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随笔] 母亲的风范(随笔)_张鲜梅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6-13 09: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母亲张桂兰,是一位平凡又可敬可爱的伟大母亲。她的一生,是受苦受难的一生、爱国爱家的一生、助人为乐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

母亲1924年生于临猗县峨嵋岭下的一个村庄——聚村。由于家里贫困,她从小就在家务农,学会了喂牛放羊、纺线织布。16岁时,母亲嫁给了邻村柳村张姓人家的长子。当时,张家孩子多,四女五男,兄弟姐妹九个。这样的家庭苦难重重,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父母决定带着兄弟五人一起奔赴运城逃难求生,当时父亲已经在运城一家点心铺熬了多年相公。

1938年,日军占领了晋南运城、安邑各地。1940年,母亲帮二叔办起了糕点铺,帮三叔办起了制鞋制靴铺,帮四叔办起了糖果铺,帮五叔办起了杂货铺。父亲母亲则开办了纸花铺,人称“花铺掌柜”。当时的纸花铺,设在现在的鼓楼旁。运城当时就只有这一条繁华的街道,老百货大楼到老东街鼓楼东,再往东到现在清真寺,人就比较少了。整体街道比起现在的,稍窄一点。

纸花铺经营的纸花,实际上是从天津发过来的一种绢花。母亲说,发过来的花是折起来的,用酒或开水一喷,立马自己张开,特别漂亮。当时这种花很受大家喜爱,一般家庭装饰、婚丧嫁娶都会用到。后来,纸花铺生意不好,母亲还开过饼干铺、做过洋糖,但都入不敷出,为了养家糊口,最后改行开了旅店。

有一个以卖膏药为生的人,经常吃不饱,尽管我们家也是缺粮短吃的,但母亲还是会拿出一点来接济他。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家院子里一直住着一位非常和善的老人,住店后就没有走,说老家没有什么人了,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老人壮年时靠打零工生活,老了我们一家人就一直接济着,经常给他送吃的。母亲说,受苦人需要接济,就是一碗饭的事情。这一碗饭,一端就是好多年,后来母亲帮老人买了好多小人书、小桌、小椅,支持他摆画书摊,一天能挣几块钱,用以补贴生计,老人生活才得到了保障。再后来老人年龄大了,生活起居有了困难,我们把老人当亲人一样伺候着。直到我结婚生子后,有一天老人离世,民政局出钱,母亲带着我们全家送走了老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父亲在车马大店上班,母亲居家,生活难以为继,她便起早贪黑,夏秋捡拾田里收获后遗漏的粮食残块,补贴家用。半块红薯、一块萝卜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顿美餐,虽然填不饱肚子,但是可以维持生命。

1950年,母亲把攒下的钱大多数支援给抗美援朝,帮助有困难的家庭和孩子。她经常对我们说:过去国家有难,我们遭殃受罪;现在国家稳定了,我们有饭吃了,不能见苦不救、见死不救,不能忘记过去。

再后来国家开始计划经济,1954年公私合营,父亲因病居家,母亲披星戴月开始卖烤红薯、水果,一家人才不再担忧温饱问题。

1960年困难时期,我们依然住在鼓楼下,开门就是大街,有时会看到路边走着的人突然昏倒在地。母亲说是饿的,赶紧拿上一小块馍馍和半碗水送过去,这样就会救起一个人。

母亲说,她自己没有文化,孩子必须有,再难也要供儿女们读书。我的大哥毕业于临猗艺术学校中专,大姐毕业于晋南(临汾)财贸学校中专,二哥考上了康杰中学,二姐考上了运城中学,三姐初中毕业。我是老六,插过队,读的卫校,最后成人本科毕业。在几十年前,一个家庭中的孩子能受到这样的教育,是很不容易的。后来,哥哥、姐姐们在各自单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以说,母亲的教育功不可没。

孩子们长大了,家里生活富裕了,母亲老了,但她仍旧老有所为,依然在鼓楼下开着小卖铺。母亲乐呵呵地说,一天能挣三元钱,已经很好了!

1998年,母亲病故。她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兄弟姐妹留下了宝贵的家风,那就是: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张鲜梅/文
16530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