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河津市“枫桥经验”解码古耿“平安诀”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12-6 16: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津市“枫桥经验”解码古耿“平安诀”

自全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助力转型发展”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河津市在源头治理、多元化解、机制创新上下功夫,加大基层基础建设,第一时间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近日,记者先后来到河津市府西社区、南桑峪村以及河津市人民法院清涧人民法庭,探究河津市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道路上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成效。

“夜话访谈议事”化纠纷

府西社区位于河津市城市中心地段,辖区共有13个居民小区、常住居民9926人。面对社区居民白天工作忙、不在家等情况,府西社区创新探索“夜话访谈议事”矛盾化解工作法,通过畅通5个渠道、绘制“三色图谱”、推行3项机制,切实做到了居民矛盾内部解决、就地解决、协商解决,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

府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薛亚云告诉记者:“白天,大部分居民要么在上班,要么外出办事,即便想要解决一些棘手的事情或者矛盾纠纷,但总是抽不开身,小事情拖着拖着就成了大问题。‘夜话访谈议事’就是利用居民晚饭后的闲暇时间,创造一个倾听居民心声、强化干群交流、解决矛盾纠纷的机会。”

在府西社区的所有小区内,居民群众可以通过微信群、热线电话、二维码、问题墙、民情日志等5个渠道,反映诉求或矛盾线索。微信群以网格为单位,引导居民在群内提出诉求或矛盾线索,网格员实时受理,及时反馈;开通“我去帮您”24小时矛盾化解热线,社区工作人员会将居民来电反映的矛盾问题逐一登记,分类受理;单元楼门口张贴着“有事您扫码,我来为您办”二维码,居民可以扫码上网,反映诉求;小区人员集中场地设置黑板墙,居民可以留言反映诉求和问题,网格员每天收集,分类汇总,形成清单;以楼栋为单位发放民情日记本,网格员、楼栋长定期入户,了解居民诉求,主动排查矛盾。

薛亚云表示,社区收集到矛盾问题后,会根据矛盾纠纷的规模大小、难易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划分蓝、黄、红三色进行分类处理。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不宜公开化解的一般矛盾属于“蓝色等级”,让网格员、“好姐妹”巾帼调解队等以“走亲戚”的形式进行夜间入户走访,现场调停化解;小区公共设施维修、违搭乱建、环境整治等较大矛盾属于“黄色等级”,社区会提前确定议题,告知居民,并组织网格员、业委会成员、居民代表,在小区广场、凉亭等场所召开“民情恳谈会”,推动矛盾快速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纠纷等复杂矛盾属于“红色等级”,由社区、“三官一律”、驻区单位、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居民参与议事听证,多方凝聚共识,协同解决。

此外,府西社区还通过推行民情监督机制、民情反馈机制、民情评价机制,确保矛盾纠纷“案结、事了、怨除”;设立“监督岗”,推行民情监督机制,坚持一事一办法,从网格员、居民代表、在职党员等推举3至5名代表,设岗定责,围绕“夜话”决议,全程跟踪、协助、督促办理;设立“回音壁”,推行民情反馈机制,坚持一事一回访,根据事件办理节点,及时将事件的进展情况和办理结果在“回音壁”张榜公示;设立“评议台”,推行民情评价机制,坚持一事一评价、一季一测评、年终总评议,由居民在网上对矛盾化解结果逐一评价,并且定期开展承办单位、社区干部、在职党员民主测评,将测评结果与评先评优、积分奖励挂钩,倒逼各方积极作为。

薛亚云表示:“‘夜话访谈议事’工作法是府西社区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宝’。我们坚持小问题随时解决、大问题集中解决,先后圆满化解了一系列矛盾纠纷,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某老旧小区的管网改造工程争议多、开工难,居民意见大,社区通过召开业主会议,夜访业主90余户次,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律师、居民代表召开夜议听证会3次,议定改造办法,签订改造协议,启动改造工程,专人全程监督,使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清涧模式”促联动

前些日子,河津市A村村民郭某将其门前的一块土地硬化成水泥地块,但河津市B村村民柴某在此之前已经取得了包括水泥地块在内的7.57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证。柴某多次与郭某协商拆除水泥地块未果后,将郭某诉至法院。

河津市人民法院清涧人民法庭收到起诉状后,先将案件转入诉前调解程序,交由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经过一周的调解,人民调解员反馈双方争议较大、难以调解。由于案涉地块位于两个村子的交界处,该案的矛盾实际上是两名村民所属的村子对土地界限的争执。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清涧人民法庭庭长李军霞认为,该案首先要查清案涉地块的权利人究竟是谁,更为重要的是消除两个村子之间因为诉争地块存在的隔阂。

考虑到双方对村子之间界限认定不一致可能是历史上界限多次变化导致,在案件转入审判程序后,该案主审法官李军霞决定对该案进行巡回审判。同时,邀请乡政府以及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调解员、网格员以及两个村的村干部参加旁听。

