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唐朝,龙门一带是怎么过年的呢?看王绩的《元正赋》怎么说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2-10 10: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唐代诗文里,就留下了河津古老的年俗年味,留下了过年期间热闹非凡的景象和宝贵的民俗资料。它就是隋末初唐龙门诗人王绩的《元正赋》。

王绩(590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运城河津)人,出生于“六世冠冕”、“家富坟籍”(吕才《王无功文集序》)、儒学渊源深厚的家庭。作为唐朝第一个开始革新诗风的人,王绩的诗歌承上启下。施蛰存在《唐诗百话》中称:“文学史家一般把他列为最早的唐代诗人。”章太炎认为,王绩的赋“不可不推为唐代散文之发端”。他“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莺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其代表作《野望》被誉为唐朝五言诗的开局之作。隋末唐初,王绩三仕三隐,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故乡隐居度过,绛州龙门的风土人情尽显笔底。那么,在唐朝,龙门一带是怎么过年的呢?

元正,即夏历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天的春节。据考证,王绩的《元正赋》作于贞观十七年正月,当时他已52岁,这也是他过的最后一个元正节,不久便因病去世了。王绩笔下,除了洒扫庭院,置办新衣,过年的第一件事是宰羊杀鸡,迎接春天的到来。因为古人相信,“是月也土气上升,草木萌动,羊吃百草,鸡啄五谷,杀之可以助生气”。

在除夕这一天,唐朝人要举行祭祖和驱傩仪式,点傩火,演傩戏,使“群鬼慌慌而逃”,祈祷新的一年平安健康。到了子夜时刻,人们要燃放爆竹,祛除恶鬼。正月初一,是“岁之元、季之元、月之元”,被称为“三元”,在古人的时间序列中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鸡鸣而起,不仅要换上新的桃符,还要贴门神、贴画鸡以“辟邪”。

这年的元正节,龙门县刚下过一场雪,空气清新,房前屋后的巷道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家家门户焕然一新。年前刚娶的新媳妇穿金戴银,孩子们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家家男女老幼仪容端正,相跟着给亲朋好友行礼拜年。

祭祖和待客的是椒柏酒。花椒酒驱寒祛湿,柏叶酒益寿延年,新年开启的新酒,要从全家最小的孩子开始,“从少起至大,逐人各饮少许,则一家无病。”女人们则用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做成“五辛盘”,也就是由这五种辛辣口味的蔬菜组成的生菜拼盘,使全家大小既可发散五脏郁气,又可预防时疫,在祥和与快乐中迎接新的一年。

家乡欢度元正的情景,令王绩忆起了以前在西京长安、东都洛阳过的元正节,他又提笔记下当时的盛况。元正之日,皇帝要进行大朝会,这一天,官道上旌旗飞扬,冠盖相望,大殿上钟鼓丝竹,威仪赫赫。先由皇帝祈祷天下平安,太子恭迎师傅,然后主管财税的大司农汇报百姓饮食,尚书献上群臣歌颂皇帝功德的奏章。前来朝贺的各国使者,为皇帝献上来自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大唐皇帝一一给予赏赐,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九州,并以美酒佳肴大宴文武百官和四方使臣。这是大唐的人情味,也是大唐的雍容气度。

皇家盛宴,少不了百戏助兴。其中,西京长安以骑射和鼓乐为胜,东都洛阳以杂戏为主,热闹的场面一直持续到太阳西斜。

王绩自称“纵恣散诞,不闲拜揖,糠秕礼义,锱铢功名”,乡族庆吊、闺门婚冠都很少参与,却也被元正节热腾腾的俗世烟火打动,给我们留下了这既不寻常又极为熟悉的年味。千年以来,过年的风俗不断发生变化,但人们对平安、健康、团圆、喜庆的企盼从未改变,古老节日所蕴藏和传递的亲情、关爱穿越时空,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

张娟玲/文
148534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