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家”与内在归属感的建立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2-3 1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与内在归属感的建立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是一种仪式,每位一路颠簸回家的游子,都怀揣奔赴一场团聚的温暖。而有些人却没有回家过年,他们说:故乡,从来都不是一个距离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但无论身在何处,无论相隔多远,对父母和家人的牵挂不变,爱不变。

平安健康才是全家人共同的祈盼。清空慵懒,整理心情,继续为梦前行。新的一年,要好好爱自己。

回不去的,才是故乡?

20岁的堂弟在外上大学,聊起“断乡”,他说:“小时候过年,一大群孩子聚在门前的晒谷坪上放鞭炮。冲天炮、响炮、火箭炮、旋转炮……别提多好玩了。现在,回家就是聚餐吃喝,然后抱着手机,各自散去。”

一位年届50岁的长辈,看着一片欣欣向荣的“新城”,也生出“物非人也非”的感慨:“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到处在盖楼,打小熟悉的那些面孔,也再难联系到。走在从小玩到大的老街,觉得自己像局外人……”

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如今无话可说;曾经重要的人和事,正在渐行渐远;曾经熟悉的生活节奏,现在已不再适应;曾经最亲近的一切,都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各有各的茫然,“断乡”似乎成了一种必然。

留不下的,不一定是异乡

“回不去的故乡”已经渐行渐远,那么现在脚下的“异乡”,又能否“为家”?更令人惆怅的是,异乡常常有个名字,叫“留不下的异乡”。

“留不下”的原因很多:房价太高,竞争太激烈等。有了房子、工作、圈子,就能在异乡“落”下来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很多在城市生活的人,觉得自己活着就像一具空壳,特别不真实,也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原因何在?

在传统宗族社会,各种人情往来、风俗礼仪,之所以能传承千载,就是因为它通过种种仪式,构建了稳定的秩序感:中秋团圆吃月饼,清明扫墓祭祖先……

而当社会转型,人们纷纷涌入城市,成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旧有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还未建构,人们难免陷入迷茫,而“情感禁闭”更是加剧了归属感的崩塌。

有朋友问:为什么恋爱结婚后,还是经常觉得孤独?“情感禁闭”之下,“真实的自己”难以被看见和接纳,怎会有真正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如何重新定义“归属感”

“故乡”的内涵正在重新被定义。它已经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地方,而更像是那些往事和记忆的载体,承载了我们对感情、快乐、秩序、安全和归属等需要。当一个人内在的安全感和秩序感,没有很好地建立,那么Ta无论身在故乡还是异乡,也依然会感到孤独无依,心若浮萍般漂泊。

内在的归属感,究竟如何建立?“家”的感觉,该怎么找回?

1.向传统中寻找。

近些年,国学复兴势不可挡,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穿汉服,诵读《弟子规》。这些风俗礼仪之所以能传到现在,正是因为它通过仪式,构建了稳定的秩序感。

2.向群体中寻找。

被群体接纳,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建立社会认同。给孩子起名、办满月宴、开生日会……都是在向世界宣告:我在这个小群体中,是有一席之地的。

当一个孩子感觉到被父母、家族、同伴及学校等所接纳时,他就在群体中有了身份。这不仅让我们“心有所属”,更可以从中汲取力量。

3.向内心中去找。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感,过多依赖于外界的评价,就无法很好地构建存在感和归属感,反而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中。相反,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的价值应该由自己定义,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一种确定感。

正如《归属感》的作者、心理学家布朗博士所说:真正的归属感不是你跟外界讨价还价得来的,它是你内心深处具有的。真正的归属感不要求你改变自己,只要你真实地做自己。

终有一天,蓦然回首会发现,你属于所有的地方,而不是某个地方。

(《中国妇女报》)

非也/文
19000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