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的原产地在美洲的秘鲁南部、智利等地区。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将土豆种子带回了欧洲,当时只作为观赏的花卉来种植。后来,法国农学家奥巴曼奇长期观察,并通过亲身实践,发现土豆可以食用,还能制作美味的面包。此后,法国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土豆,用来做食材。
关于土豆传入中国,史上存在争议。有专家考证,土豆大约在万历年间(公元1572~1620年),经由印度、爪哇,传入中国。
万历朝进士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一书中记载:“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蒋一葵在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中进士,最初担任灵川知县,后升任京师西城指挥使,期间遍访京城,记录了诸多风景名胜、奇人奇事。
如果说土豆已经是很普遍的蔬菜,蒋一葵不可能将其列入“奇事”之中。也就是说,至少在十六世纪末期,土豆还属于珍稀植物。
崇祯朝吏部尚书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清朝时期,土豆开始在京津地区广泛种植,后陆续传入各地,并逐步成为百姓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山西妇女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