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我知道奶奶听得到 散文 _焦刚刚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7-13 10: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奶奶怀揣着旧日时光的温度,向这个世界告别。岁月不居,芳华永存,90年于历史洪流不过转瞬,却让奶奶在晋南小城留下惊鸿一瞥。

黑色与白色长期共存,它们共同构成世界的底色,唯有今天与明天的短暂交替,透过的一丝光亮,给人以希望。灵堂前,望着奶奶慈祥的面容,我有些惆怅。岁月的痕迹,时光的挽留,仿佛随处可见,在病榻的仰角,在锅碗瓢盆撞击的声音里,在一针一线无休止的穿梭里,它们彼此呼应,仿佛正在发生共振,我们相互对望,泪水不断地在眼眶打转。已过而立的我仿佛读懂了她的一生。她平凡,却以质朴默默守护着山河破碎时的世道人心;她普通,却以勤劳将千疮百孔过后的尘世琐碎尽数缝补。勤俭持家、勤劳质朴这两个如黄金般的字眼,驱散长夜,如灯塔般闪耀着无限光芒,不断启迪后生晚辈,勇毅前行,让前路更透亮,前途更广阔。

“舍不得”可能是识别是否属于“30后”乃至“40后”“50后”的重要标识之一,受地域、方言、环境影响,其表现形式或许千变万化,各有不同,但其底层逻辑大抵一样,这是与苦难相随半生的惯性使然。奶奶亦是如此,她的不舍得,就是不能扔、不让换。

在这间小屋里,时光仿佛停滞一般,床单被褥、家电家具,单论年龄恐怕与我相当,从记事起,它们就是这番模样。奶奶说,它们只是陈旧而已,没有换的必要。“可惜了的”是奶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短短四个字,跨越了我的少年、青年和中年。有时这四个字,并不能减少我们的“浪费”,她便会和我们念叨,说起过去残酷的战争年代,说起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等。她说起这些话的时候,往日的慈祥会稍显严肃,语气里带着一点固执,强硬里还有一点可爱。我们这些小家伙,只得不停地如捣蒜般点头称是。

时至今日,看电视、听广播、读报纸仍被当作最前沿的“娱乐”生活,她很少“愉悦”自己。记忆犹新的是,每次我回到家里,她都会颤颤巍巍地拿出遥控器说:刚刚,来,看电视。我笑着迎合着,把遥控器放在旁边,只想听她讲起过去的故事。奶奶家有一个大大的柜子,常年被一个铜锁禁锢,那是奶奶唯一的“任性”,是专属我们小辈的“盲盒”。每逢重大节日,它就会缓慢开启,奶奶就像魔术师一样,变出五花八门的零食,一股脑儿塞进我们手里、怀里,直到塞得满怀“啪啪”落地她才作罢。我们虽不明白为何奶奶会突然“暴富”,推搡的双手又如何那般充满力量,但我清楚地知道,那是少年时代最重要的“仪式感”,也是记忆深处最幸福的味道。欢笑,在多年后的成年世界求而不得,却被时光机意外获取。毫无顾忌的“吃相”,引得奶奶咯咯发笑,一时间竟难以区分哪个才是孩子。这个被塞满的口袋,会准时出现在我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从童装到军装,它循环往复,从未懈怠。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老人的一片心意,是奶奶眼里最好的东西!时光是残酷的,它会淘汰很多我们认为的珍惜,但却唯独无法让爱剥离,哪怕一尺一寸。

奶奶很少出门,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脚下这片土地,小小的身躯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她是“女强人”,腌咸菜、酿老醋、手织布,几乎无所不能;她是“实诚人”,操持家务,下田干活,撑起了家庭的半边天;她是“热心人”,义务给厂子的工人做饭,从不言累。不管家里哪儿缺人手,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小姑姑总说:“您腰疼,不要干那么重的活,少点操劳吧。”她总是摆摆手说,“没什么”,然后转身继续投身到未完的劳动中去。

委屈自己,奉献他人,大概是每个老人终其一生的行动指南,她们知识水平或许有限,但并不影响大义与大爱如花儿般向阳而生,它超越了知识与学识,这是基因与血脉的馈赠,其本身无需定义。奶奶的一生,崎岖而漫长,五彩而斑斓。她用一生的长度架起旧社会通往新时代的桥梁,她之所见即时代所变,她是圆满的,更是幸福的。

我向奶奶作最后的道别。“滴滴滴”,这时手机亮了,屏幕上是我和奶奶最后的合影。奶奶,我知道你听得到。
209190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