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换位思考 可以参考当地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对融资可行性进行判断,要警惕主动送“钱”上门的融资行为。
第二招:核实身份 通过互联网、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渠道,核实对方信息。
第三招:验证融资能力 要求对方提供已经在境内融资成功的企业,通过实地探访等方式查验。如果对方拒绝提供,其实是在有意阻挠核实,坚决停止与其接洽。
第四招:查合同条款 查看合同条款是否对资金到账设置前提条件,融资规模是否超出自身偿还能力等。
第五招:捂紧钱袋子 对方不管以各种理由提出支付前期费用的要求,都坚决予以拒绝。
第六招:理性融资 坚决摒弃“熟人”社会意识和侥幸心理,正确判断自身融资能力,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寻找跨境融资渠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