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尧舜禹与中国传统文化(三)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9-27 18: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记》说,“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一句话就带过了。其实里头有大事。

前几年,有一批战国时代的竹简被人从海外发现,捐给了清华大学,称为“清华简”。简文整理出来,有一篇叫《保训》,是周文王给周武王留的遗嘱,里头就讲到了舜的故事。

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

这段释文不太好懂,而且文字还有争议。我们就粗略地理解一下:舜在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在历山耕种。因为内心忧惧,所以要寻求“中道”。他反省查究自己的内心志愿,没有违背百姓众人的愿望,又试着把自己的这一套思想,试验推行到上下远近。又改变立场视角,换位思考,推断一些阴阳之物,都很成功,没有失误。这样,舜就得到了“中道”。人还是原来那个人,说的还是原来那些话,但和过去完全不同了。这样就成了有德之人,被帝尧发现,继承了帝位。

我们换一句话说,舜在历山耕地的时候,有了某种顿悟,掌握了某种为人处世的真理,获得了某种神圣的品德。于是,他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了。

这个故事是周文王讲的。在《尚书》中,也有相似的段落。

当时有个有苗氏部落,不服从舜的统治,舜派大禹和伯益带兵去攻打有苗氏,打了一个月,有苗氏不肯屈服。伯益和大禹在一起商量办法,就讲起了舜的故事。

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注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

说舜当初被父母赶出家门,在历山种地,天天哭泣,向苍天祈祷,向父母祈祷,并且反思改悔自己的错误,因此感动了上天。后来回家见父亲,父亲也不再和他计较了。

意思是,舜当初能够哭得感动天地,感动父母,现在肯定也能用这种方法感动有苗氏。大禹和伯益回去跟舜一说,舜就大修文德,命人跳起了干戚之舞,过了一百天,有苗氏就屈服了。

这个故事其实也说明,舜在历山耕地的时候,发生了某种质变或者顿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至于说舜用修文德的方式感动有苗氏,现在的人可能不大相信。你们跳个舞,敌人就投降了,不可能。其实类似的历史记载是很多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通过纳谏,改正错误,不仅治好了国家,也获得了诸侯的尊重。魏文侯尊敬段干木,秦国就不敢来侵犯。史书上说,这叫“战胜于朝廷”。

舜耕种的历山,就是今天运城境内的中条山区,舜悟了道,有了德,耕种时教化百姓,百姓们纷纷讲究礼让,不再抢夺争执了。舜又到雷泽打鱼,雷泽的人也学会了礼让。看来舜悟出的真理,和“礼让”有关。舜去黄河边制陶器,这次没说谁礼让,只说舜的技术很厉害,烧出的次品几乎没有。

舜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很快团结一大批人。他住的地方,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聚是小村子,邑是小镇子,都就算是比较大的城市了。他在民间活动的时候,身份还是个平民,就已经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影响力了。这种事情,后世也有类似的。比如三国时代的管宁,他是个穷书生,去辽东避难,因为有品德,很多难民都团结在他周围,也很快就形成了村子。

舜在历山获得的那个“中道”,其实也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最神秘的词汇。“中”,到底是一件东西,还是一种规则,现在学术界还有争论。尧舜禹在禅让时,这个“中”字都用到了。尧给舜说: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舜后来也给禹说: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我想,这个“中”,有可能是一种东西,一个权杖,或者是一种测量、记录的工具,但同时又有象征意义,代表着某种最高规则。

尧和禹的“中道”,可能是别人传授的,但舜的“中道”,是自己的历山上悟出来的。

舜用自己在历山领悟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真理,先处理好了自己的家庭关系。既对父母行了孝,又没有被父母兄弟害死。父母想害他的时候,找不着他。父母想用他的时候,他就出现在附近。然后,舜又用这种真理,教化周边的百姓,在民间团结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被尧选为继承人之后,舜和他的团队就用这套真理治理国家,治理天下,或者说治理部落联盟什么的。

我们现在读《史记》,读《尚书》,都能看到舜治理天下的情况。他制定了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惩办了恶人,提拔了贤人。然后,对这批贤人进行更明确更细致的分工,让大禹去做司空,管理治水和其他工程,让契管理教化,让后稷管理农业,让伯益管理山林,让皋陶管理法律,另外还有管理音乐的,管理接待宾客的,管理投诉提意见的……等。当时重要的大臣,可能是二十二个左右吧。

舜的这个政治团队非常强大,其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其后代都坐过天下,建立过朝代。禹的后代建立了夏朝,契的后代建立了商朝,后稷的后代建立了周朝,皋陶的后代建立了秦朝。

任命完成之后,大家分头投入工作,舜自己就比较清闲了,“无为而治”。孔子在《论语》中说: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后来是道家的理念,但其最初是出在舜帝这儿的。我们一般理解,无为而治,就是用无所作为的方式来管理国家,简而言之是不管他,顺其自然。但这个词的本义不是这样的。治,不是动词,不是治理。而是个名词,是指治理成功,治理好。无为而治的意思就是,你看我平时无所作为,但我把事情都给办好了。换个不恰当的贬义词,类似于“不劳而获”“不求而得”。到我们现在,一些真正的好领导,都是让部下们去忙碌,自己闲闲地思考事情。而一些不好的领导,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忙,底下的人闲闲地待着。

舜就是这个样子,他把制度定好了,把人才分工,用好了,大家都去干活了,然后他自己就老老实实坐那儿了,“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在我们后世的政治里头,无非也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定制度,一个是用人,法治和人治相结合。这种政治文化,早在舜帝时代就有雏形了,真的是非常高级的,值得我们今天的人思考借鉴。

后人常常会怀疑,既然四千多年前的尧舜禹都把制度定得很好了,分工这么明确,这么细致,那为什么到后来又倒退回去了?我认为,这应该是历史记载时,有了后人的加工,把事情讲的更细致,写得更好了。但它肯定是有个源头,肯定是大概有这么回事,才能进行加工。比如后稷,在尧时代就做农官,在舜时代又改称为后稷,也是农官,到了夏朝,后稷的部落还是农官。这说明,当时的分工管理是存在的,是有雏形的,只是不可能过于细致和明确,不可能过于完备,过于高大上。但是,古人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也许人家的分工就非常完备呢!以后考古资料多了,就好说话了。

舜在做平民的时候,曾经在历山耕种。他反省查究自己的内心志愿,没有违背百姓众人的愿望,又试着把自己的这一套思想,试验推行到上下远近。又改变立场视角,推断一些阴阳之物,都很成功,没有失误。这样,舜就得到了“中道”。(王振川)

6660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