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社区
首页
论坛
资讯
图库
动态
圈子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商务
主题活动
微信号群
商务名片
信息海报
业务预约
企业论坛
民生
民生咨询
民生民意
广播通知
健康向导
网友贴吧
生活常识
生活
餐饮好店
小区论坛
休闲潮流
品牌点评
生活家政
家装生活
文化
运城民俗
运城书画
运城文学
运城古今
图说运城
旅游论坛
用户名:
忘记密码?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QQ帐号登录
微信帐号登录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运城论坛
›
运城文史
›
古今河东
›
芮城城隍庙 ——三代古建托起的明珠
刚刚去过
[古今运城]
芮城城隍庙 ——三代古建托起的明珠
[复制链接]
瑶瑶
瑶瑶
+ 关注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积分
129938
窥视卡
雷达卡
查看他的品牌
发表于
2021-1-30 10: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注册本站,进入圈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x
城隍庙是中国古代先民供奉、祭祀城隍的庙宇。因其受命于皇帝,负有保护一城安危之责,故格外受百姓尊崇与信赖。在天南海北,九州方域,无论是京都重地,还是州郡、路府,直至县治所在,无一例外,均建有城隍庙。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香火之盛,堪比文庙、武庙,可谓洋洋大观矣。
可惜历经岁月沧桑,风雨侵蚀,各地城隍庙大多难逃劫难,毁之无存。山西全境仅存长治、榆次及芮城三处,其中尤以芮城城隍庙最为完整有名。200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芮城城隍庙当之无愧,赫然在列。
芮城城隍庙位于县城永乐南街小西巷内,俗称“南庙”。据民国版《芮城县志》记载,该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间,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1985年,该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瞻远瞩,慧眼识珠,以前所未有的文化传承大手笔,对城隍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整,使其焕然一新,文化含量更加丰厚,文物价值更上档次。
集宋、元、清三代古建风貌于一处,是芮城城隍庙得天独厚的古建特色。大庙坐北朝南,两进院落。走过山门,中轴线依次为享亭、献殿、大殿、寝殿,前院东西两侧为廊房,后院东西两侧为厢房。大殿为宋代原构,享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清代所建。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前檐柱头五辅作双下昂斗拱,昂为劈竹式,蚂蚱型耍头。歇山部位的“二龙戏珠”悬板为明代制作,富丽堂皇,庄严肃穆,琉璃鸱吻及琉璃脊饰色彩绚丽,精美绝伦,是古建中不可多见的精品。整座大殿古朴典雅,美轮美奂,尽显地府王者气势。
享亭,俗称“看台”,位于城隍庙建筑群最南端,是历代信众的祭祀之处。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为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柱子粗矮,柱头施粗圆形大额枋,额枋上施四辅作单抄斗拱,斗拱硕大古朴,建筑形制粗犷浑厚,具有浓厚的元代建筑风格。
献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卷棚顶,前檐插廊,中部辟门直通大殿。
寝殿位于最北面,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为单檐悬山顶。
大庙碑廊里,陈列有北魏、北周、隋、唐、宋、元至明、清的历代名碑、造像碑、墓志铭等98通。馆藏文物还有大型通景堆绢《郭子仪诞辰祝寿图》屏,吴镇、米芾、董其昌等古今名家墨笔画卷,以及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所赠佩剑等珍贵文物。所有这些,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具有弥足珍贵的参考价值。
我国古代神祇众多,在天为神,在地为祇,天上地下,形形色色,林林总总,不知凡几。是神必有庙,神多自然庙广。但为何城隍庙能自立于庙宇之林,且不同凡响,脱颖而出?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须从城隍说起。
何为城隍?
