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故事 三人行 (二)_叶予青
发布时间 2025-05-25 22:28:17
安全小贴士:以各种理由收取费用(押金、服装费、报名费、充值卡等)均有诈骗嫌疑,请提高警惕。
详细描述
标题: 三人行 (二)_叶予青
分类主题: 凤城往事
发布位置: 盐湖区中银南路
1964年,考入运城县中学,77班。同班陈正,大我一岁,北部最远,我西部最远,都是30里。刘成,城内。
1966年10月,全国学生串联。我三人做了“红卫远征队”旗帜,徒步去西安。在学校领路费,15天(每天3角,6两粮票)。出校门,上城墙,打红旗,一字队,走出50米。几个六七岁小孩,跟在后面,喊“一二一”。我三忍俊不禁,赶跑小孩。扔旗杆,旗帜装背包。
沿姚暹渠往西,行人少。十点多,到硝池大堰。堰上仰面躺十几手持猎枪的猎人。瞪大眼,看天上飞过的天鹅。天鹅从硝池飞上天,过大堰,猎人扣扳机,火药枪喷火舌,中枪的天鹅落入堤外北门滩。猎人提枪,下滩捉受伤天鹅。
到解州,午饭在解州中学吃。每人交一角钱,二两粮票。白菜,馍馍,米汤。
下午,在解州街上逛,看见有人手牵只天鹅,至少15斤重,卖五元钱。晚上住解州中学。自带被褥
次日,中午在孙常吃饭,百姓家,白馍,白菜,面汤。晚上到永济县城,县城小,当时称“赵伊镇”
,就一大村。吃住城东小学。
第三天,住韩阳镇首阳村百姓家,百姓收了钱和粮票,与我们拉家常,说家长里短。
第四天,上午到风陵渡,坐小木船过黄河。晚上住华阴县某小学。
路旁是一片片收割水稻后的水田,无水,偶尔有鹤独立野外,并不怕人,慢悠悠走动,彰显人与禽兽的和谐。沙土公路上,红卫兵,南来北往,匆匆行进。
第五天晚上到渭南,天已黑,宿渭南某学校,一排排学生宿舍,整齐的瓦屋,背包放下后,去吃饭,吃过饭,回宿舍,数错宿舍排数,走进宿舍,去找背包,突然听到一片尖利叫声,“干啥的!”我三立即意识到是女生宿舍,急忙往外走。这下不敢大意,认真数好排号房号,放心地走进。
第六天,一口气走出100多里。到临潼,摸黑走到。晚上在清华池洗澡。次日看捉蒋亭和蒋介石藏身洞。踏上去西安的路。不慌不忙,轻松到西安。
西安是大都市,宽广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公共汽车、电车川流不息,街上两旁,墙壁贴满各种各样大字报,打倒的人,用红笔打叉。我们一边走,边商量住什么地方,陈正说:“西安鼓楼十分热闹,咱到鼓楼去,住那儿,出来就是热闹市区。”刘成和我齐说:“行,咱就住鼓楼。”住钟楼附近紫竹小学,小学当作红卫兵接待站,住满红卫兵,天南海北的,南方人赤着脚。
天天上街,看大字报,拿着小本子抄。一天,我们走了不少路,三人忽觉尿急,找厕所。谁知西安街上厕所很少,约走出七、八里路,见厕所。陈正在前,我俩跟随,往里走,在门口被一老人挡住,伸出手指旁边女厕所,说:“那边,那边。”陈正不理解老人意思,问我俩:“他说啥?”原来陈正头上包着方格花头巾,我明白老人的意思。就对老人说:“他是男的。”老人仔细看看陈正,抬头笑起来,边笑,边摇着头走了。
又过几天,中央下通令,让红卫兵返回家乡闹革命,准备明年4月份开始全国大串联。我三商量,眼下离过年不到一月,干脆回家,明年4月再出来。乘火车返回运城。
1968年春,我三入伍。刘成在青岛某海军港信号台。我和陈正去青岛流亭机场。陈正在警卫连,我在基地司令部当打字员。
两月后,分到单位。星期天,我和陈正去青岛。与刘成在青岛逛大街,聊单位的事。
半年后,基地组建海军航空兵某师,我去胶县。后来部队到海南岛,三人没有再见面。
1981年,我转业回乡,次年,骑自行车,在街旁,看见陈正躺在地上睡着,旁边一辆小平车。我叫醒他,告诫这样会生病。从他那儿也知道刘成在某部门工作。
我们接触多了,发生许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护帮助事情。陈正多次给我说,这辈子,结交你们两兄弟,值啦!
2016年冬,突然接到电话,陈正去世。送他的那天,心里很不是滋味,堵的厉害。我看到刘成的眼圈红红的。
