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父亲的勤俭经——徐信安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2-1 11: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的勤俭经

徐信安

“勤是家中宝,俭是聚宝盆。”这是父亲在世时常讲的一句话。

“勤”为什么是家中宝呢?他这样认为:“勤是摇钱树”“勤能生金”“人勤地不懒”“人勤快了,就能过上好光景,就会有吃有穿、发家致富”“勤人面前无难事”“只有勤快人,才能干成事”“一懒生百邪”……

“俭”为什么是聚宝盆呢?他这样认为:“只有节俭,才会吃不完、用不完”“一天攒一口,一年攒一斗”“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过日子,要细水长流,不能大手大脚”“不能一饱忘了千年饥”……

父亲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实属本家的楷模和榜样。

父亲是我们村有名的勤快人。从我记事起,他每天天不亮就起了床,先是将家里两个水缸担满,大的盛甜水,小的盛咸水。担甜水在村北龙王庙,一来回有四五百米,需担三四担;咸水路程能近一半,需担两三担。父亲做的第二件事是打扫院落和门前,三是给爷爷奶奶倒尿盆。

这三样事干完后,洗洗脸,他就下地干活了,常常是他干了好大一会了,别人才到地。

父亲既勤于家事,又勤于村事。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村干部一直干了50多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徐头”“老主任”和“老书记”。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拿集体和群众一针一线;他勤勤恳恳、一门心思为村民办实事、干好事、解难事;他白天经常与大伙儿一起劳动,晚上加班处理村里事务。就是下雨天,他也不歇,仍在为村里事忙碌着。有时他在吃饭,群众来家找他,他会立马放下碗筷倾听来者的诉求。他处事果断,办事认真,解决问题不拖泥带水,因此,多次被县乡授予“模范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父亲是我们村有名的仔细人。他一辈子都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一个钱总是顶两个钱用,珍惜每一滴水,爱惜每一粒粮。他穿的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两个膝盖和臀部都补了两三层;他吃饭时,会将碗里吃得干干净净,从不剩饭倒饭,掉下的馍馍花,也会捡起来吹一吹吃了;每次淘麦,他会将撒落在地上的麦粒一一拾起来;漂浮在水桶上的秕麦,他会用笊篱捞出晒干,用手搓一搓,用簸箕簸一簸,能留多少算多少;摇耧种麦时,他把“行端”“深浅一样”“下子匀称”三点技术要求,发挥到了极致,这种精量播种的方式,往往会节省不少麦种子……

父亲去世已好多年了,我时常在想,他的这些好品德是如何养成的呢?

细细思索之后,我觉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老父亲长期修炼的结果。

听爷爷奶奶讲,父亲很小就受苦受难,从小就挑起了家里的生活重担。与他同龄的有钱人都上学念了书,可他却上不起学,在地里干农活,幼时就学会了犁耧耙耱。长大后,他又做苦工、打短工、扛长工,还曾远离家乡到潼关熬相公当店员。那时,他整天过着吃不饱、穿不暖、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挣扎在饥寒交迫之中。苦难的生活,艰辛的劳作,造就了他克勤克俭、省吃俭用的良好品格。

在党的教育培养下,他担任了村里主要干部,懂得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政治内涵,也铸就了他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优良品德。

“勤是家中宝代代相传”“俭是聚宝盆辈辈践行”,这两句话,是镌刻在父亲墓碑上的文字,既表达了我们对父亲勤劳俭朴一生的敬仰和纪念,也表达了父亲对后辈的嘱托与希望。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放心吧,敬爱的老父亲!您一辈子的言传身教,像春雨一样早已滋润着儿女们的心田,融入儿女们的血液里,落实在儿女们的行动上,也早已开花结果。勤俭之经,我们会坚定不移地念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
70456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