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阎又文故居——郑村四合院里的“白皮红心”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7-23 10: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万荣县荣河镇郑村,曾“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红色四合院,就如它曾经的主人一样,“潜伏”多年,身份一直不为人知,直到他去世35年后,真实身份才被公之于世。

这座红色四合院是阎又文的故居,阎又文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在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部队担任要职,实为隐蔽战线上的中共党员;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国家部委司局级干部,是党的统战工作者。

随着当地政府和郑村村“两委”对阎又文故居的修缮,阎又文的事迹在周边村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为这位“白皮红心”的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所折服,这里也发展成为新的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日,记者一行前往阎又文故居,穿越历史云烟,寻访阎又文的革命事迹,感受其伟大的精神品质,见证郑村的变迁。

修缮故居传承革命精神

跨过古朴气派的大门,右侧的墙壁上展示着阎又文的生前事迹,字里行间,你会因院落主人的革命情结而动容,穿过新修的影壁,就到了阎又文参加革命前居住的场所
阎又文故居——郑村四合院里的“白皮红心”
这是座典型的晋南四合院,为砖瓦木结构,由阎又文祖父始建。整个院落内设一正房、一厅、两厢房、一阁楼,整体干净整洁、质朴典雅。每个房间的桌椅、书架和柜子,都是院落主人当时使用并遗留下来的,古朴中透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在阎又文出生和娶妻的那间小屋里,窗前的书桌上还摆放着他使用过的笔架和砚台,案头静放着一本《苏联国内战争史》,仿佛在诉说着阎又文当时为革命道路潜心研究的拳拳之心。

“这个院子里的旧家具都是阎又文家原有的,我们在院子的房梁上和他侄子的家中发现并修复。”指着屋子里的旧家具,郑村村党委书记赵文涛说。

看到眼前这个整洁精致的小院,你很难想象它曾经的破败。

“当时这个院子就进不来,部分墙壁已经倒塌了,我们就翻墙进来。”赵文涛回忆着修复前的景象。

2019年,在万荣县政府和荣河镇政府的关注支持下,郑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导,对故居进行了修缮。

郑村村“两委”自筹资金100余万元,新建了大门、影壁,改造了后院,在保留院子整体结构的情况下,修复了墙壁和家具。同时,郑村村“两委”也与阎又文的子女取得联系,由他们提供其父生前的事迹材料,共同进行文化布展,把这里建设成新的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片丹心甘愿至死“潜伏”

县、镇两级政府和郑村村“两委”之所以费尽心力修缮这座院落,与对阎又文这位革命者的崇敬和感激不无关系。

“当时我们修缮这里,就是想把它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让更多人学习阎又文为革命、为国家牺牲奉献的精神。”赵文涛说。

对阎又文的事迹十分熟悉的赵文涛,每到院子的一个角落,看到一景一物,就能随口说出他的故事。

1933年,阎又文就读于山西大学法学院。1937年毕业后,阎又文投笔从戎,参加了傅作义部队。1938年,经荣河老乡、中共党员潘纪文长时间考察后,将其秘密发展为中共地下党员。阎又文与傅作义是荣河同乡,在傅作义处曾担任文书、秘书,后升任少将新闻处长、奋斗日报社长、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新闻处处长等职。

阎又文在抗日战争期间辅佐爱国将领傅作义组织并实施了袭击包头、绥西会战、五原大捷等重要战役。在国共关系恶化期间,与党组织七年间失去联系,依然按照党的抗日原则,为巩固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945年8月,中共中央与阎又文取得联系,他的关系转入中央社会部,由部长李克农和一室主任罗青长直接领导。在此之后,阎又文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全身心投入北平和平解放的工作,他及时向中央汇报了南京国民党当局和傅作义的战略动态,成为和杜任之、刘厚同、傅冬菊齐名的北平解放功臣。随后,阎又文作为三方代表之一,为“绥远和平协议”的达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阎又文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地位,他的真实身份一直没有公开。

1951年,绥远军区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阎又文担任司令部办公室主任,赴朝作战。1961年,临危受命,担任农业部粮食及油料生产局局长。1962年,积劳成疾,病逝于北京,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因为阎又文秘级太高,当时仅有极少数人知道他的真正身份。阎又文去世时,他也没有对妻子儿女吐露自己的真正身份。

“正是一般基层组织和部门无法知晓阎又文的革命经历,他的子女在求学和就业时受到了影响。”赵文涛感慨地说。

直到1997年,中共中央原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同志发表了长篇纪念文章《丹心一片照后人——怀念战友阎又文同志》,阎又文的真实身份和有关历史才第一次公之于世。

从赵文涛的讲述中,我们能感受到,阎又文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之心都拳拳可见,聆听他任劳任怨的一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也让我们倍感和平与发展时机的不易。

小花椒让发展“郑”当时

岁月辗转,阎又文所播撒的为民、忠党、为国情怀,在郑村这一方水土上生根发芽。近年来,郑村村“两委”带领这里的群众,以踏实苦干的精神,蹚出了一条发展花椒产业的崭新路子。

在郑村村史馆,赵文涛向我们讲述了该村发展花椒产业的艰辛历程。
阎又文故居——郑村四合院里的“白皮红心”
其实,早在30年前,郑村已经引入花椒种植,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管理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2010年,郑村村“两委”总结经验,研究发展花椒的地理条件,在坡沟地带重新鼓励引导村民发展花椒产业,通过合作社辐射带动,历经10余年时间,如今,郑村发展起1500余亩的花椒产业,平均亩产值在5000元左右;在平坦地带,郑村又发展药材种植,亩产值达到近4000元。

提起自家地里种的花椒树,村民闫继斌竖起大拇指:“以前种地也就收入和投入持平,种花椒可是让咱腰包鼓起来了。”

腰包鼓起来的郑村,精神生活上也更加富足。

站在村广场上,阎又文故居、村史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中心、综合治理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呈四面环形分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笔精墨妙的书法作品挂满了墙壁;桌上的花馍鲜艳纷繁;精巧的剪纸栩栩如生,这些均出自郑村村民之手,他们闲暇之余在这里切磋技艺。

老年活动中心里摆放着两张棋牌桌,供老人休闲娱乐、谝闲唠家常。便民服务中心里,村民可以进行政策咨询和事务办理,遇到问题在家门口当天就可办结。综合治理中心里,邻里矛盾、家庭纠纷得到及时化解。而村“两委”成员也多了个身份——保安员,他们定期在村中巡逻,保障村民人身财产安全。

说起这些年村中的变化,村民赵国良连连称赞:“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村容村貌大改善,吃住行也更加方便,我们也更有安全感了,这都是因为村里党支部的风气好,肯为百姓办实事。”

“下一步,我们郑村将大力发展花椒产业,打造3000亩沟坡地花椒种植基地,在村西建设花椒交易中心,发展花椒深加工产业。积极申请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真正将郑村建成一个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郑村。”说起郑村的发展前景,赵文涛中气十足。

从赵文涛描绘的发展蓝图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阎又文故居所承载的精神动力,不仅是对阎又文顾全大局、为民奉献、忠党爱国精神的传承,更是激励党员干部正衣冠、干实事的一面镜子。

冯杨婕/文
16897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