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我父亲见到的董其武将军_蛮子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11-17 10: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春节陪父母回乡,村口那块题有“董其武故里”的门牌,引起了父亲对于董其武将军的回忆。

    走访完亲友,在自家小院摆了张小方桌,泡了壶铁观音,父亲打开了话匣子。

    春日的太阳铺散在身上,暖暖的。我特意找了个本子记录,惟恐漏掉什么细节。

2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患眼疾,视力急剧下降。多方求医,说法不一。

    1975年秋天,父亲辗转到北京同仁医院就医。大夫告诉父亲,需到省卫生厅出具介绍信,方可住院。可能当时是控制在京人数,坐火车、住旅馆、进医院都要介绍信。父亲一时不知所措。去省里往返劳顿,再说去了也未必能开得出介绍信。不去则此行无果而归。

    为难之时,同乡董安翔来看望父亲。安翔少年曾在村里生活过,与父亲是旧时相识。听了父亲的困顿,安翔主动提出联系他大伯试试。他大伯是董其武,开国上将,时任国家政协副主席。

    当即拨通了董老家的电话,说了情况。董老爽快答复让次日上午九点过去,他在家里等。

    招待所里住着的其他一些河津老乡,一听说可以去董老家,有事没事的都想去看看。安翔也随和,答应带大家一起去。

3

    第二天上午,包括安翔在内,八个老乡如约准时来到董老家里。警卫员把父亲一行领进客厅,董老穿着整齐的军装,与大家一一握手。

    落座后,董老拿出大前门香烟递给大家,大家因为拘束,没人敢接。董老操着一口浓重的河津方言说:“来,我陪大家抽一支!”

    寒暄几句后,董老逐个询问每人情况:在哪里工作?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他边听边在台历上认真记录。能马上解决的当场就做了答复。

    父亲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董老说自己也患白内障多年,这几年在301医院治疗,效果还不错。

    说话间董老侧身拿起电话,立刻转接了301医院的王主任:我有一乡亲,患白内障,你明天若值班的话,请帮他确诊一下。听不清对方说话,应该是已与王主任约好。

    放下电话,董老又喊来他的司机小马,安排小马陪父亲去301医院就诊,油费则从他的工资里扣除。

    从董老家回招待所的路上,大家都非常激动。想不到如此位高权重的国家级领导,这么平易近人,这么和蔼可亲!也想不到一个日理万机的国家级领导,能把几个普通老乡的事情这么放在心上。

4

    次日,小马准时把父亲接到301医院眼科,王主任已在门口等候。

    王主任认真地对父亲进行了检查,告诉父亲,他的眼病确诊是白内障,但尚未成熟,还不具备手术条件。不需要住院,可以开些药带回去服用。王主任边写处方边给父亲介绍,这种“石斛夜光丸”医院现在没货,你只能在市面购买。

    第三日下午,父亲与安翔再次来到董老家,给董老反馈就诊情况,并致谢告别。闲聊到有种药市场上难以买到时,董老马上说他想法买,买到后寄给父亲。

    说完情况,父亲告辞。董老坚持留父亲吃饭:“吃个家常饭,饭后我还想和你聊聊家乡。”

    工作人员端上饭菜:炸酱面、小菜、酵子馍。董老与父亲同桌就餐,边吃边劝父亲别客气,一定吃好。随和热情的董老,让父亲拘束的心渐渐放开。

5

    饭后,董老问了一连串的问题,都是跟家乡有关的:侯马给河津能供应多少电?除工农业生产用电外,居民照明能不能够用?黄河堤坝做起后,能增添多少耕地面积?产粮、收成怎么样?……这些问题关于一个县的民生,有些问题父亲能回答,有些问题父亲不完全了解。

    董老问了大事又关心小事:家乡的老干部退休后都做什么?你给他们说,每人每年养两头猪,既有肉吃,又有事干。安度晚年不能不干活,人不可一日无事。

    咱们村的猪还是不是满街跑?建议你回去时在保定下车,看一看河北式猪圈。父亲说,养猪这件事,村支书原三保组织了参观推广,咱们村已经普及了立体式猪圈,既卫生,又增肥,猪满街乱跑的情况不存在了。

    董老听后赞许地点了点头。

    父亲说,家乡这些年变化巨大,您德高望重,家乡人希望您老经常回家看看。

    董老感叹道:我几十年没回过家乡,做梦都想回去呀!按照程序,回乡需要给国务院写报告。写了报告也可能获批,但我难于开口。我若回去,按规定安排火车专列,相应要配备安全保卫人员。我若回去,省地县几级人员都要见面,他们也要接待,这要花费很多很多。再说,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还给组织添麻烦!

    说这话时,他的眼神里满满的思乡之情,但他考虑更多的是不愿给组织、不想给地方添麻烦。

6

    董老谈性很浓。警卫员几次撩开门帘,似乎提醒董老时间不早了,都被他挥手挡去。

    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老老实实、实实在在为人民办事。董老说,前年让我到河南一地方考察植树造林,据说数字可喜,成绩惊人,想树为先进典型。我们入住实地一看,栽树数量确实不少,但成活率不到三分之一,我当时很生气!只管栽树,不管成活,劳民伤财,我心疼呀!

    我最近还生气一件事情。我本家一侄儿找我,他媳妇在巷子里看孩子,巷子里停一辆拉煤车。大人只管说话,孩子钻在车下玩。司机出来不知道车下有孩子,直接发动起步,把孩子轧死了。有关部门根据过错情况已经做了处理,司机给了赔偿。按说这事就完了,我那侄子还是纠缠,三番五次地闹,这很不好。

    讲到这两件事情时,董老的脸气得通红,音量也明显提高。不难看出董老骨子里爱憎分明,公道正派。看人看事客观公正,立场不偏不倚。

7

    董老还讲起他的青少年时代。

    他自幼家寒,从小跟着舅父读书,舅父在哪个村教书他就跟到哪个村。

    17岁那年,太原军校招生,他去报考。背着干粮,装着大蒜,出发了。一路遇到富家子弟,轿子相送。他徒步而行。吃饭时,人家盘盘碗碗。他清汤泡馍。

    店掌柜问,你怎么只吃这些?他说,这几天肠胃不好,油水大影响身体。有车夫发现他走了几天了,好心要明天带上他。他表示感谢,但有自己的老主意。

    第二天,天不亮,他悄悄离开。等到车夫喂好牲口,他早跑了十几里路。为什么?为了磨练意志。

    他开始一天跑七八十里,后来越跑越有力量。全省四千人报考,他国语、算术、常识、体育四个第一!

    讲到这里,董老骄傲地告诉父亲:人要自立自强,人穷志不能穷!

    当年已七十多岁的董老,精神矍铄,头脑清楚,满口方言,思路条理。

    董老告诉父亲,河津人与绥远人来了,我都要接待。河津是咱的家乡,绥远是我战斗过的地方,与你们说说话,我觉得亲切。

8

    与董老见面,虽然过去四十几年了,父亲仍记忆犹新。他们短短的接触,相处的点点滴滴,父亲都记得真真切切。

    父亲说,之所以当时的一言一行都那么深刻地记在心里,是因为董老的每个言谈举止无不给他深深的触动和感动:他勤奋好学、自立自强、热爱国家、关爱家乡、平易近人、爱憎分明,种种美德都让人心生敬意!

    人常说,小事情看见大境界。父亲经历的不过是董老叱咤人生中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恰恰是这些“小事”,凸显出董老令人敬仰的大人格、大境界。

    董老真不愧为一代伟人!


18158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