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是从腊月说起的。
一进入腊月,我们小孩子就掰着指头盼望着过年,而大人们也开始置办年货。那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乡镇还没有所谓的商场,“上集赶会”是农村人选购年货的主要方式。大人们舍不得花钱,称两三斤糖块和瓜子,挑四五张挂历或油画,给儿女买几件像样的衣服,全家人就有了过年的盼头和喜悦的情愫。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要上天;既要上天言好事,又要下界保平安。记忆中的这一天,母亲一大早就会煮熟四五个鸡蛋,供奉在灶神的画像前,然后指点我跪在灶台旁边,恭恭敬敬地给灶王爷磕一个头。母亲说,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灶爷要上天奏好事,向玉皇大帝禀报咱家的大事情呢,所以你要听话,做个乖巧的孩子,免得让灶爷为难,不知道说咱家什么可好。但那时候的我,整个心思都在那几个剥了皮的鸡蛋上,怎么能听得进母亲的谆谆教导呢?大约五分钟后,我便可以对那些白嫩嫩、软溜溜的鸡蛋下重手了。现在想想,孩提时代的自己,是何等的馋嘴。
腊月二十三也是“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年味就越来越浓了,东家杀肥猪,西家宰鸡鸭,好像是花木兰衣锦归乡,忙得不亦乐乎。就连村口那驼背的老柳树下也多了几位思儿念女的老人,望眼欲穿地等待着亲人归来。
“扫房”是不可缺少的过年风俗,按照民间的惯例,时间也多选择在“小年”这一天,寓意着“扫尘除旧岁”。家里的东西能搬动的,几乎全要搬出来。母亲头挽毛巾,凭着一把笤帚,把屋里的墙面和犄角旮旯清扫得一干二净。这时,父亲就会打一碗糨糊,一张一张地往墙上裱糊报纸,白纸黑字,墨香四溢,不一会,整个屋子就渐渐亮堂起来。而我和妹妹最热衷的事情,则是帮父母“干活”,刚开始是一件件地往院子里搬东西,到最后又是一件件地往屋子里搬东西,大冷的冬天,有时候也会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但乐在其中。
小孩盼过年,过年吃麻花。年节时期还要煮麻花,在我们家乡称之为“煮油”。火红的灶膛上支一口油锅,翻滚的油浪飘着油香,大人们一搓一扯一拧,一根根白面麻花就被旋进了锅,随着“噔啪、噔啪”有节奏的风箱声,一摞摞香酥的大麻花便在案板上摆放成堆。我们小孩子多散坐在一边“凑热闹”,或听大人们唠嗑扯家常,或是模仿大人学着搓面团。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麻花能煮多长时间,孩子们就能熬多长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时间如白驹过隙,日子的脚步很快踏进了除夕。挥一挥扫帚,就是本年度最后一次打扫卫生;贴几副春联,就要满心欢喜迎接新一年。傍晚时分,再用白灰在院子里撒两个圈,分别将小麦和玉米放在其圆心位置,称之为粮食囤。等到晚上,一家人端坐在黑白电视前,急切地等待着好戏连台的春晚上演,嘴里或嗑着瓜子或嚼着奶糖或唠着家常,温馨的画面至今仍在我的梦里闪现。那时期,手机还没有普及,看电视的热情不亚于现在的人看微信玩抖音,多数观众都能坚持到荧屏上出现“晚安”或“再见”。当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人们的心跳也随着秒针的转动有韵律地打着节拍。阻也阻不住、拦也拦不停,新年的钟声刚响过,各家的鞭炮就噼里啪啦地炸开了锅,如雷贯耳,响彻天空,俨然是在期盼一个火红的开端、一个美好的新年。
正月初一,举国庆祝,万民欢腾,普天同乐。在屋里,一家人好酒好菜还有大肉片,吃的就是团圆饭,发的就是压岁钱,盼的就是家和万事兴,想的就是幸福在身边。出了门,新一年,新衣服,新感受,不论大人还是小娃,不论俊男还是俏女,一个个眉眼带笑,扎堆地想往一块凑,说一说新年的打算,许一个美好的心愿。人人满面春风,谁都是好心情。
记忆中,走亲戚是新年伊始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可以联络感情。那年月,没有各种车辆,走亲访友主要靠步行。大人们提着“竹笼”(竹编的篮子),里面放上麻花和馒头,两个一伙,三五成群,一家接一家去亲戚家拜年,所以也有人把走亲戚叫作“走馍笼”。每到一村或一家,一来就是一整天,人家虽然只留你两根麻花、两个馍,但依然是盛情款待,早、午两顿饭热情侍候着。不吃也不行,因为时间就是那么安排的。平时来往少,这一天很关键。鞋子一脱,上炕打扑克;酒杯一端,桌前划两拳;或坐或站,消磨时间;或吃或说,嘴不停歇。亲戚们之间的确有着太多说不完的话题,东家长,西家短,去年的收成,今年的打算,老人的赡养问题,儿孙的成长艰辛,絮絮叨叨聊到日落西山后还是意犹未尽。如今看来,亲戚们在一块打扑克吃饭聊天,确实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
儿时的过年,时间长,每一天都蓄满了成长的经历,或酸或甜或苦,直到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儿时的过年,味道浓,犹如倾倒在岁月河床上的一坛老酒,芳香弥漫,余味绵长,一直深藏在我的记忆里,愈久弥新至今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