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柳宗元(运城)归葬长安始末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8-8 11: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柳宗元(运城)归葬长安始末

□柳 哲

柳宗元(773~819),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名篇《江雪》《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封建论》等,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他的一生,命运多舛,怀才不遇。


心怀匡国济时之志,却屡遭打击,一贬再贬,先永州,继而柳州,前后十四年,最终客死柳州。但他的心魂,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长安。亲友故旧遵其遗愿,克服重重困难,在其逝世后第二年(820年)7月,跋山涉水,将他的灵柩归葬于长安少陵原先人墓侧。可惜,柳宗元魂牵梦绕的少陵原先人墓园以及他归葬的柳宗元墓,如今已经湮没于历史的烟尘中!

柳宗元,祖籍河东,生于长安、长于长安。在四十七年短暂的生命里,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长安度过。

在他贬谪在外的十四年中,思乡之切,怀乡之痛,诉之于诗文,比比皆是。他在《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一诗写道:“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读之令人动容;在《寄许京兆孟容书》中,柳宗元写道:“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则北身长号,以首顿地。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者。然此已息望,又何以云哉!城西有数顷田,果树数百株,多先人手自封植,今已荒秽,恐便斩伐,无复爱惜。


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善和里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不可知。皆付受所重,常系心腑……”因贬谪异地,不能回故里长安祭扫先人,“北身长号,以首顿地”,岂不让人潸然泪下?

公元819年11月,柳宗元含恨病逝于柳州任上。他病重之时,对身后事提前做了安排。他把视为命根子的书稿,托付给至交刘禹锡。

刘禹锡不辱重托,将柳宗元遗稿编纂成《河东先生集》传世。柳宗元病逝后,刘禹锡含悲先后写下两篇祭文《祭柳员外文》《重祭柳员外文》。从刘禹锡的两篇祭文中,大体可知柳宗元病逝前后的一些情形。柳宗元逝世八个月后,在其灵柩启程运往长安前,柳州方面举行了祭奠仪式;柳宗元的内弟卢遵,在柳宗元离世后,悉心照料、经纪其家。

柳宗元的墓志铭则由其至交韩愈执笔撰写,情真意挚,感天动地。韩愈所撰的《柳子厚墓志铭》,也记载了柳宗元归葬长安的有关情形。其中写道:“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


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韩愈所撰墓志铭,由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沈传师书写刻碑,立于柳宗元墓前。关于“柳宗元碑”,史料这样记载——宋代洪兴祖的《韩集辨证》:(柳宗元碑)在京兆万年司马村;元骆天骧的《类编长安志》:(柳宗元碑)“在凤栖原墓前”;明李好文的《长安志图》:“在少陵原之北,碑碎”;明赵廷瑞的嘉靖《通志》:“在凤栖原,今碎”。

柳宗元的诗文与文化成就,构筑起了千年不倒的文化大厦。

近年来,中华柳氏宗亲联谊会相关人士,曾多次带领柳氏宗亲与有关学者,到陕西长安区的司马村寻根祭祖,实地调研与祭拜,并呼吁保护柳宗元墓,建设相关纪念设施,使之成为西安一张文化名片。


6524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