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蒲坛名宿 温厚长者——蒲剧著名导演李泉水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8-25 09: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蒲剧著名导演李泉水准备把他从艺六十五年的苦辣酸甜与心得体会集结出一本书,邀我为记,我欣然应允。原因有二:一、李导与我是忘年交,老友相邀,不敢不从命;二、与他的交往,让我感觉其艺术生涯,就是一部厚厚的蒲剧大字典,把他的勤奋历程让新时代的戏曲人知道非常值得,相信能够催生更多优秀演员和导演。

对于戏曲,我打小就喜欢,周围许多人都知道,以至于时至今日还有人对我说:“你没唱戏,可惜了!”

记得初中时,家里有台录音机,我把节省下的零花钱,拿来买市面上在售的所有蒲剧磁带,其中就有王天明的《空城计》、王艺华的《黄鹤楼》、李爱玲的《三娘教子》《十告状》、雷俊生的《狱卒平冤》、白麦浪的《孙成打酒》等,不一而足,许多唱段至今能背会唱。真正开始对戏曲有深入的了解,是在观看原市蒲剧团排演的《白沟河》之后。

由于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我养成了随时记录心得的习惯,看完这部传统大戏后,感觉有种不吐不快的紧迫感,便立即写了篇小文。写完后自认为还可以,发给剧团的几个朋友,请他们把关。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没有提前商量几乎同时回复:这部戏的导演是李泉水老师,一定要加上!于是,按照大家的建议,我在文章中加入了导演李泉水排导这部分内容。但说实话,对于当时还只知台前光华、不知幕后艰辛的我这个戏曲门外汉来说,尚不知一个导演的重要性。

认识了许多剧团的朋友,我便不满足于只是在台下看戏。知道戏剧班子在排戏,就常常在下班后过去看看,满足我的好奇心:这个戏究竟是咋呈现出来的?到了排戏现场,让我很是震惊,毫不夸张地说是重建了认知:排练场,导演最大!无论是“梅花奖”获得者还是一二级演员,都要听从导演的安排。有时候导演要求的动作,演员来不了,导演还得亲自示范。后来看到武俊英、景雪变、孔向东等几位蒲剧大家的文章,更是深刻认识到,他们的辉煌成就,都离不开李泉水导演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这些名家从第一次担任主角,到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舞台艺术风格,再到艰辛的夺“梅”之路,都离不开李导的无私陪伴。在闲聊中,李导告诉笔者:名演员的心路也不乏坎坷,在未成名时,他们也有过彷徨,有过失望,更有过气馁和望而却步的畏难思想。我想,是李导,拉着、拽着、推着他们前行,有批评,有鼓劲,也有激励和鞭策,难怪许多如今被人们熟知的蒲剧演员在回顾自己艺术生涯时,都不约而同对李导充满了感激之情。

退休后的李导依然爱看戏,李导说,一方面,由于多年从事导演工作,戏曲,尤其是蒲剧界的各类赛事会请他担任评委,这是责任,必须去;另一方面,自己现在还能动,经常有剧团邀请给他们排戏,要排戏就不能拘泥于过去的老一套,要不断创新,而创新就需要学习。每一次观看演出,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嘛,就是要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只有在戏曲改革的路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戏曲这一古老艺术焕发新的活力,适应新时期观众对戏曲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

生活中,李导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不管是面对领导还是普通群众,泉水老师都很随和,与他交往总有如沐春风之感。但在排练场,李导却是一个一丝不苟的导演,更是一个不放过任何细节的严师。不管是名演员还是普通演员,做不到位必须重来。有的名演员、老资历在现场挨批,抹不开面子耍脾气,李导从来都是不温不火、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直到完全满意为止。李导说:我要的是这本戏见观众时无可指摘,这才是真正爱护演员、维护演员,一时心软,抬抬手过去了,观众不买账,不一定会指责导演,但肯定会笑演员、骂演员。当导演就要对演员负责。

多年来,运城市的几位“梅花”奖获得者都或多或少受到过李导的艺术滋养,有的更是经李导一手培养出来。按理说,李导算得上功成名就,而且早已退休多年,完全可以安享晚年了,但闲不住的李导退而不休,在他的记事本上记了十几个年轻人的名字、十几回戏。他说:这些娃娃都是咱们蒲剧的好苗子,是咱们蒲剧的未来之星,我平时都在观察他们的成长情况,根据轻重缓急为他们排导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戏。

有人说戏曲不行了,后继乏人,总有一天会消亡的。但从李导的话里,我仿佛看到了蒲剧的希望。戏曲的振兴需要年轻一代戏曲人甘守清贫、孜孜以求的决心,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扎实苦练、久久为功的付出。同时,运城蒲剧界更需要像李泉水导演这样热心蒲剧事业的老一辈艺术家,甘当人梯,以愿做春泥护花红的高风亮节,促进蒲剧艺术薪火相传、继往开来。

祝愿李导身体健康,艺术生命长青,希望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仍能在舞台上看到李导活跃的身影……

赵文彬/文
17187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