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母亲的“蒸月饼”_李新潮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9-6 08: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是一年中秋节到了。

八月十五中秋节,照例是要吃月饼的。我国的一些民俗传统很有意思,每遇重大节日,总要和一种吃食挂上钩,如:除夕晚上要吃饺子;正月十五“元宵节”要吃元宵;二月初二“溜光节”吃凉粉、吃烙饼;五月初五“端午节”要吃粽子;八月十五“中秋节”要吃月饼;腊月初八“腊八节”要吃腊八粥等习俗。尽管由于南北地域不同、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可能节日吃食品种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过节都有一个吃的理由,也要“吃”出个名堂。

八月十五吃月饼是什么讲究呢?百度给出很多答案,说是“月饼”起于唐、盛于宋,也有说法早于周,其传说和故事也很多。很小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元朝末年,各地农民纷纷反抗起义,议定八月十五起事,但苦于那时通讯联络手段落后,加之朝廷控制严厉,人们相互之间无法联络,便在月饼里加一纸条,上写“八月十五杀鞑子”,以此传递信息。历史演变至今,人们更多的则是寄意月饼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本是用来吃的,是人们欢度中秋节时的一种吃食,但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一种馈赠礼品,尤以前些年不良商家恶意炒作、过度包装,致使月饼这个带有人们心中美好祝愿的食品莫名背上了腐败行贿物品之恶名,着实有点冤枉。

小时候的八月十五,月饼都是国营食品厂加工的,品种单一,多为五仁的,用包装纸卷成圆筒状,五块儿一斤,加一张红油纸商标,纸绳一扎,就算包装了。价格也不贵,起初是两毛钱一块。每年过节时,父亲也只是从村里代销店买回一斤来,家人尝尝鲜。更多的记忆,则是母亲的“蒸月饼”。

每年八月十五前,母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蒸一次馍(村里家家户户都要蒸),其中最重要的是“蒸月饼”。所谓“蒸月饼”,其实就是一种圆饼形状的馍馍。母亲把发好的面团擀成圆饼状,叠个四五层,在每层里垫上葱花、花椒叶、芝麻面,再配以香油、咸盐等各种调料,在圆饼的周边还会做上花边,放在蒸笼箅子的中间。因为是一整块大馍,怕不好蒸熟,还要在圆饼上用筷子扎上许多窟窿眼。在圆饼周边箅子的空出,母亲还会加蒸几个半圆形的枣馍,我们土话叫“枣梆子”。这样的“月饼”母亲每年最少都会蒸两块。蒸熟的“月饼”再用刀切成小块,这样吃起来方便,同时还会给左邻右舍送上几块。

那时候食物短缺,我感觉“蒸月饼”就是世上最好吃的东西了。因为一年四季吃的都是黑馍或二面馍(麦面与玉米面、麦面与高粱面混合起来蒸的馍),每到八月十五吃上一回纯白面而且里面垫有好东西的馍,那叫一个香啊!至于买来的月饼,那是“尝”的,不是“吃”的。

最早记事刚开始母亲蒸馍用的蒸笼是“草圈”。这是一种外圈用麦秸扎成的笼屉,里面是竹箅子,箅子与箅子之间放上两块用木头做成的“馍墩”,把它们隔开。后来经济条件好一点,父亲买回一套木笼,一共五节,比草圈要好多了。那时候没有钟表计时,每次蒸馍时,母亲都是在大气上来后,在木笼壁上贴上一块湿布,然后继续烧火,待湿布干了就停火,这样,馍差不多就蒸熟了。有时候会发生锅水被烧干的情况。后来母亲就用一块碎碗底(叫“瓦砣”)放在锅里,烧火时,“瓦砣”就在锅里开水作用下不停地跳动发出声响,而瓦砣不响时,便知道剩水无多,这样就再不怕锅被烧干了。

使用了几年后,木笼的牙口有了损伤,蒸馍时四处漏气,开始母亲还用湿布把漏气的地方堵上,后来实在不行了,这时街面上有了铁笼,就换成了一套铁笼。但铁笼太重,母亲每次蒸馍都费劲,用起来很不顺手,后来便又换成一套铝笼。这套铝笼还是我到运城工作后在运城买的。

不管蒸笼怎么更新换代,每年八月十五的“蒸月饼”,母亲从来没有耽误过。只是前几年,母亲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不能再动手了才停住。后来母亲住进了养老院,直到去年走完她87年的人生历程。母亲的“蒸月饼”就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173247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