原来,古代为了抵御外敌入侵,防止绿林匪徒袭扰,许多人口稠密、商旅兴盛的地方,都会取土搬石,筑起四周环绕的高墙以为屏蔽。这些高墙就是最早的“城”。为确保城门不失,人们又在城外挖壕,注水为池,称作“城池”;无水者则为隍,即为“城隍”。城隍二字,始于《易经》:“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汉班固在《两都赋·序》中亦记:“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
中国先民极擅造神,依照自己的意愿,把“城隍”奉为护佑一城平安的守护神,犹如现代的城防司令。城隍最早的原型是水庸神。水庸者,是指农田中的沟渠,水庸神也就是沟渠神。《礼记·郊特牲第十一》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所谓“大蜡八”,即为年终祭祀的八位神灵,水庸居其七。后来几经衍变,水庸神破格升迁,成了城隍爷。
史载,最早受封城隍的是汉代的纪信。《长安县志·王曲城隍庙会》记载:“相传楚汉荥阳之战中,汉将纪信假扮成汉王,解救刘邦出围,而被项羽烧死。刘邦得天下后,封纪信为十三省总城隍,在长安王曲城建庙立祠,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庙会。”汉文帝、景帝时期,为了顺应民心,强化京师治安,朝廷颁旨,将纪信封为城隍神。
延至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明确规定新官上任三日内,必须拜谒城隍神。此后,纪信爵位愈显,由汉时“忠祐安汉公”,至元代直封为“辅德显忠康济王”。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亦对城隍恩宠有加,大封天下城隍。但不知为什么,他却把王曲城隍降格封为仅正三品的“忠烈侯”。由公而王,由王降侯,纪信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死后多年,还能再坐一次“过山车”。
有资料显示,纪信是中国古代名声最大、享有庙宇最多的城隍,从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到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以及湖北、四川各地,共有大小庙宇30多处,历朝历代香火不绝。当然,除了纪信,还有许多战功卓著的将帅,死后也被奉为城隍,他们在冥界继续守护一方平安。比如三国时期的周瑜,生前为保卫东吴而战,死后身居芜湖城隍庙,肩负护城重任。真可谓鞠躬尽瘁,死亦不已。
对于城隍,不仅一般老百姓感恩戴德、毕恭毕敬,就连许多有远见卓识的文人名士,负有守土之责的地方官员,也心悦诚服,称颂有加。唐代的张说、张九龄、韩愈、李商隐等,都曾写过为民祈福、感人至深的祭城隍文。
张说在唐中宗、玄宗朝曾任黄门侍郎、中书令,封上柱国燕国公。开元五年(717),张说作《祭城隍文》曰:“山泽以通气为灵,城隍以积阴为德,致和产物,助天育人。人之仰恩,是关祀典。”“庶降福四甿,登我百谷,猛兽不搏,毒虫不噬。”在他心中,城隍不仅是一座城池的守护者,而且是能驱除百邪,给万民带来福祉的万能神。
对城隍的信奉,韩愈亦有同感。他称颂城隍:“粪除天地山川,清风时兴,白日显行,蚕谷以登,人不咨嗟。”而诗人李商隐对城隍护天佑民的莫大功劳,更是推崇备至:“惟神广扇威灵,划开声势。俾犯境者,望飞鸟而自遁;此滔天者,听唳鹤以虚声。崇墉载严,巨堑无壅。今来古往,永无川竭之因;万岁千秋,莫有土崩之势。”
除抵御外侮,防贼防盗,人们还希冀城隍能旱时化雨、涝至去水,保佑一方安澜。杜牧在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时,就曾作过《祭城隍神祈雨文》。他说,如果因为自己能力不逮,“治或不至,厉其身可也,绝其命可也!吉福殃恶,止当其身。胡为降旱,毒彼百姓?”他希望城隍神明察秋毫、悲天悯人,将他的苦衷上达天庭,以普降甘霖,拯救万民。
有意思的是,大多城隍是由人间的皇帝敕封的,而有的却是在阴曹地府考上的。清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开卷首篇,就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考城隍》故事。
书生宋焘,本是一介布衣,并无背景。一日病卧,忽有皂隶持牒来,催他应考。趋至一陌生府衙,只见堂上端坐着一排考官,关公亦在其中。堂下设案几,宋焘与先到的张秀才并坐待考。俄而,考题发下,乃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宋焘不假思索,挥笔而就:“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众考官传阅称许。主考官对他说:“河南缺一城隍,君称其职。”乍闻言,宋焘惊恐不已。他说自己家有七旬老母,奉养无人,哀告奉母百年后,再听录用。
经判官稽查生死簿,得知其母尚有九年阳寿。关帝见众考官踌躇不决,遂提议让张秀才暂且代职九年,待宋焘尽孝后再赴任。九年后,其母果卒。宋焘这才如约,魂归冥界,当了城隍。
《聊斋志异》看似诡谲荒唐,实则是作者假借狐仙鬼怪之事,状摹人间众生之相,鞭笞社会之黑暗,官场之丑恶。《考城隍》给世人留下了深刻思考:善为人之本,恶系罪之源。一个人如果没有善心,即使到了阴间,别说考城隍,恐怕连跑腿的皂隶也当不上。
芮城城隍庙
,
城隍庙
post_newreply
相关帖子
芮城:元宵灯展游人“嗨”
新绛城隍庙
芮城城隍庙——三代古建托起的明珠
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刚刚去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运城社区
运城云生活提供
论坛、圈子、空间、物业交费、行业资讯、生活购物、兴趣沙龙、商务自媒
Copyright © 2008-2020
运城社区
(https://www.thch813.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运城社区
晋ICP备16004466号-2
|
网站地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