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八大怪里有一怪:油泼辣子一道菜。这油泼辣子的主料当然是辣子面了。
现在我们在菜市场或超市都能买到各种辣子面,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人们都是用碾槽来碾轧辣子面的。如今,只有在一些民俗旅游村的某个角落,还能看见碾槽孤独的身影。
碾槽外形狭长如船,两头微翘,底部沟槽呈V字形。槽内可放置碾轮。碾轮圆形似铁饼样,中间穿一木柄,便于人们抓握或踩蹬。槽底有一对八字形支腿,使碾槽可平稳放置于地面。
碾槽多由铸铁制成,槽体沉重难移。碾槽“干活”时,不论手推脚蹬,都纹丝不动。陕西也有用石料做的碾槽。石碾槽常见于山区,人们进山取料,雕凿成略简于铸铁碾槽的式样,其特点是坚固耐用、干净卫生,但移动费劲。
据我所知,碾槽主要有两大用途。其一是碾辣子。把干辣椒倒进碾槽,滴几滴油,以防呛鼻,经来回碾轧,辣椒逐渐变成片状、颗粒状,最后就成辣子面了。其二是在中药店里碾药。中药师把烘干的中草药碾成粉末,再制成膏、丸、剂。药碾子也叫惠夷槽。
据传,惠夷槽与华佗行医有关。华佗给一个无儿无女的铁匠治疗危及生命的烧伤,每天,只医伤不收钱。铁匠心想人家可能记着账哩,伤愈后就到华佗的药店付钱。华佗说,你的伤痛好了,我就很高兴,药钱不要再提了。
铁匠再三要给,华佗执意不收。铁匠感激涕零,想到华佗给他碾药时累得满头大汗,决定给华佗铸造一个能碾药材的凹形药槽和一个圆轱辘。铸造好后,铁匠用树枝干草试了试,挺好用,便请一文人给药槽起名叫惠夷槽。惠是赠予,夷是平安,槽是碾药之器。铁匠用红纸写上“惠夷槽”三字,贴在碾槽上送给了华佗。
许自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