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拳板”与“花鼓”异同初探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2-5-11 11:4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一项古老而朴素的表演艺术形式渐渐走进大众视野,这就是晋南稷山县本土颇富声名的“拳板”。民间很多艺人都知道以前叫“拳板花鼓”,它们的表演形式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各自的独到之处。今天,笔者就“拳板”与本地的“花鼓”之间的区别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其一,二者起源、作用不同。

花鼓最早源于远古时代,姬弃即于山西稷山教民稼樯的后稷,开启人类农耕历史,生民得以有五谷果腹。为表达感念先贤之情,稷山先民击鼓奏乐祭拜,从而产生了花鼓艺术。而“拳板”则最早起源于元代。当时闲暇生活之余,人们身披兽皮,手持“拳板”,通过“拳板”之间相互击打发出的声音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两者一前一后,“花鼓”最早用于庆祝喜庆节日,欢快的鼓声表达着众人愉悦的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拳板”则多用于祈求祭祀,粗犷、豪放的声音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先祖的遐思。

其二,表演形式不同。

首先双方表演者年龄不同。“花鼓”的表演群体多以青少年为主,尤其是稷山的“高台花鼓”的表演者多是十五六岁的少年,而拳板表演者则以中年人为主。这主要是因为花鼓表演小巧灵动,更有一些形似“水中捞月”“鲤鱼打挺”等高难度动作要求表演者既要反应灵敏、又要身手敏捷,反观“拳板”则需要板与板之间不停地敲打,再加上沉重的步伐、浑厚沉重的嗓音,所以对表演者的体力、耐力要求比较高。

另外“花鼓”与“拳板”的打法不同。花鼓最初的打法是:以着男式表演服装的演员为核心人物,在舞台的中心抱鼓表演,另外有四个男扮女装的配角围着他表演。乐队在旁边伴奏,而且每一个段落间还配有歌曲演唱。后来,稷山花鼓由原来的清一色男演员,演变为有女演员加入一起演出,人员逐渐增多,表演形式不断改进。抱鼓者由单人单打变为双人双打,跑圆场的则由四人增至八人、十人。

明清以降,稷山花鼓又有了质的飞跃,演员阵容壮大了,化装、服装更为讲究,动作技巧更为丰富,高难度技巧有蹲步劈叉、鹞子翻身、凌空跃马、金鸡独立、孔雀开屏、秋千荡虎、倒挂金钩等,演出人员多达二三十人。“拳板”最初是依附于“花鼓”,为花鼓表演前开道,将拥挤的人群驱散开来,腾出一大块场地,作为花鼓表演的“舞台”。后经发展,“拳板”才独立开来,成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

考问“拳板”是一种什么类型的艺术?它不像“花鼓”,有鼓有锤,它是由两段桑木制成,长1米左右,大约为农用扁担的一半,呈扁椭圆形,拳头刚好握住,木质坚硬,敲击时发声干净清脆。它的特色打法有“正打”“侧打”“分打”“逗打”“花打”,可双手起落、可交叉反转,可左右敲打、可左右跳打;更有缠腰、弓步、抬腿、转身、单排、双排、圆形、交叉、八字等特有的表演方式。“拳板”起初都是由20名左右的男性演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赏性的提高,“拳板”也开始了自己的改变,现在表演者也有男有女,有少年有青年,这也为“拳板”的传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三,地域性不同。

“花鼓”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表演形式,光晋南就有稷山花鼓、万荣花鼓和翼城花鼓。而“拳板”全国只有稷山本地有,而且仅在该县北辛庄一带为名。这也造成了“拳板”“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尴尬局面。不过随着文化的不断繁荣发展,这两年“拳板”也不断走出稷山,走进大众视野,也相继参加了“稷山美”“中斯文化交流”“运城市第五届群文风采大赛”等活动并受到学者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两者虽有诸多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之处,比如两者的乐队都以“战鼓”“锣”“钹”等乐器为主,也都掺杂了戏曲、杂耍等艺术元素,演出曲目极具地方特色,均来自民间流传的小调,旋律抒情优美,曲调动听欢快。

当然,不论是“花鼓”还是“拳板”,作为稷山民间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它们都见证了稷山乃至河东的历史变迁,文化发展,传递出丰收的喜悦,抒发了河东儿女的情怀,传递了真善美,彰显了稷山风俗民情的深层意义。在许多时候,这两种艺术形式却振奋着表演者与观众的精神,愉悦并安顿了他们的身心。可以说,二者都是当地人文历史的鲜活见证、至真源头。我们相信,伴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断追求,“花鼓”和“拳板”两种艺术形式都会不断发展、有序传承,以最古老而朴素的表演续写新时代的艺术新篇章!

李淑娟/文
162385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