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清明记事(散文)_卫学民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6-12 17: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苗青青菜花黄,蜂飞蝶舞柳絮香。又是一年清明到,回乡上坟祭祖忙。

(一)

每年清明节来临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寒食:摊饼子、蒸包子、蒸燕馍、煮鸡蛋。寒食节的摊饼子吃着美味,但做起来麻烦。

第一道工序是和面擀面片:用碱面水和面,反复揉到面团光洁均匀,切成鸡蛋大小的面团,再用擀面杖擀成直径一尺左右的薄面片。

第二道工序是烙饼,把打饼子的鏊子用砖支起来,底下烧麦秸火,以防火太大把饼子烙干。一个人添麦秸续火,一个人手拿锅铲。第一张饼烙熟后,在上面再摊一张,然后用锅铲把两张饼子一同铲起大翻个,再把第三张饼子摊到前两张饼子的上面,等下面的饼子熟了,再把上面的翻下去,以此类推,反复进行。

第三道工序是潮饼。把烙好的饼子在凉开水中涮一下,沓在篦子上,渗上十几分钟,再一张一张地揭起来放到另一个篦子上,以防饼子粘在一起。最后用一张干净的湿笼布把饼子盖好,随吃随取。

这潮好的饼子吃起来酥脆,香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再卷上菠菜凉拌粉条,更是美味有佳,令人回味无穷。这独特的风味,在街上任何一家饭店都无法觅到。

(二)

“要问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说起我们卫氏的根祖,小时候常听祖母讲:是从洪洞大槐树下移民而来的。

富足堡的耕地分布在城堡的周围,按方位分别称为东崖、南崖、城西、城北(堡子背后),城北的地最多,一直延伸到二里半的北岭与栲栳村接壤。岭头上,有一大片头朝西北、脚朝东南的坟地,称作四合坟,这就是当年从洪洞大槐树下迁移到此的卫氏四兄弟的坟地,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老祖宗的根基。

每年的大年三十、清明节、十月一,卫氏的男丁们不论老少都要去祖坟祭奠。到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古槐下,族里的长者检查完食盒里的祭品后,让后生们抬着,户脑(族中辈分最长者,相当于族长)一声召唤,大队人马便上路北行。一路上,大人们拉家常,孩子们疯闹,前呼后应,熙熙攘攘,甚是壮观。

来到坟地,户脑指挥大家在坟地跪好,几个长者打开食盒,把贡品一一摆好,中间是猪头,两边是糕点、果品、花生、糖块。然后开始传统的祭祖仪式,磕头行礼,年轻人在长者的指挥下,再为每个坟头加土压上纸条。

祭祀仪式结束后,长者把祭品分给大家享用。从进入坟地到祭奠结束,是不能随便说话的,否则,会被看作对祖宗们不敬,从而招到训斥。

(三)

退休之后,朋友介绍我到洪洞向明私立高中任教。闻名全国的大槐树祭祖园就坐落在洪洞县城西北角汾河湾的东岸边,与一河之隔的向明中学相距不到二里地。站在教学楼上向东眺望,巍峨壮观的祭祖堂尽收眼底。

每年清明节,祭祖园都要庙会十天,并在清明当天举办隆重的寻根祭祖大会。向明中学每届都要组成方队参会,我也因此有幸连续三年亲临会场目睹祭祀大典的盛况。

参会的不但有来自各省的移民后裔,还有港澳台乃至全球的华人代表。大会要求参会方队在八时前入场,九时许,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开始。

在悠扬肃穆的鼓乐声中,一队队身着古装的仪仗队从南边的献殿缓缓走出,沿着铺着红地毯的中轴线向祭祖堂前进,一面面绣着“根”字的杏黄三角旗帜迎风招展。仪仗队之后,是数十名身强力壮的汉子抬着三牲,紧随其后的秀女们手捧五谷、汾河水、霍山土。

祭祀的大队人马登临祭祖堂前的高台上,把祭品摆上贡桌,然后宣读祭文。最后是文艺演出,除了本地的歌舞戏曲、黄河锣鼓外,还有名人前来助兴。笔者正是在此目睹了王刚、阎维文、谭晶等明星的精彩表演。有诗为证:

其一:阴云密布起寒风,旌旗猎猎舞红灯。又是一年清明到,寻根祭祖在洪洞。

其二:红毡铺殿钟鼓鸣,黄锦绕柱香火盛。五谷三牲祭先祖,古槐老鹳拜图腾。

其三:三代古槐根连根,一脉相承骨肉情。海峡两岸同根祖,炎黄子孙中国龙。

其四:祭祖堂上人潮涌,百家姓氏觅神灵。摄影供橱卫氏牌,晓丽衣袖烧窟窿。

其五:洪崖古洞曲曲径,莲池游船徐徐行。小桥流水湖光映,古舍茅屋酒旗风。

其六:暮色苍茫南门行,华灯绽放广场明。夜市小吃把戏看,山凹母亲儿女情。

165267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