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是商人的祖师爷,被尊奉为“商祖”。白圭是鬼谷子的徒弟。相传,鬼谷军校开设有政治课、军事课、商业课,别的同学跟着鬼谷子学权术谋略,出将入相,纵横天下。白圭有经商天分,对商业课情有独钟。
老师教给他一个致富妙招:“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得到先付出,给他人实惠和好处,大伙儿共同富裕。
白圭深以为然,将其奉为圭臬。
当时的商人大都喜欢做珠宝生意,卖珠宝利润高,一夜暴富不是神话。白圭则另辟蹊径,专做农副产品贸易,把甲地的粮食倒卖到缺粮的乙地,再把乙地的丝织品倒卖到缺丝帛的甲地。他认为,珠宝可以不戴,但饭不能不吃,农副产品是生活必需品,薄利多销,照样有钱赚。
《史记·货殖列传》里说,白圭“乐观时变”,善于观察生产规律及市场变化,预测行情,把握时机进行理财规划。
别的商人囤积居奇,垄断市场,牟取暴利,他偏要反着来。当商品供过于求,无人问津时,他就趁机买进;当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大涨时,他会趁机卖出。
丰年粮食产量高,粮食滞销,奸商趁机压价,农民手里的粮食卖不出去,只能贱卖。白圭逆势而为,加价收购粮食,低价出售畅销的丝织品、漆器等货物。
灾年粮食减产,粮价大涨,奸商坐地涨价,他反而加价收购蚕丝、帛絮等滞销品,便宜出售库存的粮食。
这一通反向操作,让白圭人气飙升,大伙儿都夸他是有良心的商人,争着跟他做生意。小本买卖赚大钱,白圭迅速登上了东周富豪榜。
张丽娜/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