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铁面御史姚天福》缘何鳌头独占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9-3 11: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铁面御史姚天福》缘何鳌头独占
铁面御史姚天福》剧照 (资料图片

□王思恭 樊永莉/文

精准选材抢先机

编剧难,编一出好戏很难,艺术地再现历史名人典型事件更是难上加难。

稷山县蒲剧团理顺思路,深挖本土人文资源,反复筛选比对,各方达成共识,决定以原籍稷山县南阳村,出仕元代两朝,历任监察御史,提刑按察使,刑部尚书,平阳、真定路总管,中书省参知政事等要职,以刚正不阿著称,被誉为“铁面御史”的姚天福为原型,编创一出大型廉政历史剧。

《姚》剧演绎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至元12年(1275),姚天福任职监察御史。朝廷宠臣、大名府守备小甘浦倚仗先祖功业,骄横跋扈,无恶不作。民妇赵陈氏孙儿、孙媳被小甘浦杀害,诉告无门,正欲自尽,为奉旨巡察的姚天福所救。姚天福巧取罪证,将小甘浦下狱。元世祖忽必烈听信奸相阿合马谗言,下旨放人。赵陈氏绝望中撞案而死。姚天福甘冒抗旨欺君风险,搜齐罪证,面君死谏,终将小甘浦依律问斩。

该剧将姚天福疾恶如仇、不畏权贵、为民请命、伸张正义的忠奸斗争演绎得惊心动魄、震撼人心,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对当前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有着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题材选对了,确定了正确的创作方向,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功夫下到艺自精

坚强的创作阵容,踏实严谨的创作过程,夯实了该剧的业务基础。该剧由成功编创《斩公槐》《“憨”局长还债》《枣儿谣》等剧目蜚声剧坛的金牌编剧高吉林和贾金艺合作编创。

为丰富创作素材,剧团组织创作人员专程前往南阳村,参观姚天福故居,请姚氏后人讲述姚天福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历往事。同时,感受姚天福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弥足珍贵的平民情结,跨越时空深入姚天福内心,与姚天福进行心灵对话,决心让历史人物姚天福真真切切地回到百姓中间,将《姚》剧打造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佳作。该剧基调的确立,使其站上了一个较高的创作起点。

编剧人员一手伸向历史,一手伸向生活,广收博采,反复筛选,去伪存真,艺术加工,多处借鉴,古为今用,夜以继日,历尽艰辛,个中甘苦唯有自知。

《姚》剧由国家一级导演李泉水和贾金艺联合执导。二人深入剧情,挖掘潜力、扬长避短、巧妙构思,准确运用戏剧手法,虚心听取各种建议。

前任团长宁尧铭、张建通担任作曲,一级舞美师郝斌武与马莉设计舞美,各个专业齐心协力,使《姚》剧创作之路,走得格外踏实。

对于《姚》剧的打造,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局长黄勋会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分管戏剧的副局长任红玉、艺术科科长畅丽偕同稷山县文化和旅游局领导以及有关人员,多次研究,从立项到剧目问世全程参与,同时,诚邀戏曲界专家、前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讨,建言献策,修改方案。稷山县委、县政府,纪检委和宣传文化部门多次研究,反复论证,大力支持。

2018年10月,该剧在稷山县会议中心首演,市文化局组织此前研讨会参会人员悉数前往观摩审查,听取观众反映,对剧情、舞美、音乐、表演再次修改,使其在精心打磨之中,逐步完善。

同年,该剧在全市新创剧目大赛中,一举成功,引起轰动,在随后投入文化市场的惠民演出中,边演边改,剧目质量不断提升,成为“胎”里富的精品力作。

赴省演出前,著名须生、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高级讲师李凯老师深入剧团,进行一对一培训,为剧团赴省会演打牢基础,所以会演一鸣惊人,当在情理之中。

舞台呈现成亮点

简洁而恢宏的舞台美术,虚实结合,空灵大气,兼备时代气息而又保留原汁原味蒲剧剧种特色的音乐唱腔,乐队的精心伴奏,使《姚》剧成为一个内涵深刻、和谐亮丽的艺术作品。而最重要的,还是剧组演员表现抢眼,令人叹服。

该剧中,素以《哭祖庙》《杨乃武与小白菜》《枣儿谣》等剧目声名鹊起的运城市戏曲会演金牌奖、青年优秀小生王海瑞跨越行当,迎难而上,扮演以须生应工的姚天福。

他在繁忙的演出之余,见缝插针地练须生表演基本功,认真消化剧情和导演提示,深入人物精神世界,以沉稳庄重的扮相,以吐字清晰、高亢昂扬、声情并茂、流畅自然的唱念和分寸适度、形神兼备、巧妙运用特技的表演,对铁面御史姚天福的典型形象进行了精雕细刻,处处体现出古代清官不畏强权、铮铮铁骨、顶天立地、情系百姓的阳刚之美,得到戏迷和观众由衷赞赏。

