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关公崇拜与《春秋》大义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3-5-10 12: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崇任/文

经过历代学者的阐发,《春秋》逐渐包含了一套内涵丰富、严密的“《春秋》大义”。宋代著名学者朱熹认为:“《春秋》大旨,其可见者:诛乱臣,讨贼子;内中国,外夷狄,贵王贱伯而已。”沈玉成认为:“所谓的《春秋》大义,一直为中国封建的统治阶层视为‘经世之大法’。”这一套政治原则、道德规范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元代以后人们在宣扬关公崇拜时,潜移默化地将春秋大义的内涵融入其中。随着关公崇拜的流行,《春秋》大义也逐渐深入人心。元代以后的关公崇拜,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大一统”“讨贼”和“君臣之义”等政治理念。



元明以后的关公崇拜,首先体现了人们对《春秋》大义中的“大一统”观念的高度认同。“大一统”一词,始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汉代学者董仲舒解释这一政治理念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大一统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等学者身处动乱之世,深知分裂纷争之苦,所以都希望国家能实现一统。孔子所主张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孟子所主张的“定于一”,都是“大一统”观念的雏形。董仲舒主张的“大一统”,就是强调国家应该建立统一的政治制度,有统一的法制号令、思想观念。秦统一六国,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之后,历代统治者也都十分重视宣扬“大一统”理念。

明清以后的学者、文人也都将忠于大汉、匡扶汉室的关公,树立为《春秋》维护“大一统”理念的典型代表。如明胡汝励《汉寿亭侯碑记》认为:“侯平生好《春秋左传》。盖《春秋》以尊王室,大一统,诛乱贼,敦典庸礼为义……侯之所以从昭烈者,为汉社稷也。厥后献帝竟被废弑,而昭烈成鼎足之形一延汉祀,此又明验也。”又如明孟鍠《弘治重修庙记》:“予惟炎祚既微,三国各私所事,抑孰知正统所在邪?惟王夫子于孔明、张飞同心夹辅先主,誓欲恢复中原,可谓能明大义者矣。”又如无名氏关庙对联:“王业不偏安,拒操和权,诸葛非知己;《春秋》大一统,帝蜀寇魏,紫阳乃许同心。”在明清学者看来,虽然蜀汉只是一个割据政权,关公北伐中原也以失败告终,但他对大汉政权的高度忠诚及他为恢复汉室所作的种种努力,使得他成为捍卫“大一统”制度的杰出代表。



元明以后的关公崇拜,还寄托着《春秋》大义中“讨伐乱臣贼子”的政治理念。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许多儒家学者认为,孔子作《春秋》时秉笔直书、一字寓褒贬,使得乱臣贼子十分畏惧。《公羊传》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臣子应该竭尽全力讨伐乱臣贼子。如《公羊传·隐公十一年》:“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又如《公羊传·宣公十一年》:“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为无道者,臣弑君,子弑父,力能讨之则讨之可也。”在儒家的政治理念中,“讨贼”与“尊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尊王”就是尊奉天子,维护至高无上的王权,“讨贼”则是要讨伐危害王权、危害国家的乱臣贼子。元明以后,关公被塑造成忠于大汉、立志讨贼的英雄。元杂剧《关云长单刀劈四寇》中关公斩杀了祸国殃民的李傕、郭汜等四个奸贼,受到汉献帝的封赏。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着力将曹操塑造为篡汉的奸贼,他不但杀害了董承、吉平、耿纪、韦晃等大汉忠臣,还勒死了怀有身孕的董贵妃,杖杀伏皇后,并欺凌汉献帝。蜀汉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都被塑造为讨伐奸贼的忠臣烈士。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提出了“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主张。元代学者程巨夫认为:“周道既衰,孔子作《春秋》,而万世君臣之法定。曹操篡窃,群雄并起而争之,《春秋》几废。先主揭大义,发大号,再造刘氏。侯首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间关百折,期复汉祚。《春秋》之义,焕然复明。至今三尺之童,犹知贼曹而帝汉者,侯之功也。”他认为诸葛亮所提出的“汉贼不两立”正契合于《春秋》大义。