李军霞表示,将这起案件以巡回审判的方式进行审理,就是要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谨防以后再发生类似这样的案件。同时,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村民旁听巡回审判,也是因为他们对土地问题了解得更多,更方便法庭掌握案件背后的真实情况。

开庭前,主审法官李军霞与调解员、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对双方当事人以及双方村委会进行调解,但争议太大,双方当事人都不愿意让步。庭后,李军霞又进行多次调解,双方仍然相持不让,调解工作陷入僵局。为了防止案件久调不判,经过向土地管理部门核查案涉地块权属情况,结合庭审查明的事实,最终判决郭某将涉案的水泥地块恢复原状后返还给柴某。

随后,郭某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法庭在帮二审法院送达法律文书的过程中,发现双方的态度较一审判决前有明显缓和。尽管一审程序已经结束,但双方当事人尤其是两个村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化解。

案结事未了并不是真正的结案。为了彻底消除隐患、维护和谐稳定,清涧人民法庭经过与二审法院沟通,决定再次对双方当事人以及两个村的村委会进行调解。

李军霞和调解员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双方当事人均同意保持现状,两个村的村委会为了和平共处、协同发展,也同意各退一步,决定以现状作为两个村的地界。最终,郭某撤回了上诉,柴某也撤回了起诉,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巡回审理—多方共同调解—二审前再调解,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该起矛盾纠纷终于实现案结事了。李军霞表示,不论是从网格“借力”,化解“送达难”;还是强化“庭乡”联动,共促诉源治理,清涧人民法庭已初步建立了功能互补、良性联动、衔接顺畅、彼此支持的多方联动解纷新格局,实现了由“一庭独舞”转变为“多方共舞”,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元化解“清涧模式”。

三件“法宝”守平安

河津市南桑峪村是一个采煤沉陷村,整村搬迁至市区后,面对从村到城的环境之变、从院到楼的生活之变、从以地为生到创业就业的发展之变,滋生出了一系列矛盾纠纷。随后,该村积极探索,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摸索出一套适合南桑峪村的基层治理体系,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

南桑峪村党支部副书记贺隆将自豪地告诉记者:“目前,南桑峪村建立了‘网格员—民调会—两委会—楼管’四级网格管理模式,创建起‘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全力实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近五年来,全村没有出现1例信访事件,没丢失过1件物品,没发生过1起刑事案件。”

说起南桑峪村的“平安秘诀”,贺隆将拿出了《南桑峪幸福小区文明行为准则》《南桑峪村“四免两补”福利政策考核享受办法》。他表示,用好“自治”是南桑峪村和谐发展的一件“法宝”。

《南桑峪幸福小区文明行为准则》《南桑峪村“四免两补”福利政策考核享受办法》中明确了村组党员干部的职责定位,规定所有工作要从党支部委员抓起,从党员做起,从物业管起,带领群众共同行动,有效提升服务村民、调处矛盾、排查安全隐患、处置突发事件、应对网络舆情等基层治理能力。此外,物业费全免;每年的暖气费全免;孩子上下学由校车统一免费接送;全村7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吃住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每年为村民补贴100元医疗保险费用;对本村参加中考和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次性补贴。这“四免两补”政策是村里给村民的福利,如果村民出现打架、损坏小区财物、闹访等情况,村里会对村民予以警告,或者扣除部分福利。

用好“法治”是南桑峪村的另一件“法宝”。南桑峪村从硬件配备到建章立制,从防骗教育到社区监督,织起了一张保护群众利益、化解群众矛盾的“亲民网”;制定“网格员—民调会—‘两委’会—楼管”四级矛盾化解机制,哪里有矛盾就在哪里调解,谁家有纠纷就去谁家去解决,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建立“监控+巡逻”联防机制,投资70万余元实施雪亮工程,安装100个摄像头,实现小区监控全覆盖;组建巡逻队24小时巡察重点部位,形成了“空中有‘眼睛’监控,地面有人能防控”的联动体系,保障村民安居乐业。矛盾调解成功后,调解员还将对当事人的家庭状况、性格、心理方面进行分析评估,为当事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防止因个性化特征引发次生矛盾或同类原因引发新矛盾。同时,南桑峪村还组建了大雁志愿服务分队,志愿者轮流上岗、盯紧大门,把潜在风险化解在小区之外。

用好“德治”是南桑峪村的又一件“法宝”。南桑峪村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以建立表彰好人好事的“笑脸墙”为载体,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树立道德模范、开展移风易俗、讲述好人好事,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2019年,南桑峪村成立了“心连心”互助合作社,专门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如果谁家发生了重大意外,或者家庭困难影响到孩子上学等等,都可以申请救助。贺隆将说,“南桑峪村没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旧俗,有的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新风”。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从府西社区的“夜话访谈议事”,到清涧人民法庭的多元化解,再到南桑峪村的“平安秘诀”,河津市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充分挖掘和总结提炼特色做法和成熟经验,逐步形成了“河津实践”新模式,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贡献了河津力量。

记者 邢智轩 见习记者 曹欣怡
221744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