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葛永刚的黄河水、黄河缘、黄河魂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10-23 09: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静谧的黄河水,温柔地抚摸着两岸,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河面似有微风拂过,碧波荡漾。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天鹅、风车、草木、民居……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田园风景画卷。
葛永刚的黄河水、黄河缘、黄河魂
长7.2米、宽0.7米,由8个部分连接串起的精美油画《大美平陆》,便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这样的动人场景,生动反映了黄河风情和平陆乡土人文,让大家看到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独特一面。这幅作品的作者,正是著名画家葛永刚先生。

今年76岁的葛永刚先生,祖籍平陆县坡底乡姚家坡,1954年随父母定居广东。多年来,他培养了大批美术教师和美术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他笔耕不辍,多栖探索,吸收各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直到2016年,他毅然放弃了熟悉的生活,选择回到老家平陆,用画笔描摹黄河,用作品表达乡情,为家乡文化建设作贡献。

【山河故里 艺术萌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葛永刚先生的老家姚家坡,曾是一个有30多户、200余口人、400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村子。尽管如今,在与葛永刚先生的聊天中,似乎已听不到有关平陆的乡音,但还是深深感受到,他对故土的那份热爱和依恋,早已铭刻在他的血液里。

细数有关故乡的点滴记忆,葛永刚先生清晰如昨。这里不仅是他的根,有他的亲人,同样,也是他艺术启蒙的地方。

葛永刚的曾祖父,是十里八乡有名望的医生,义务为乡亲们看病,留下“医善可风”的家训,葛永刚至今仍然铭记。祖父虽然没有继承曾祖父的衣钵,但为人和善、品性刚正,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后来,姚家坡成了革命根据地,受此影响,葛永刚的父亲16岁便参加了革命。

也正是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葛永刚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小时候,他还曾在平陆的山间放过牛羊,穿梭于山谷的特殊经历,让他无比难忘。到了适龄的年纪,8岁的他,在村里的小学试读了半年。也就是在此期间,一位老师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次,他在教室里发现阳光透过树枝,洒进教室,斑驳的树影映在地面,就像是一幅画。他用粉笔把那些轮廓描画出来,恰好被一位老师看到。

老师不禁为他的行为点赞,并鼓励他学画画。这位老师会用墨笔画竹子,画出的墨竹,在葛永刚眼里分外好看,从小他就十分喜欢。

这样的美术启蒙,给葛永刚心里种下了绘画的种子。

1949年,葛永刚的父亲作为南下干部,被安排去了广东。随后,待一切安定,1954年,9岁的葛永刚也去了广东,自此,便是大半辈子。

而他那刚刚萌芽的美术梦,也在广东这片土地上日渐强大,并最终融入他的生命。

【醉心绘画 兴趣使然】

初到广东,一切都正处于起步状态,他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不过,葛永刚与美术的情缘,也如冥冥注定般,一步步随着他的脚踏实地,绘就出了精彩。

1956年,葛永刚在一次学习中,有幸看到了一部有关齐白石的纪录片。这让他非常兴奋。“当时,齐老已经是德高望重的名家,在世界上影响很大。”葛永刚说,片中齐老画的很多东西他都在农村见过,这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回去就开始拿毛笔尝试着在毛边纸上“乱涂乱画”。

他们住的地方比较偏僻,走20多分钟才有一家书店。正在上小学的葛永刚,经常乐此不疲地去书店,只为翻一翻当时比较普及的画册和有关美术的书籍。

那时,葛永刚每天有5分钱的早餐钱。若他在书店看到非常喜欢的画册,便开始每天节省一两分钱,攒够了就把它买下来,有时需要攒一个星期才能买一本,然后自学。

小学、初中,葛永刚几乎都是靠自学来积累美术知识。初中时,他在广东七中上学,学校有了设施完备的画室,只有报名且被老师选中的同学才能在画室里学习。葛永刚凭借颇为扎实的功底,被老师选中。自此,每天下午课余时间,他就会去画室练习。

高中时,葛永刚考入广州十五中。因为画得好,他经常参与出黑板报,与美术老师的关系也十分熟稔。那时的葛永刚住校,老师看到了他的美术功底,便给了他一把画室的钥匙,让他中午和星期天都可以到画室学习。

通过不懈努力和刻苦学习,1965年,葛永刚顺利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他被分配至粤北山区怀集县文化局,主要从事农村文化艺术普及工作。1980年,他被调入广东肇庆学院美术科任教,是首任美术系主任,后兼职广东工商学院设计系主任。2013年至2015年,被聘任为广州工商学院美术系教授兼任教学督导,可谓桃李满天下。

