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河津人的生活习俗_运城民俗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2-6 18: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岁时节庆

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亦谓灶锅爷上天之日。俗传灶锅爷上天前要清点“人头”,故外出家人都要回家。晚饭时,设糖瓜祭灶,意谓粘灶君之口,使上天不能说坏话。同时燃放爆竹(双
响)以示“送灶”。二十三日后,始扫屋、宰杀、蒸煮,并备年货。

除夕,洒扫庭院,张贴门神、对联,摆放柏柴于当院。日将晚,设香桌于当院,并燃放爆竹以示接灶君及诸神。入夜后,关闭门户,合家团聚,进香不断,爆竹声不断,有至天明者,称“守
岁”或“熬年”。除夕夜家人不得喧哗,取不可警动诸神之意。今合家观看春节晚会,热闹极了,并多于晚十二时燃爆竹。

正月初一谓“过年”。家人早起,始而开门“放炮”,谓之放“开门炮”。继而燃柏柴,谓“兴旺火”,亦谓考柏柴火,可长命百岁。同时陈设饺子、肉食供祭先祖及天地诸神。后合家跪拜(磕头)老
人,并出拜族长辈。年幼者可得“压岁钱”或零食。有于当日栽立秋千者。

正月初二始“走亲戚”,此日走舅家。亦有视初二为“鬼节”,不外出走亲。如家有新亡人,则持孝祭奠。

正月初三,走丈人家。

正月初四,走姑姑、姨姨等家。

正月初五,称“破五”,当日不外出走亲。过“破五”之日后,始可动土,家人亦可离家远行。此日同时为“鬼节”,祭新亡之人。

正月初六古俗为“骡马日”,有正月初六日让骡马休闲之说。正月初六后数日,继续走亲戚。

正月初七晚,献“七星爷”。摆香桌,献未出井口之水及七碟供品,令小儿磕七个头,以祈保佑。

正月初十为“老鼠嫁亲”日,令小孩滚葫芦,并念口歌:“葫芦葫芦滚八匝,老鼠要下一窝瞎娃娃。蛮共(总共)一个‘明子’娃,还教猫把它来抓。”

正月十五,称“元宵”,夜晚食“元宵”,并张灯放火,设“灯盏棚”并在棚内放“夜游”(小麻油灯)多个。青年媳妇于夜深人静时偷“夜游”以期怀子。家人食油糕、枣麻姑,枣“布袋”(男食),“巧
姑姑”(女食)。夜间大人携新生儿女在秋千下撒炒豆,意谓防麻疹。

正月十五前,村人即准备“闹社火”,亦称“闹故事”,“闹红火”。十三日起则正式“闹”起,闹至十六日。亦有延至二十日左右者。开始在本村闹,还有转“亲戚村”者,还有村与村互相邀请闹的,
称“转某村”。解放后,始行“故事”进县城,此习几乎从未中断。后由县里统一安排“故事”进城,并以乡镇为单位,轮换进城表演。

正月二十三日(月近)制煎饼(摊煎馍)置于房上,仓囤上,石眼上,以示“补天”和“添仓”。旧时夜不点灯,呼为“鼠忌”。

二月初二,俗谓“龙抬头”日,起床时需于枕头上将头抬放七下。

清明节。“寒食”(清明前一日)墓祭(上祖坟),清明踏青。今随意选择上坟之日。如有新故者坟茔,即早早地上完(连同旧坟)。有女子不进坟地者,有男女均可上坟者(包括嫁出女
子)。

清明时蒸“子柱花盖馍”、盖顶扎枣者男食,扎鸡蛋者女食。祭扫时,以小米、豆芽撒坟上,返回时带有根和无根枸杞各一棵,有根者插粪土上意谓生根发芽,无根者插房梁上。

谷雨节,家家贴“谷雨帖”,以白矾水书于黄表上即呈红字。上写:“谷雨三月半,蝎子有千万。老君吹一口,到死不见面。”帖上并画“鸡刁蝎子”。

五月五日称“端午节”,即“端阳节”。古俗,“悬艾虎”,佩“菖蒲剑”,食粽,饮雄黄酒。妇女佩戴“珠砂袋”。今仍兴门上插艾枝,妇女儿童佩戴“荷包”(内装“香草”),“红花串”,并于儿童手腕脚
腕上绑五色线(俗称“棉索”)。

七月七日,称“雨节”,谓牛郎织女久别重逢之“泪雨”。设瓜果筵,祭“七星爷”。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列瓜果、月饼、酒肴,望月罗科。遍走巷道,谓之“玩月”。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俗食糕,登高,近代有钱人家于此日款待长工。饮菊花酒。

