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文少卿西阴论坛论《东下冯人群与黄河中下游古代人群遗传关系》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10-31 09: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文少卿:

本世纪初,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古DNA研究从此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团队也就是利用分子生物学这一新兴工具,获取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对现代和古代基因组数据的联合分析,以理解史前文化人群的起源与迁徙。

我们对马鬃山、火烧沟、金禅口、喇家、磨沟遗址取样,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群体起源的研究,人群迁徙与文化传播、中国古代多民族的融合情况。就现有的样本和遗址来说,距今3500年—4000年的甘青地区未发现西方成分。甘青地区以东北亚和藏缅语祖先成分为主。南西伯利亚—蒙古—甘青三个区域的构成呈现出西方—东北亚—藏缅三种祖先成分的自然渐变群,靠近东方的中原地区,西方成分越低。趋近东北方向,东北亚的成分越高。与欧亚大陆西部大范围的迁徙、大范围的文化传播、人群混合的过程不同,青铜时代早期,甘青地区人群接受了欧亚草原地区的青铜文化,但是没有找到墓葬中的直接证明,与欧亚大陆西部的基因交流可能十分有限。早期的东西方交流主要是以小范围“接力式”的迁徙流动为主,与西方人群大迁徙不同,并未发现大规模、长距离人群迁徙与融合的现象。东北亚的游牧人,在河西走廊地区,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青铜时代早期,欧亚大陆西部是人群和青铜文化的共扩张,而欧亚大陆东部则是以文化扩张为主,人群并未随之迁徙,整体格局是相对稳定的。

此外,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精细工作,对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相关的东下冯遗址人骨DNA开展了遗传学分析。对三个古人类个体开展分析,经过对古样本的PCA分析,发现这就是典型的黄河流域的本地样本。同时,从中提取骨架样本,编号为M1002样本研究显示,这是一位年龄介于40岁—45岁的女性,对其进行样貌复原,模拟还原出具有典型的东亚人肤色深、头发黑的面貌。在同一地方出土的两大样本,东下冯两个体内部无遗传差异,无血缘关系。另一个样本与黄河中下游古代人群无遗传差异。随后我们又拿样本模拟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出结论,东下冯人群可作为唯一祖先人群直接模拟现代汉族(广东汉族除外),从血缘上,我们一脉相承。因而,能够得出结论东下冯人群与黄河中下游古代人群遗传关系最为密切。
21812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