【黄河为媒 扎根故土】

尽管离开家乡多年,但葛永刚从没忘记故土。20世纪80年代,他曾随父亲回来一个多星期。这片净土,一直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

2016年,葛永刚回乡祭祖,再次踏上姚家坡村的土地。这一次,他深深地被家乡的山水迷住了,而且他发现,儿时热闹的村庄,只剩几户人家,人们大多选择外出打拼。他的心被触动了,他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留下动人的乡情乡景。他决定,要以黄河为主线,把黄河两岸的风土人情、迷人景象,创作成画卷展示给世人。

于是,他扑进家乡的山水怀抱,先是在地图上熟悉平陆一个个村庄、一条条沟壑,尤其是黄河沿岸的地形地貌,直到将平陆的三百里河川印刻在脑海里。而平陆的山沟村寨、阡陌田野、黄河沿线,亦留下了他勤奋的脚步。他被辽阔壮美的黄河和群山、雾岚、云彩、大桥、田园、村落风光深深吸引。即使山路再陡,即使温度再低,已经70多岁的他丝毫不畏惧,一发不可收拾地奔波于黄河两岸。

2019年,“乡愁——葛永刚油画作品展”在广东肇庆美术馆成功举办。带着对故土的深爱,他充分运用油画艺术色彩语言,创作了一幅幅展示平陆特有的四季色彩黄河风情油画,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平陆之美、艺术之美,融入自己对家乡的人文关怀。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用艺术形式,把我们的母亲河很好地表现出来,也希望有更多人去挖掘、表现母亲河。”葛永刚说,身临黄河岸畔,用心感受,那种实实在在的,才是“黄河味道”。

画展两个月后,葛永刚做好妻子和其他家人的思想工作,处置了自己辛苦一辈子建造的400余平方米独栋别墅,将能用的家具和所有美术创作物件运回平陆,并索性直接和妻子回到平陆定居。为了便于出行考察写生,他还购买了老年代步车,冬迎寒风,夏冒酷暑,时常是早出晚归,边写生、边构图创作。

【搭建桥梁 回报桑梓】

就这样,一幅幅黄河风情、平陆乡土人文的油画作品诞生在葛永刚舞动的画笔下。他追求写意,作品生动传神,线条如行云流水,所画山水厚重苍劲、人物朴拙亲切,给人如诗如画的意境和明朗、清新、生气勃勃之感,用不同的色调和笔法,将黄河流域的风貌进行了细腻区分。

葛永刚创作的平陆系列黄河风情画展,在广东肇庆美术学院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了让更多人发现平陆的美,他搭建起一座文化桥梁,先后多次邀请著名雕塑家黄河教授、著名山水画家郝鹤君教授,以及多批国内知名画家、美术院校的老师和他的学生来到平陆,带他们尽情领略熠熠生辉的平陆文化胜景。

淳朴的民风、深厚的历史积淀、雄浑的山河……都给来自远方的客人们以震撼。他们也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着平陆的风土人情,记录着黄河的波澜壮阔,更为葛永刚的赤子情怀深深折服。

正如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梁善说:“为取景,他跋山涉水,风吹雨打,踏遍家乡角落。他的笔触、他的色彩、他的构思,要表达的意境,无不是他气质和品格的真实写照。其作品具有厚重美、力量美,似在天地间向无垠的宇宙发出永恒音符的精神状貌。”

又如广东省写意油画学会主席杨尧说:“葛永刚先生身上体现了‘黄河精神’和敢为人先精神,如果我们把这两种精神加起来,我们在世界上都是站得住脚的,都是有强大的精神支撑的。”

2020年,葛永刚在平陆建立了“黄河缘”工作室。他说,他要以黄河结缘,把所有热爱黄河的艺术家们,都组合到“黄河缘”的旗帜下。

前不久,葛永刚得到了一张黄河流域地图。在仔细揣摩后,他惊讶地发现,黄河流经的区域犹如一头咆哮的雄狮。为此,他独辟蹊径,按照轮廓画出了一幅雄狮图案。“中华民族真是一个压不垮、打不倒、神奇而伟大的民族,黄河早已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魂魄”。

如今,葛永刚还被运城学院美术系聘请为客座教授,每周一为学生授课。多年来,他一直铭记着先贤傅说的一句话:“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知道道理并不难,难的是你一直坚持做这件事。”他说。

而他的行动,正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黄河水历经沧桑,承载着积淀的文化脉络和历史气息,透过他的笔触,呈现在世人面前,亦是“黄河魂”意义之所在。

王捷 荆星子/文
81517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