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西王的童年记忆 _刘林飞 文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8-9 10: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王的童年记忆 _刘林飞  文
我的家乡汾南西王,村子虽小,却是生我养我让我成长的地方,童年里的西王村有我难以忘怀的记忆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居住在农村的人们生活条件极其匮乏,那时我们村底哈沟还住着两个大队,后来由于坡上沟下,翻沟架岭,生产生活极不方便,慢慢的都搬了上来,而我家就住在村子的西南方向,是上凹、下凹和小阳坡必经之路。说起桥波轮,据邻居长辈讲,这里人来人往,过戏台、绕村巷,显得很热闹。加上农忙时人们赶性口、扛农具上地作务庄稼,农闲时三三两两,男人女人,老人孩童在村巷相聚,屋门口的石头上坐着抽烟的老汉,说闲话的老婆婆,纳鞋底的媳妇,呼喊着到处乱窜的小孩子,更是人声鼎沸,一派繁忙。几十年过去,桥波轮早变了旧模样,但儿时的记忆仍历历在目。

西王的童年记忆 _刘林飞  文


村委坐落于村中央,大院里有两棵粗粗的梧桐树,夏天投下很大一片荫凉,星期天我们常在村委大院的树下玩耍。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班主任段新转老师带全班同学去看《孤儿泪》电影,同学们被电影情节感动得泪流满面。村委大院,小时候对这里极好奇,每次路过都想进去瞅瞅。要是进到院子里,还想再到那些屋子看看。因为这里是村干部、生产队长经常开会的地方,有时还会在大院开群众大会。离那两棵梧桐树不远,是一座很高的水塔,在我少年的心中它属于特别雄伟而神奇的建筑,总是疑惑它里面究竟能装多少水?怎么让全村那么多的水龙头总也放不完。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的是,水塔上的大喇叭什么都知道,每天向人们广播全国乃至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大喇叭还经常广播通知,村里有啥大事小情,甚至哪家孩子找不见了,牛跑了,猪丢了,都会在大喇叭里广播一下。后来大喇叭又承担了催缴电费的任务,每到月底收电费的王大伯就会在喇叭里喊:“喂,喂,全体村民注意啦,全体村民注意啦,今天开始收缴电费,还有个别没有交电费的用户请抓紧时间到大队交你的电费啦,今天是最后一天,今天是最后一天。”尽管现在交电费微信支付,但大喇叭里王大伯的声音却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

西王的童年记忆 _刘林飞  文

保健站在村委大院外的西北角,大伯刘宋岳曾是保健站的一名医生。小时候打预防针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粒糖丸吃。还有,若是吃的积食了,大伯就会给我几个山楂丸,不用打针,也不用吃苦药,吃几个酸酸甜甜的山楂丸就好了。大伯是医生,又是个厨师,村里的红白喜事的厨房里总有他忙碌的身影。我印象后来的医生还有刘保林、贾天有。现在的杨维虎大夫是科班出身,毕业于吉林医科大学,是我们邻村小阳村人,今年只有四十多岁,在我们村当医生已经二十多年,他坚守医生的职业操守,待病人如亲人,业务能力强,对每个上门求医的人,耐心检查、细心治疗、精心呵护,村民们赞誉他“杨医神虎”。杨医生的强项是治疗静脉曲张,很多人被病痛折磨得难以忍受,四处求医问药,花了不少冤枉钱,最后还是在他这里治好了。

以前村里只有一条通往县城的三王路,晴天风吹土飞、雨天泥泞不堪,十多里的乡村土路颠簸不平十分难走,现在路改造了,又修了一条村西小路,出家门一路就直达稷山县城了。回想童年在村里上学,十五六岁走出家门,二十余年的漂泊人生,一路坎坷,一路奔波,再回望村头的路,便想到了许多许多……

西王的童年记忆 _刘林飞  文


百全地里、西坡顶头、上下凹、底哈沟、九队场里、南窑湾、南岸地、小娃岭、北岸地、北沟、壕子滩、西里坟、艰臻沟……还有好水池泊里的金青蛙银老鼠的传说、稷王庙的烟火、西王集会的人群,等等,过往岁月的一幕又一幕,在我记忆深处都留下永不抺灭的印记。

西王——见证了我童年所有的酸甜苦辣、记录了我太多的美好记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父老乡亲汲取着这块土地无尽的滋养,一年又一年,一辈又一辈。如今的村庄,往日繁华不再。童年记忆里的叔伯大婶们,一个个变成了满头银发的苍苍老者,只叹沧海桑田老,岁月不饶人!

月是故乡明,人得相邻亲。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处,闲暇时我都会朝着老家的方向深情回望,愿我的西王安好。
21123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