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疫情下的云端生活成为人们““必须必”的选择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5-30 1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之下,“实体生活”被迫疏离,可“云端生活”却被添得很满。人们的“云端娱乐”被再次拓宽,过去不刷剧的人也开始刷剧,过去不看直播的人也开始看直播。总之,无聊之下,“尝试本身”不再变得艰难。当然,更为显著的变化是,疫情之下,购物基本上是在“云端实现”的。

不得不承认,“云端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镇。甚至,也可以说,现代生活就是“云端生活”(不少年轻人是这样理解的)。不可否认是,就算没有疫情,城市中人与人的距离依然是疏离的,只不过在数据关系上,显得比较紧密而已。毕竟,人与人的区隔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标志。

而对于疫情的到来,只不过是将实体世界进行区隔而已。因为,就当下的图景来讲,就算没有疫情,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基本上也是在云端完成的。当然,很多事情,只有真正发生时,你才能知道它本身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

虽然,因为“云端生活”的存在,人们的生活模式在改变。但是,有很多生活行为,还是必须依靠实体互动而完成的。于此,生活依然在继续,并不等于“云端生活”可以完全替代“现实生活”,只能说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已。

总的来说,对于“云端生活”的适应,年轻人会适应得快一些。毕竟,80后,90后,00后,算是云端世界的“原住民”。他(她)们本身的气质里,就已经充满云端的基因。比如,“死宅”,“刷剧”,“叫外卖”,“云学习”等。总之,就算没有疫情,他(她)们在“假期”,也基本上是宅在家里。

不过,70后以前的人,貌似就不太一样。绝大部分人而言,虽然也会尝试“云端生活”。但是,也基本上是被迫的尝试,而非主动的尝试。很多人,即便开始使用“社交媒体”,但是,所涉及的社交行为,基本上还是熟人社交为主。总的来说,疫情中,人们的“云端人设”,算是被最大化的。但是,对于“你我”而言,可能永远是彼此的“局外人”,很难感同身受。

在可见的“云端生活”中,可以说是各取所需。人们的欢乐和苦闷,根本上讲是不相通的。你喜欢的主播,我不喜欢;你喜欢的影视剧,我不喜欢。反之,也可能也是这样的结果。甚至,对于疫情中的生死离别,只要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一切都只是新闻报道而已。而我们所关心的只是,作为一种情势的判断,他(她)者跟我们有没有关系。

在疫情中,无论是患者的生死,还是医护人员的生死,本质上都是一种人间悲剧。但是,作为他(她)者的视角而言,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自洽式的关注。因为,就具体的人格是陌生的,停留在情绪中的,只是疫情数据和脑补画面的想象。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就是在预设:“假如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样,我的亲人会怎样”。所以,当我们在看待他(她)者的悲凄时,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走进现实,而只是一种说教式,结构式的关注而已,就跟亲人去世,必须要表示哀悼一个道理。

因为,无论是疫情中,还是常态生活中,人的本质就是在社交中“自我实现”。尤其,对于现代社会来讲,想要完全的自给自足,基本上不太可能。因为,就算我们不依赖具体的人,那么作为对公共基建的依赖,也其实算对他(她)者的依赖。

所以,人们常说,“云端生活”的存在,只要有信号,貌似可以不出门,不求人。事实上,从直接的观感中,这样的图景是存在的。但是,人的存在,毕竟不只是活着本身,还需要在群体中寻找自我的存在感。所以,从根本上讲,没有社交,跟没有食物和水,可能一样会导致人的“死亡”。

于此,也就能理解,对于现代社会的疫情处境,人与人的精神距离虽然疏离,但是,对于人想要在他(她)者中汲取的部分,却可以变得更加便利。因为,我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就算面对面坐着,也喜欢在“云端私语”。因为,这让私密性有更大的空间,让人与人的沟通更加“点到点”。

人们常说,一个人即使倒霉,但绝对不会时时事事都倒霉。同样的道理,放在人类社会中,也是如此的。对于这次的疫情遭遇,肯定并不会是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只能算是其中的一页而已。甚至,一个人要是活得足够长,会发现很多事情总是反复出现的。

所以,100年作为人的尺度,很大程度上,还是有其存在的道理。当然,作为个体的人,在具体的灾难中,很大程度上是渺小的。只有,将人群作为单位时,才可能更为有力去对抗灾难。只是,当个体的人面对生死的时候,难免会表现出恐惧和悲伤,这大概就是灾难本身的残酷无情。

再过一些天,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会走向正轨。而那些被疫情刺伤的人,可能不再会被关注。甚至,就算被提起,也会彻底符号化。就像我们在“云端生活”一样,知道每个ID背后有真实的人存在,但却从来不会考虑他(她)是谁(只要遵循云端的规则就行)?

不得不承认,面对真实的世界,无论是“云端生活”,还是“实体生活”,“你我”彼此需要着,但是“彼此”也疏离着。本质上,“局外人”的底色,永远不会改变。因为,我们在关注一个人,一件事,很大程度上,只关注我们需要的部分。比如,情绪,利益,喜好,判断,弥合,自洽等。

人们躲在机器后面,是安全的,也是孤独的。即便处理情感,释放娱乐,可本质上并不能足量的去抵达。所以,“云端生活”是一种隐喻。而这种隐喻,在一场疫情中已经被实体化,成为人们“不得不”,或则说“必须必”的选择。

而这也让人们知道,可能日常沉迷的“云端生活”,一旦进入常态化,也会让人极端的厌恶。无论怎样,人本身的存在,就极其的矛盾。渴望被理解,却总是被误解。甚至,就算再过一百年,人们对于欲望的理解,依然停留在未来。这种对当下不满足的认知,可能总是存在的。

原创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5983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