扮演赵陈氏的优秀青衣、中国戏剧红梅金奖获得者许巧凤,韵味浓郁、唱腔动听,表演有棱有角,张弛自如,将赵陈氏蒙冤负屈、走投无路,幸遇清官、重燃希望,在皇权庇护罪犯、希望变成绝望之际,饮恨撞阶,以死抗争的情感变化,表演得淋漓尽致,显示了擅长塑造各类人物的浑厚艺术功力。赵陈氏一开口演唱,便得到观众的由衷赞誉,台下掌声如雷。

该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扮演姚天福母亲的赵君、扮演姚安的张志斌、扮演小甘浦的张永青、扮演石五法的贺永斌、扮演忽必烈的宁建成、扮演阿合马的牛双亮、扮演贴木儿的史青平、扮演秀英的卢红果以及其他剧组演员,表演含蓄认真,唱做念舞俱佳,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人物塑造,为剧目的成功,发挥了各自的光和热。

在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组织的“一戏一评”中,专家对《姚》剧剧本、导演的构思、音乐设计、舞美呈现和所有演员的表演,给予了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中国文化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戏剧传媒》等多家媒体都对《姚》剧的成功演出予以报道。

《姚》剧自2018年9月首演,得到广泛好评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后再度打造,于当年10月应邀参加临汾“周末剧场”展演,引起强烈共鸣。

同年11月,该剧参加运城市第四届文化菊花奖暨新创剧目评奖演出,荣获新创剧目奖,入选“2019年全省基层院团调演”剧目。

今年春节,该剧在太原市星光剧场参加全省戏剧调演,取得成功;8月入选第十六届山西省戏剧杏花奖编剧、音乐、导演三项四类奖提名;9月剧组再次赴省“赶考”,参加艺术节演出,一举夺魁,再为稷山县、为运城市、为蒲剧赢得盛誉。

团队精神作保障

稷山县蒲剧团建团以来的艺术历程,一直伴随着两种声音。一种是由于培养出贾永爱、任金枝、麻子红、高志选、薛东元、王艺华、吉有芳、薛耀宝、贾金艺、席武英、许巧凤、王海瑞等几代蒲剧名家,推出一大批优秀剧目而广有赞誉;另一种是由于剧团一度经营不善、艺术质量下滑而受到“侯马的店、河津的饭、稷山剧团不能看”说法的影响。在毁誉参半之中,他们坚守阵地,拼搏前进。

优秀小生演员贾金艺担任团长以来,面对人才缺乏、经费有限、设施陈旧、市场空间日渐萎缩的客观现实,带领一班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立奋斗目标,树立良好团风,整合资源优势,量身打造剧目,集中大家智慧,团长率先垂范,时时以团为家,全员齐心协力,个个吃苦耐劳,加班加点排练,精品佳作迭出,《下河东》《卖苗郎》风生水起,《枣儿谣》唱响蒲苑。

2017年移植的革命现代戏《党的女儿》赴省参加山西省首届艺术节,主演席武英获“杏花表演奖”,后应邀赴京,参加央视红旗飘飘“七一”戏曲演唱会,首次将稷山蒲剧团的戏演到了京城,传遍了全国。

《姚》剧的编、导、音创作团队,都是本土专家,熟悉地方戏曲特色,了解剧团演员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量身打造。

《姚》剧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运城本土专家的实力,也印证了稷山县蒲剧团“小剧团演大题材,小剧团有大演员”的专家评语。该县剧团连战连捷,令人们不由对上任三年的团长贾金艺刮目相看。

原籍稷山县稷峰镇西店村的贾金艺生于1972年,12岁考入稷山戏校,师从蒲剧名家、“荣河小生”薛东元,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毕业后,他进入县剧团,经过跑龙套、当配角的历练,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演员,先后主演了《藏舟》《小别母》《黄鹤楼》《母子仇》《周仁献嫂》《红鬃烈马》等剧目,成为剧团的艺术骨干。

2015年,他在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学习,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加之过人的悟性和勤于学习,他成为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戏曲全才,挑起了剧团管理和艺术创作两副重担。

自2016年担任团长以来,贾金艺抓根本、强基础、推剧目、出人才。剧团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新排剧目频频闪光,创造了该团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姚》剧就是贾金艺全程组织,并具体参与编剧、导演艺术创作、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示,荣获编剧、导演双奖。在贾金艺的带领下,该团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贾金艺的奋斗目标是将《姚》剧带到央视戏曲频道“空中剧院”。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祝愿贾金艺和稷山蒲剧团再接再厉,早日如愿以偿,更上一层楼。

在众所瞩目的第二届山西艺术节暨第十六届山西戏剧“杏花奖”评比演出中,稷山县新创历史剧《铁面御史姚天福》在61个大小剧目、100多场演出的角逐中,一路闯关,荣获杏花新剧目奖、编剧奖、导演奖和音乐设计奖4项大奖,成为获奖最多的魁首。

随着国家对文艺奖项的大力整顿,山西戏剧“杏花奖”奖项的设立大幅减少。过去两年一届的会演,每届要评出几十个杏花表演奖,近年来每届只设8个表演奖,注定有不少地(市)要撂白板。作为全省8个“杏花新剧目奖”中唯一的县剧团,稷山县蒲剧团编创的《铁面御史姚天福》(以下简称《姚》剧),何以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回首该剧精心打造的艺术历程,不难看出,小剧团之所以干出了大事业,是由于具备多个优势。
17302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