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公更是被塑造成勇于讨伐奸贼曹操的英雄。早在建安三年曹操邀请汉献帝、刘备和关羽狩猎时,关公看到曹操欺凌天子,已经有意斩杀曹操。后来建安二十四年,他率军北上进攻襄阳、樊城,威震华夏,也是为了讨伐奸贼,恢复中原。元人胡琦认为:“尝谓汉自中平已后,天下大乱,曹操迁天子于许都,孙权擅土地于江表,二人用心可知矣。是时群材并出,从而附之者,莫非汉臣,汉危不扶,而佐魏、吴倾覆之,述其所为,遗臭天下后世。孰若云长大勇愤发,心不忘义,事汉昭烈,誓同生死,守荆州九年,贼畏之如虎,讨樊之举,鼓忠义之气,破奸雄之胆,可不谓壮哉!”

在明清的学者、文人看来,关公身处乱世,却能忠于汉室,坚持以讨贼为己任,虽然最终功败身死,但其忠义精神却万古长存。正如清人张鹏翮《谒荆州庙》中所说:“汉季扶真主,高明万古崇。忠贞垂宇宙,浩气贯苍穹。”



元明以后的关公形象,还体现了学者、文人对《春秋》大义中“君臣之义”的大力推重。“君臣之义”就是君主与臣子之间相处时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儒家的孔子、孟子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孔子认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认为:“父子主恩,君臣主敬。”“君臣之义”在《春秋》大义中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以,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这里举出的事例说明,当君主犯错时,臣子要全力劝阻,尽到臣子的本分。如果君主仍然不听,臣子是可以离他而去的。这样的做法就是符合“君臣之义”。在儒家学者看来,“君臣之义”是极为重要的道德规范。何休在《春秋公羊经传解诂》中说:“君臣之义正则天下定矣。”《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则认为:“为人臣而侵其君之命而用之,是不臣也;为人君而失其命,是不君也。君不君,臣不臣,此天下所以倾也。”

元明以后,学者、文人所塑造的刘备、关羽形象很好地体现了儒家的“君臣之义”理念。刘备作为君主,对关公一直高度信任、关爱有加。关公对刘备则始终忠心耿耿、至死不渝。汉末大乱,群雄并起,与袁绍、曹操、孙权等相比,刘备实力十分弱小。但关公却一直忠于大汉,坚定地追随汉室宗亲刘备。在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公为保全刘备家小,曾暂时投降曹操。曹操以高官厚禄收买他,他却不为所动。最终关公斩颜良、诛文丑以报答曹操之后,离开曹营追寻刘备。这一事迹充分表现了关公作为臣子的忠贞,使他受到了后人的高度赞誉。元代文人王纬在《泰定修庙记》中说:“按三国史,汉末英雄割据时,则有关公审去就之机,明君臣之分,大义凛然著于当时,信于后世,庙食千载。”明人缪天成认为:“且昭烈鼓仁鬯义,开诚布公,联属人心,深固根本。而操之奸,孙之褊,绍无断而寡谋,术刚愎而自用,又孰与昭烈较哉?惟公独秉大智,蚤见及此,故舍强盛,就孤穷,逐草窃,扶正统,爵禄不能縻,冶丽不能惑,金币不能留,危难不能夺其操,死亡不能回其志。幸而扫除僭伪,廓清海宇,辟乾坤于再造,揭日月以重光,以绵汉家如蒂如发之祀。其心固尽,而汉之功臣。即不幸而历数有定,景命难谌,帝业蔑期,捐躯报主,获与汉九庙君臣,同游于地下,其心亦尽,而不失为汉之纯臣。”缪天成称赞关公为功臣、纯臣,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运城学院学报》)
20092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