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父亲节:对父亲最好的回报,是子不改父道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6-21 11: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节:对父亲最好的回报,是子不改父道
       据说,今天是父亲节。一大早朋友圈里都是各种感人的祝福。

  “父亲节”是个舶来品,跟那些情人节,愚人节,平安夜一样,都是西风东渐的元素。

  中国人本来没有这个节日的,但这些年因为市场经济的缘故,资本无孔不入,商家营销造势,自然不放过这种卖点,洋节不够用了甚至还要自己创造出来一些“双十一”、“520”的概念,反正忽悠着人跟风、消费就是了,你说“我没花钱啊”,但你可能不知道,至少一波波被收割的流量里就有你那根韭菜。

  中国人表达感情向来很含蓄的,尤其对于自己的父亲。这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父亲对儿女,本身就是寓于无形而惜于外露的爱。比方说,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父爱如山”——不仅深沉,而且庄重,厚重,甚至有几分沉重。

  我们原来没有这个“节”,不见得就没有对父亲的爱。在我们眼里,父亲就是伟岸的山,是宽厚的背,是儿女的依靠,是一大家子的支撑。而且父亲不仅给了我们血脉的传承,还塑造了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古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这个意思。

  大概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小时候对父亲的崇拜,视其为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到年少轻狂时对父亲的怀疑、甚至否定,然后待自己真正长大了,成熟了,再回归对父亲发自内心的佩服和尊重——“原来还是我爸说的对啊!”——这其实完全符合哲学里面否定之否定的定律。

  我也如此。

  在我十四五岁的时候,自以为读了两本书,刚刚有了对社会的浅薄认识,内心就开始对父亲原来那一套“说教”产生了怀疑。

  比方说,我怀疑他的信仰,认为他这个解放前就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懂得什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啊,大字不识几个,还是在部队扫的盲,根本没读过几本马恩列斯毛的书啊,无非基于中国人骨子里保守传统的感恩观念,对毛主席让他翻身得解放心怀“愚忠”而已。嘴上当然不敢说,但内心是不屑的。由此延伸到,对他的处世为人;包括对他的人生际遇,一切坎坷、变故,都认为是他思想过时、落后愚昧、不知变通、“不会混”的结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生失败”嘛——如果换做我,一定要怎样怎样……

  1987年,我中学毕业时,再不愿上学。我大哥在恢复高考那一年是下乡知青,高考成绩很好,据说数学考了当时方城全县第一名。但由于父亲的原因,政审不过,被别人顶替他的分数上了大学。后来大哥招工招干几次考试都是如此遭遇……所以那时我认为,上学成绩再好,但对于我来说,也没有出路。

  我不愿上学,只想去当兵,也因父亲是当兵出身,是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之后改变了农村放牛娃的命运。我亦想如此。

  但那时候当兵已经需要送礼走后门了,父亲自然坚决不同意。他当时说的话我至今还记着:我说啥也不会花钱送自己的孩子去当“炮灰”。为此,我还跟他大闹了一场,问他,那你以前为啥要去“当炮灰”?他说,我当年跟着毛主席共产党,那是当的人民子弟兵,现在能跟那时比?现在已经不是毛主席的人民子弟兵了,如果有一天让你对人民开枪,你咋办?我这话你现在不懂,总有一天会懂。

  其实两年后,我就懂了。不由得想,姜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

  可能到现在也有人不懂这个话,这没事儿,总有一天你会懂的。我懂,是因为我的思想比你早走了几步。

  当你真正懂了自己的父亲之后,自然就不只是因血脉传承的关系而尊重他。更多的,还因为我们中国人相比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更讲究的那种“道”——父亲就是你的“天理大道”。古人说,父在,观其志;父亲不在了,“观其行,无改父道”。

  这是这个世界上,不管任何国家和民族的人,对自己父亲,对自己曾经得到的父爱,最好的回报。

  中国人所谓的“家国情怀”,也正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

  经常有人对我产生不解——不理解我的思想,不理解我的行为。

  其实,我今天的所思所为,正是对自己的父亲不改其道的最正常的表现。

  而且还不够,我还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永远记着父亲,争取永远不改父道。

  包括在今天这个“父亲节”里,当很多人祝福自己的父亲、已失去父亲的人祈愿父亲在天堂里得享快乐的时候——我就想,如果真有天堂,我的父亲一定在那里很欣慰。因为,他有一个“不改其道”的儿子。

  如果还有人对我说的这些不理解,那你可以看看我以前写的这篇文章。你会理解……


洪水之涛/文    2023-06-20    来源:涛叔评
206523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