十月初一日为“鬼节”。裁叠纸衣,做纸钱,于巷道村边烧化亡人,俗谓“送寒衣”。届时,于地上划一圈,圈内烧给“家鬼”,圈外烧给“野鬼”。

冬至,以饺子祀祖。旧时于此日请教书先生用饭,并决定其走留。

腊月初八,食“腊八粥”。

2、衣食住行

衣着:清,一般男子留长辫,穿偏扣大襟袄,大腰裤,扎裤脚,圆口鞋;富有者或有地位者,长袍马褂,戴瓢帽(俗称“瓢瓢”)。

民国初,男子始剪齐脖短发,后剃光头。农民着土布对襟短袄(多数),大腰裤,内衣多为白色或道道布,头上包毛巾,毛巾包法有蒙顶于脑后打结者,有裸顶,于额边打结者。青壮年男子
着土制袜,袜跟及兜肚上扎花;富有者及有身份者穿机制布或绸缎质地衣裤袍褂,着线袜,戴礼帽。女子袄较前略窄小,亦有少数人系裙子。

五十年代,成年男子留“分头”,有中分者,后有“一边倒”者,穿制服、戴制帽,但多数岁数较大者或家境不好的农民,依然光头包巾。直至目前,老年农民有不少保留光头、白羊肚手巾包头习
惯。曾有一段时间,男、女均可穿花格单衣,称“爱国布”。女子或“剪发头”或双辫,着各色花布衣裤。六十年代(大约)表年妇女改花布为色布,式样由偏襟逐渐演变为中、西制服。

“文革”中,青年男女多着草绝色军装,戴毛泽东像章,后军衣日衰,又着中式或西式制服。

1978年后,各色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及棉绸、毛呢面料日渐增多,款式更是日新月异,青年女子以烫发、穿裙、着高跟鞋为时髦,并有戴耳垂、项链、手镯、戒指等金银手饰并作面部化装
者。男子日渐着西装。于今,多染发者,大多数为黑色,亦有黄色者,更有甚者,个别男子亦染黄发,且留长发为女郎样。款式则呈多元化,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旧时少女或青年妇女有染指甲风气。其法,将“指甲草”(凤仙花)加白矾捣成烂泥状,睡前用大麻叶裹扎于手指上,第二天指甲变红,多日不褪色。

饮食:主食,早晚蒸馍,午饭面条。待客,或油饼、“猫耳朵”(称“坐碗子”);或油旋、细面条浇菜(亦有做“麻shi”者,即将面片置于草帽  或稻杆所制“褙子”上搓制而成)。春节食饺子、馄
饨,油糕、枣麻姑。端阳吃甑糕、粽子,肉拌菜(有称“ 饣古类”)。正月月尽食煎饼。中秋食月饼。冬至食饺子。

蔬菜,春天主食香椿菜,嫩韭,小葱等,夏秋食南瓜(俗称“北瓜”)茄子,青辣椒,大葱蒜,冬主食萝卜并萝卜酸菜,酿香椿等。干葱干蒜、四季不断。

肉蛋:以猪、羊肉为主,牛肉次之。食自产鸡蛋。

味喜酸辣。多用自家制柿子醋并红辣椒粉。

传统宴席多用麻脸、肘子,酥羊肉,大肉片,丸子,小炒,八宝米,粉丝,冻粉,头肉,肚子,肝子,牛肉片,涝糟等。

附传统名吃:一、樊村胡卜。由刀切死面烙饼条同羊肉白萝卜条及羊油辣子相烩而成。筋而不硬,软而不绵,油而不腻,香辣可口。汤不宜多,食完剩一口汤饮之,名曰“一口香”。二、樊村
氽羊。属羊肉汤菜。分“羊汤”和“羊杂”(全羊)二种。羊汤以纯羊肉片为主料;羊杂以羊之肝、肾、肺、羊血片等为主料。辅料均为条状葱杆,其作用一为提味,二为除腻,半生不熟最佳。樊
村氽羊“羊”而不膻,油而不腻,香滑爽口。三、油酥饼。又称“千层饼”。其层薄如蝉翼,外脆,肉绵软。驴油制作者最佳。四、碗豆糕。清凉甜食。用碗豆和柿饼干熬制而成。色泽鲜亮,入口
香甜绵软,泥泥可口。

男子吸“旱烟”,有小叶、大叶两种。旧时多用“烟袋”。讲究者,用石头嘴子,梧木杆子,白铜碗子(烟锅),烟布袋。以“火镰擦(称撇)火石”取火点燃。不带火者,将烟装好,与别人锅对锅
“对火”。对火时二人一吹一吸,甚是有趣。

