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化】八路军兵站建立始末

发布时间 2025-08-06 18:13:22

    详细描述

    分类主题: 寻踪觅迹

    发布位置: 万荣县X804鑫瑞综合超市

    八路军兵站建立始末
    [编者按] 2024年4月,笔者有幸赴渑池,垣曲参观八路军渑池兵站,更加全面地了解八路军抗战期间的后勤物资保障,及重要首长往来路线,这里成为连接抗日前线于后方根据地的重要通道。八十多年过去了,回顾历史,不忘过去,倍加感到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八路军在垣曲县设立兵站
    1937年底,八路军总部驻扎太行山,通往延安的交通线要经屯留、潞城、壶关、高平、沁水、晋城、阳城,从垣曲过黄河到河南渑池,再由陇海铁路线到达西安,转赴延安。同时,前方兵员的补充,枪支弹药、粮秣被服的运送,也要由河南渑池渡河运到垣曲,再转送至太行山。因此,垣曲成了连接抗日前线和大后方的咽喉要地。
    1938年7月,八路军总部决定在垣曲黄河北岸的关家村设立八路军兵站,直属八路军总部后勤部领导。兵站主任先后为姚一挺、赵陶,政委曾仁文。兵站内设政治处、押送股、行政管理股、运输队、军医股、警卫排和通讯班,全站共计450余人。兵站建立后不久,又在河南渑池县城东关和垣曲县同善镇北垛村设立了两个分站。兵站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雇用民工,及时运送后方供应给前线的作战物资;护送党的干部安全往返于太行山根据地和延安之间;进行统战工作,增进与友军的联系与合作;宣传党的全面抗战方针,扩大共产党和八路军的政治影响;掩护地方党组织开展活动等。从1938年7月至1940年初兵站撤离的近2年时间里,兵站是驻扎陕北的中共中央和太行八路军总部联系的重要保障,是前后方物资运输、人员交流的必经之路,先后有刘少奇、朱德、彭德怀、邓小平、杨尚昆等领导同志路经垣曲,他们或由太行山回延安,或由延安返回太行山,特别是朱德总司令曾在垣曲莘庄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总指挥卫立煌会晤,兵站保障了首长的绝对安全。
    兵站的运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当时仅有6万余人口的垣曲县,先后就有1万余人次参与了兵站的建设和运行工作。这些人中,有的是积极主动地投身革命和抗日工作,大多数一开始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挣几块大洋而已。但在长期的工作中,耳濡目染、感同身受,许许多多的民众受兵站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兵站对运城人民,特别是垣曲人民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5年8月8日,杜刚辰根据《河南渑池兵站》《运城党史》资料整理

    联系人

    杜刚辰水木人生

    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