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戏台情思(散文)——郭少华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1-17 08: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知道,人是有灵魂的,有了灵魂,人才真正成为人。后来,我发现,有些事物也是有灵魂的,有了灵魂,人才会爱上它。蒲剧就是如此,我正在慢慢地爱上它。

蒲景苑,雕梁画栋、古香古色。坐于那舒适的座椅上,我不禁想起小时候随母亲一起看戏的情景:空旷的平台上,临时搭建了一个露天戏台,母亲肩上背个板凳,双手抱着我,早早地去占座。在离戏台子不远的地方,还有麦秸秆、牛粪堆、田野里的窝窝棚。看戏的人攒动着、拥挤着、吵闹着,围绕着人群的是打饼子的、炒凉粉的、炸油糕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只是,待那开场的锣鼓一响起,大家瞬间就安静了,一双双乌溜溜的眼,齐刷刷地盯着舞台,戏开演了!

长大后,就从未好好看过戏。第一次坐在这里且并未真正喜欢上戏的我,竟然会莫名地,有一种心安与踏实。我想要静下来,好好地赏一赏那传统文化瑰宝,想要寻找一下,儿时记忆里人们对戏的那份痴迷。我看向闪着璀璨之光的舞台,听!乐池里的锣鼓敲了起来,板儿师傅的打板声响亮了起来,二胡声也悠扬了起来……

盈盈的眉目,甜甜的俏脸,头上的贴片珠翠,在舞台上闪着亮光。长长的水袖甩起,窈窕的身姿迈着轻盈的水步,转在了满场,如凌波微步,似风行水上。桃红的裳裙飘舞,妩媚成了花,盛开,漾起了水波般的柔情,溢了舞台的堤,流进了台下观众的心。《西厢记》里崔莺莺那“间关莺语花底滑”般的唱声在舞台上响起……

《山村母亲》里,身穿灰色斜襟上衣的母亲,听着儿子结婚庆典的热闹声,自己近在咫尺却不能亲自参加,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痛与无奈呀!母亲有自己的心酸,但更多的是一种为儿子感到幸福的欣慰!这就是中国的山村母亲,骨子里有着为了成全儿女的隐忍与牺牲,以及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付出。剧中景雪变用细微传神的动作与表情,把母亲的心理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她那慷慨激越又婉转俏丽的蒲剧唱腔萦回在舞台上……

还有《火焰驹》里义士艾千一手执鞭一手搂马,跨腿转身、跺脚坐势、举拳亮相,一气呵成,透出深厚的功力;现代戏《挑山女人》里的“女挑夫”自强不息、善良勤奋、坚忍有担当……

我也不知在蒲景苑看了多少场戏,那一个个精彩的亮相,一声声或浑厚、或嘹亮、或俏丽、或婉转的唱腔,都如蜜般流进了我的身体,植入了我的发肤。那悲如空谷幽咽、愤如银瓶乍裂、壮如气吞山河、喜如山岚颔首的声腔,锵锵阵阵的锣鼓,高亢激越的嗓音,如此慷慨粗犷、泼辣奔放,令人心醉,让人情迷。

我突然惊觉:这就是蒲剧的精魂!它正勾了我的魄,迷了我的心!它是我们家乡的乡音,传递了我们家乡——根的血脉!它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晋南的老百姓,为自己所发出的心灵呐喊!这威风八面的绝妙技艺,早已随着他们的生命,深深扎根在了故土,牢牢镌刻在曾是沧桑和沉重的年轮里。

在这舞台演绎的所有爱恨悲欢,都浸入了戏剧人物含满血泪心酸的人生况味!虽是戏,演的又何尝不是真正的人生!

在那天真的儿时,随母亲一起去看戏,听到咿咿呀呀的娇声媚语、响遏行云的震天高吼,也不懂他们唱的都是什么,只是图了个花哨热闹。只是喜欢那娇美花旦头上闪亮的珠翠,披红着绿的绣服罗裳。因为这些,是当时贫瘠得如荒原一般的精神文化中的一抹亮色,新鲜且有着无穷的诱惑!觉得它们好美!我——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幻想着自己也能穿戴上那些花红与柳绿,然后也美得不可方物,也如演员那般璀璨夺目!只是喜欢看完了戏,偎在母亲的怀里,半睁不睁地眨着困乏的眼,任母亲抱着,晃悠悠地走在盘旋的山路上。那怀抱呀,如摇篮,且有着37℃的恒温……

灯光暗了下去,演员退到后台,戏结束了。恍惚间,现在的我和小时候的我,就站在了那幽暗的舞台上,互相对望着:现在的我穿了精美的戏服,靓且艳;小时候的我蜷在母亲温暖的怀里,睁大好奇的眼,正看着现在的我舒展云袖、轻挪袅舞,锣鼓、二胡、板儿在热闹着、响亮着……只是,舞台上美美地转着圈的现在的我,怎么找,也找不到母亲……几十年的人生、几百年的蒲剧,演着、唱着,就成了经久的历史、消散的云烟……

灯光照亮了满场,演员们出来谢幕,我知道,母亲在那个世界里正在听着蒲剧,正在看着我,我正捧着一颗思念的心,中间牵着蒲剧的精魂……

146635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