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明代造船工艺

发布时间 2025-08-18 10:25:47

    详细描述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广泛使用独木舟和筏,并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走向海洋。据考证,在船被发明之前,筏作为第一种水上运载工具,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东南部的百越人发明的。

    我国古代的造船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明朝发展到了巅峰。造船工场遍布于全国滨江沿海各地,尤以江苏、福建、湖广、浙江等地最为发达。除民办船厂以外,还有官办船厂,其中最大的船厂有南京的龙江船厂和苏北的清江船厂等。得益于发达的水上航运,明朝进出口贸易甚是繁荣,贸易额曾居世界第一位。明朝水师的规模庞大,时为亚洲第一,鼎盛时期更是有接近四千艘的舰船。

    明代造船技艺的巅峰之作,当属郑和下西洋所乘坐的郑和宝船。“长肆拾肆丈肆尺,阔壹拾捌丈”,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大宝船的长与宽约为138米和56米。这样的巨舶,不仅“盖古所未有”,而且达到了19世纪世界木帆船的较高水平。直到80年后,哥伦布乘船去美洲,船队中的“圣玛利亚”号船长23.66米,船宽7.84米,和郑和宝船的体量相比还是较小的。

    郑和舰队能够顺利航行,水密隔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一种安全结构设计,位于船体内,由隔舱板分隔出的多间独立舱室。即便是在航行过程中一不小心碰上暗礁,在多个水密隔舱的保护下,船依旧可以保持正常行驶,不会因此沉没。

    图/AI生成

    联系人

    戏做顿

    立即联系

    运城社区客户端

    查看和发布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