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回复

[散文] 难忘奶奶扣麦粒 散文_林智宏

263 0
发表于 2023-7-3 12:06: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一年一度的夏收就这样结束了。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想起20世纪70年代夏收时,我跟着奶奶扫麦粒的经历。

那时候,十年九旱,麦子产量低下,温饱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人的生计。夏收进行到尾声时,那些收过麦子的麦茬田未来得及深翻,还有一些脱落在地的麦粒,只要不下雨,它就暴露在地面上。

端午过后,太阳还是毒辣辣地晒烤着。奶奶是一个勤快的人,大约下午三点钟,她就提着一只装着小铁筛、小簸箕、小笤帚的割草撮,带着我到村口不远处的麦茬田扫麦粒儿。其实,我们小孩子贪玩,哪有心思干这个?奶奶只是感到一个人在地里寂寞,让我陪她去,有个说话的人而已。我用一个葡萄糖液体瓶,装着一瓶凉开水,蹦蹦跳跳地跟着奶奶出发了。我们村的每片耕地里,都有柿子树。到了地里后,奶奶在麦田寻找麦粒,我则在柿子树下边喝水边玩耍。

麦粒落在地上,是因为麦子在装车时,有些干透了的麦穗经不起绳索的紧勒,便脱落下来一些颗粒。但这是极少量的。奶奶到地里后,先是顺着麦茬行子,跟着车轱辘碾过的痕迹,细细观察,寻找麦粒的迹象。一旦发现零零星星的麦粒,她就跪下来,拿出小笤帚、小簸箕,轻轻地连虚土和麦粒都扫到筛子里,然后再摇摆着筛子筛漏虚土,拣去杂质,最后小心翼翼地把麦粒装进一个小布袋里。一片几十亩的麦田,脱落的麦粒很少,因此,扫麦粒也就像大海捞针一样不容易。

农历五月底六月初,天气十分炎热。和其他老人一样,扫麦粒的时候,花白头发的奶奶,弯腰弓背,跪在地上,头顶烈日,汗流浃背。那小铁筛扬起来的尘土,扑到她脸上、身上,与汗水合成了泥水,额头上的汗水不断滴着流着,最后流进了眼窝,她不时地揉着发酸的眼睛,我看着很是心疼。每隔一会儿,我就跑到她身边,让她喝口水,还想劝她回家。但是奶奶总说这样一句话:“再拣一会儿,再扫一会儿吧,这是给你找麦面馍馍哩!再说这麦粒不拣过几天要是下雨,它长了芽子就糟蹋了啊!”

一个大下午,起码三四个小时,奶奶拐着一双小脚,跑了这片地又去那块地。一个夏天,奶奶可以拣回几十斤麦粒。在那个困难年代,这点麦子确实给我改善了伙食。冬季上学时,我书包里经常装一个烤骨爪子馍,其他同学极少有这个待遇,这与奶奶拾麦粒有着一定关联。有时候,运气好的话,她会在地头角落见到几把没有割了的麦子,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剪子,把麦穗剪下来,回来后,赶紧用棒槌把麦穗上的麦粒敲打出来。那时候麦子确实很金贵,奶奶淘麦子,如果有一两颗麦粒蹦了,她都会趴在地上把它找回来。

土地下放到户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温饱问题解决了,麦收后的田野里,再也看不到拣麦粒的老人了。我们的餐桌上,顿顿是雪白的馒头,谁能想象到当年老人们扫麦粒的可怜身影呢?几十年过去,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如今连拾麦子、拣麦粒的情景也很难再见了,但曾经的那段记忆,仍然深刻在我脑海里,告诉我要懂得珍惜粮食。


avatar
208305

回复

avata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服务支持

官方商城 售后服务
投诉/建议联系

1863639212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复制和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 ewm_b关注小程序
  • ewm_a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01-2024 运城社区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晋ICP备16004466号-2
关灯 在本版发帖
ewm_a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