丁、花椒大料等往锅里一烹,香味四溢,大半个村子都能闻到。猪肉臊子急火烹慢火熬,当土豆发软变沙时,再加入适当的水。锅里的水再次烧开后,开始揪面。
揪面好手把面团耷拉在胳膊上,双手揪面,面片快速飞入锅中。那面皮光溜润滑,又筋道,既饱肚又饱眼。
还有一种和合饭。在煮糜米稀饭的锅里下进面条或面片,一起煮熟,再拌上炝好的油盐即食。这是陕北人带过来的吃法。
岁时祭祀、婚嫁及丧葬礼俗等,北方各省大同小异,各地走西口来到河套的人,除沿袭自己原籍的习俗外,多受晋西北人和陕北人影响。
大集体以前,农村人娶媳妇盖房,讲究“上梁馍馍压栈糕”,答谢老丈母娘是三十个馍馍、四十个糕。
糖麻叶和肉焙子等河套面食都是河套名牌。
刘文忠/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