传统房多见前后两坡滴水瓦房。土木结构,砖基址,土坯(称胡汗)墙,沿山有住土窑洞者。院以四合院、三合院居多。七十年代起,多盖北房,砖木结构渐起。二层楼渐起。改革开放后,
楼房日多,初为“楼板”(预制板)房,后出现“现浇”。讲究“门楼”高大,阔气。

交通:沿山一带村庄,人稠地窄,靠山吃山,百姓多以负载为食。始则背(担)炭背(担)柴,而后牲畜驮炭,推车拉拉车运炭,后骡马胶轮车拉炭。尤以“背”者为最苦,解放后久久相沿。

沿河(黄河)村庄,旧时多有为摆渡或运炭船拉纤者。

旧时走亲戚,稍富裕之家,以轿车或毛驴代步。

解放后十余年,送粪拉麦子,多用牛车。因路窄难以避车,车底常挂“咕咚铃”(大铃)传送信息。

今略。

3、交往

结拜。男女皆有结拜风气。男子称“结拜”,女子称“拜干姊妹”。男子多见。

结“亲戚村”。村与村之间,约为亲戚,遇难相帮,喜庆相贺,交往甚密。亲戚村甚多,至今关系犹在。

“立会子”。互助组织。有“老人会”,相互帮忙凑钱“发落”老人;有“娃娃会”,青年人相互帮忙办婚丧之事;有“同学会”,同学之间互助组织。时下颇盛行。

认干亲。独生子认“干爸”,多为铁木匠“命硬”者。认干亲时,蒸馄饨,缝新衣,并叩拜。干亲打铁锁给子女。逢年过节,拜干亲。

续亲:有两种,一种如“小夫子”招嫂,妹嫁姐夫;一种如已嫁女子死,认女婿后妻为“续女”。

换亲:甲方男孩娶乙方女,同时,乙方男孩亦娶甲方女。

爹公娘婆:二婚者婚后,双方原有子女成亲。

4、娱乐

栽盘(方)。纵横7划为格局(也有五划),共49子,分两色。先栽(落)子布局,后走子杀伐。走子前各提一子开局。每成一方(四个子组成的方格样),提对方一子,每成一条(一条线共
七个子),提对方二子。以一方失去进攻能力告终。如今相沿,且更红火。今多借用围棋子。

顶子。纵横四条线成格局,双方各持色子对顶。由成条、双顶、单顶形成分别提去对方2子、2子、1子,至对方无力对阵为胜。

抹纸牌。流行至长,今少见。

打麻将。今盛行极已。

5、美俗

剃头的,盲人说书的,过河搭船不收钱。

热月天,路人渴了,上井台喝口水,或遇上挑水的喝水,均视为当然,热情满足。尤其是担水的,要么放下担子,要么干脆担着水原逢不动让喝。

收麦天,允许外人进地拾麦,偶见偷堆偷车者,不视为多么不道德。更有割麦者有意撒一点让之。

不欺外来客。有欺客者,众人皆斥之。

旧时,饭馆有卖半碗面条的,称“拐弯子面”。意在方便客人,不浪费天物。

送和桌:遇丧事,陪客携酒壶酒菜,引领孝子向乡邻哀告谢众,求帮忙。重点为提醒和请求有矛盾者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双方和美,前来助丧。

搭采:某家有婚事,乡邻于巷里绷红绳,搭红布,以示庆贺,主家亦敬之肉食蒸馍。

在村社,不活(为)人的或欺压过乡里的人家举丧,往往无人抬棺材,要么抬到半路,有意搁置(俗戏称“撵狼”。意为故意喊“狼来了”),让大颗放下棺材都去赶狼),致使孝子提酒壶挨门逐
户奏请,见人便叩头,以求谅解。

婴儿哺乳期因产妇迟不下奶,找一有奶妇女喂之,此人即为“奶母”,终生敬之如生母。

6、陋习

抹脸。婚嫁时,给公公婆婆或新郎抹黑脸(今为花脸),扮小丑相。于今更甚。

打喜。生子,尤其得男孩,将其父扮如牲口样,脖上挂“咕咚铃”,嘴上戴“牛愁”(笼嘴罩),让其满巷跑,便跑便打。

冥婚。俗谓“配鬼魂”,“配干骨”。古已有之,于今风气有力。有不惜数万元购买者。

嗜骂好斗。

嗜燃爆竹。逢店铺开张,建房逢顶,结婚嫁女,不惜工本,拼命燃放,其声吓人,经久不息。

尚赌。于今更烈。麻将赌资惊人,有一晚输赢数千数万者;有当场病死者。

好铺张。红白喜事,或动用车马,或酒席宴请,或奉送花圈,拼命奢侈,尤以富户为甚。

19034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