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最是难忘家乡年——卫平散文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2-21 11: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是难忘家乡年

卫平

老家的年总是在父亲摆开“架式”,帮左邻右舍写春联中慢慢走向高潮的。

进入腊月,父亲便早早准备好上好的墨汁、毛笔,放好案几,铺好毛毡,笑脸相迎上门求字的客人。只见他稍作思忖,调墨、折纸、拟联、挥毫,霎时大红纸上便落下点点笔墨,他的一手行草,龙飞凤舞,行云流水,颇具神采。


那时,父亲总是提前泡好浓茶,迎接街坊邻居,满足他们的要求。除了大门、正厅、厢房等处的三五副楹联外,连裁下的小纸片、纸条也物尽其用,用行草写下大号的“福”字斗方,小楷写下“气象万千”字样的小条幅。除夕当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对联、挂灯笼、拉彩条,附近街巷尽是老爸遒劲的大字,听着路人的品评点赞,我的心里总是莫名地产生一丝激动。

那时过了小年,就要开始大扫除了。早饭吃毕,趁着阳光明媚,爸妈便裹上罩衣、扎上头巾,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桌椅箱柜一一搬到院子里,把炕上的褥子、被子统统拖到院子里,并搭在铁丝上晾晒,猛一通敲打,弹去上面的尘垢。每到这时,便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把头钻进晾晒的被子里,穿迷宫般来回快速通过,有过隧道般的感觉,这自然免不了招来大人几声笑骂,做个鬼脸便又嘻嘻哈哈地在敲盆打碗中寻找乐子了。


掏炕灰、捅烟囱、糊炉子是男人们的专利,扒开炕上的烟道盖板,挖出积了一年的烟灰,疏通烟道,以使排烟通畅、炉火旺盛。这时,小屁孩便趁人不注意在炉内抓一把灰,给哥哥姐姐们抹上一个大花脸,小时候调皮捣蛋的我,因为这没少挨姐姐的“三踢脚”,有时会觍着脸做哭泣状,但心里在偷着乐呢!

扳着指头,数着日子,转眼便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年食准备的重头戏便拉开了大幕,年味也愈加浓厚。老家有个习俗,这两天要蒸枣花馍,炸麻花,准备好足够一个春节所需的食物,以备祭献所用、待客之需。蒸枣花馍是老妈的强项,前一天晚上要在大盆里发一二十斤面,淘洗十几斤上好的红枣,以制作各种花馍和枣糕。

在蒸汽弥漫中,一锅锅形似猪、羊、鱼、虎、兔、石榴、莲花的花馍粉墨登场了,老妈极尽所能地拿面团展现她的“才艺”。花馍以制作枣糕为最,一个枣糕由三层面饼夹两层枣层叠相间制成,枣糕有各种尽寸,于大年初一似金字塔般从大到小层层摞起来,最顶部冠以佛手样花馍,摆放在庭院当中,以祈六畜兴旺、财源广进、福寿安康。



从枣糕尺寸、高度、成色等,也可判断这家家境是否殷实、主人是否勤劳等。第二天,到了油炸麻花、豆腐、丸子、酥肉、红薯等,就轮老爸赤膊上阵了,守油锅是他的专利。老妈将面团擀片,切成条形,对折起来,拿筷子当中一压,四周切角,码放案几备用。待锅中油温升起后,老爸双手捏住面饼两端顺势一拧成麻花状,投入油锅炸煮,面饼在高温下瞬间舒展,待到周身金黄,即出锅。


老家的炸麻花跟晋南的搓麻花不同,周身张牙舞爪的,干巴酥脆,且耐储存,是家家户户春节招待宾客的上佳食品。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事就是趴在炕头,看爸妈挽起袖子蒸花馍、炸麻花。炕上笑声飞扬,灶上热气腾腾,蒸花馍、炸麻花成了儿时最温馨的回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千呼万唤中,年终于缓缓地来了。除夕之夜零时一到,大地瞬间沸腾起来,远处近处爆竹声此起彼伏、烟花漫天绽放,勤劳的人们开始开门敞户、抢在第一时间迎接神灵,小孩们则揉着惺忪的睡眼,跑前忙后点烟花、放鞭炮。



等喧闹渐渐平息,大家则早没了睡意,守岁,直到天蒙蒙亮,全家人围坐一起开始津津有味吃年夜饭、谈收成、话前景。饭毕,姑娘小伙、大人小孩换上新衣、穿上新鞋,在神位前磕头上香后,便兴冲冲地出门会友,并结伴走家串户拜大年。老友相见莫不是热情相拥、勾肩搭背、戏谑调侃,好不热闹。


小时候大家在一起侃的是大人多么神通广大、老师多么严厉可畏,长大一些聊的是谁的学业多么长进、哪个女生多么漂亮,再大一些谈的是谁谁嫁了、哪家儿子生活多么幸福等。小时候,走门串户的队伍很长;长大后,结伴的队伍变得越来越短,大伙都在五湖四海各自为事业、为生活奔波,相见时难别亦难。父亲在世时,不管天寒地冻、风霜雪雨,除夕当天我总要携妻带子赶回村里过年。父亲走后,把老妈接到身边生活,不再回老家过年,也因此缺席了初一走家串户的队伍,倍加怀念那些与发小们相聚相拥的快乐时光。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雷打不动的走亲戚行程安排,每年春节姑、舅、姐姐家都要挨个走遍,所到之处饺子管饱,肉食尽享,红包照收,大快朵颐,一个春节下来面色红润,神采飞扬。过年这几天充分满足了一个吃货对食物的欲望。老家的年,直到正月二十,摊了卷卷,点了油灯,才算过完。这时大地逐渐解冻,万物开始复苏,家乡的人们又开始投入到忙碌了春耕之中。在外的游子也整理好心情,投入到充满希望的一年拼搏奋斗之中。

最是难忘家乡年。如今随着物质的丰富、网络的发达,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足不出户了,年味也越来越淡了,但我觉得淡的是形式、是氛围,浓的却是亲情、友情。老家的年,好似一杯浓得化不开的老酒,耐人寻味,她已深深地埋藏在我的记忆里,留驻在我的生命中。


70734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