多年来,一个场景:陈正吃力地拉着装满红砖的平车,腰弯着,我在后面左手推着自行车,右手推着平车。这不是幻影,而是一个曾经发生的真实场景。
文图|叶予青
1966年10月,全国学生串联。我三人做了“红卫远征队”旗帜,徒步去西安。在学校领路费,15天(每天3角,6两粮票)。出校门,上城墙,打红旗,一字队,走出50米。几个六七岁小孩,跟在后面,喊“一二一”。我三忍俊不禁,赶跑小孩。扔旗杆,旗帜装背包。
沿姚暹渠往西,行人少。十点多,到硝池大堰。堰上仰面躺十几手持猎枪的猎人。瞪大眼,看天上飞过的天鹅。天鹅从硝池飞上天,过大堰,猎人扣扳机,火药枪喷火舌,中枪的天鹅落入堤外北门滩。猎人提枪,下滩捉受伤天鹅。
到解州,午饭在解州中学吃。每人交一角钱,二两粮票。白菜,馍馍,米汤。
下午,在解州街上逛,看见有人手牵只天鹅,至少15斤重,卖五元钱。晚上住解州中学。自带被褥
次日,中午在孙常吃饭,百姓家,白馍,白菜,面汤。晚上到永济县城,县城小,当时称“赵伊镇”
,就一大村。吃住城东小学。
第三天,住韩阳镇首阳村百姓家,百姓收了钱和粮票,与我们拉家常,说家长里短。
第四天,上午到风陵渡,坐小木船过黄河。晚上住华阴县某小学。
路旁是一片片收割水稻后的水田,无水,偶尔有鹤独立野外,并不怕人,慢悠悠走动,彰显人与禽兽的和谐。沙土公路上,红卫兵,南来北往,匆匆行进。
第五天晚上到渭南,天已黑,宿渭南某学校,一排排学生宿舍,整齐的瓦屋,背包放下后,去吃饭,吃过饭,回宿舍,数错宿舍排数,走进宿舍,去找背包,突然听到一片尖利叫声,“干啥的!”我三立即意识到是女生宿舍,急忙往外走。这下不敢大意,认真数好排号房号,放心地走进。
第六天,一口气走出100多里。到临潼,摸黑走到。晚上在清华池洗澡。次日看捉蒋亭和蒋介石藏身洞。踏上去西安的路。不慌不忙,轻松到西安。
西安是大都市,宽广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公共汽车、电车川流不息,街上两旁,墙壁贴满各种各样大字报,打倒的人,用红笔打叉。我们一边走,边商量住什么地方,陈正说:“西安鼓楼十分热闹,咱到鼓楼去,住那儿,出来就是热闹市区。”刘成和我齐说:“行,咱就住鼓楼。”住钟楼附近紫竹小学,小学当作红卫兵接待站,住满红卫兵,天南海北的,南方人赤着脚。
天天上街,看大字报,拿着小本子抄。一天,我们走了不少路,三人忽觉尿急,找厕所。谁知西安街上厕所很少,约走出七、八里路,见厕所。陈正在前,我俩跟随,往里走,在门口被一老人挡住,伸出手指旁边女厕所,说:“那边,那边。”陈正不理解老人意思,问我俩:“他说啥?”原来陈正头上包着方格花头巾,我明白老人的意思。就对老人说:“他是男的。”老人仔细看看陈正,抬头笑起来,边笑,边摇着头走了。
又过几天,中央下通令,让红卫兵返回家乡闹革命,准备明年4月份开始全国大串联。我三商量,眼下离过年不到一月,干脆回家,明年4月再出来。乘火车返回运城。
1968年春,我三入伍。刘成在青岛某海军港信号台。我和陈正去青岛流亭机场。陈正在警卫连,我在基地司令部当打字员。
两月后,分到单位。星期天,我和陈正去青岛。与刘成在青岛逛大街,聊单位的事。
半年后,基地组建海军航空兵某师,我去胶县。后来部队到海南岛,三人没有再见面。
1981年,我转业回乡,次年,骑自行车,在街旁,看见陈正躺在地上睡着,旁边一辆小平车。我叫醒他,告诫这样会生病。从他那儿也知道刘成在某部门工作。
我们接触多了,发生许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爱护帮助事情。陈正多次给我说,这辈子,结交你们两兄弟,值啦!
2016年冬,突然接到电话,陈正去世。送他的那天,心里很不是滋味,堵的厉害。我看到刘成的眼圈红红的。
多年来,一个场景:陈正吃力地拉着装满红砖的平车,腰弯着,我在后面左手推着自行车,右手推着平车。这不是幻影,而是一个曾经发生的真实场景。
文图|叶予青

联系人

塞翁364
立即联系

运城社区客户端
查看和发布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