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天津人进戏园子欣赏京剧,有说“听戏”的,有说“看戏”的。说“听戏”的人大多是年岁较大的戏迷,他们懂戏,称得上半个行家,尤其听“熟戏”,戏迷们会眯着眼睛随着演员低声吟唱,甚至有的票友还会随着胡琴击节哼曲。而年轻人不言“听戏”,只说“看戏”,尤其看武戏、猴儿戏,是他们的最爱。一旦上演《闹天宫》一类的功夫戏,戏票很快售罄。没有买到坐票的年轻观众,只好买半价的站票“看戳腿”。
“戳腿”即是“站着”。“看戳腿”实属倒装句,准确地说,应是“戳腿看”。“看戳腿”不仅是天津方言,也属北方方言,东北、华北许多地方也说“看戳腿”。“看戳腿”也不仅限于看戏,凡是站着观看都可以说是“看戳腿”。老年间,艺人撂地表演玩意儿,靠前的观众可以席地而坐,而后面的观众一定是“看戳腿”。
“看戳腿”的语义很广,有时将看热闹亦称“看戳腿”。例如家长嘱咐孩子:“外边遇上打群架的,躲远点儿,别在那儿傻了吧唧看戳腿。”意思是让孩子远离危险,“斗闹场,切勿近”。另外,有些“练家子”(习武的人)常说:“腿功好赖要看戳腿下的功夫”,意思是说要看习武人的腿功如何,首先要看他在“站桩”和“马步”方面下的功夫。
(李子健《今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