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王石:深挖关公忠义文化的全球价值

629 0
发表于 2022-5-10 18:27: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王石:深挖关公忠义文化的全球价值
中华文促会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王 石

熊召政讲到了“政统”“道统”“民统”的观点,“统”就是系统,这里指文化系统,或者一种文化典范。由此,我联想到了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芮德菲尔德的作品《农民社会和文化》。

这本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大传统”和“小传统”,这为我们分析问题提供了一个二元结构。“大传统”就是指经典文化、精英文化,“小传统”就是指农村、市民、百姓的文化,或者叫做民俗文化。

熊召政在“大传统”“小传统”二元分析结构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3个,也就是“政统”的概念。“大传统”相当于“道统”,“小传统”相当于“民统”,而在这之上,他又增加了一个第三极——“政统”。他细致地讲述了“政统”“道统”“民统”之间,丰富的、有趣的相互影响和变化,形成了文化内部的一种互动格局,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他的这种说法,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分析工具的类型。

这次参加关公文化旅游节,我感觉到运城在完全敞开胸怀地弘扬关公文化精神。传统本身是多级的,不能只讲传统的一个面,而要进行多种传统的互动,熊召政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阐述。

结合崔保国和刘秀生两位的演讲,我在这里表达一个思考。

前面集中谈到的是传统问题,说明我们这次讨论的不是一般的问题,是涉及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理论问题。

那么,传统和社会主义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是什么样的关系?

什么是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传统社会时期就是春秋时期以来,或者从秦代算起到清代结束的2000多年之间。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古代文化。

其实,社会主义和传统不是对立的。就一个国家来说,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与其民族和国家传统不仅并非对立,反而是在传统文化的沃土里生长、发芽、开花。

这次讨论的关公文化、民间文化及信仰,我认为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去年,我曾经在一个论坛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调的是性质,我建议把社会主义文化改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文化。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多样的文化,对文化是一个继承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下,就有关公文化的重要地位。

另外,因为文化的发展不是跟着制度而变的。以诗歌为例,有了唐诗,是不是就把《诗经》给打倒了呢?有了宋词,是不是就把唐诗给打倒了呢?文化不是代替和打倒的关系,而是继续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关公文化的讨论,涉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继承传统这样一个重大命题。

我们的传统怎么传?是纵向传,一代一代传,师傅教徒弟这么传,一辈一辈传。而西方的文化怎么传,它是纵向传和横向传。纵向传只能叫传承,横向传才叫传播。

有时候我在思考,什么样的文化才能传播开呢?我想,被世界认可的文化才能传播开。从这个时代来看,强有力的文化都是被世界所认同的文化。传播的条件是被大众需要,文化传播的条件也是如此。在多大的范围内被需要,就能传播到多大范围。被越多的人需要,文化才能传播得越广。

关公忠义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传播时要立足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深入挖掘关公忠义文化中被全人类所认可和需要的成分,实现更加有效的传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为团结凝聚全球华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162262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admin@discuz.vip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公众号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5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