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饼的千年发展史上,出自秦人之手的两种饼,值得一提。
一种是历史久远且至今仍为秦人美食的石子馍,它有食品活化石的美誉。在古代,它的名号叫作石鏊饼。
制作石子馍所使用的是人类在陶器(更遑论铜器、铁器)尚未出现之时流行的一种石烹技术,即将小石子洗净烧热,平铺一处,上面放上薄薄的饼坯,饼坯之上再放置烧热的石子。
石子馍制作简单,美味可口,且能够长期保存。这,也许就是它千年不衰的缘由所在。
另一种是在汉代就已经出现,至唐代名噪一时的胡麻饼。
之所以饼曰胡麻,是由于此饼汉代时由胡地(西域)传入长安,加之饼的表面沾有一层原产于西域的胡麻(即芝麻)。
制作胡麻饼不用锅具,而用专门的烘炉,此炉显然是制饼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以后的产物。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升任忠州(今重庆市忠县)刺史时,曾亲手制作胡麻饼,(派人)送给他的朋友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刺史杨敬之,并以《寄胡麻饼与杨万州》为题赋诗:“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诗中的辅兴,是指唐代长安皇城西侧安福门外的辅兴坊,那里有当时最著名的正宗胡麻饼店。
商子雍/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