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汤所伐夏的夏国的位置在今天的山西运城境内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10-28 17: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汤所伐的夏就是夏的故国所在,所以我们要确定夏国的位置,可以从关于汤伐夏桀的记录中找出答案。

汤伐夏所反映夏国的位置把有关论述的汤伐桀的记载录于下:

《史记·殷本纪》:“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正义》:“按亳,偃师城也;商丘,宋州也。汤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括地志》云:‘亳邑故城在洛州偃师县西十四里,本帝喾之虚,商汤之都也。’”在山西运城垣曲县(与洛阳一河之隔)有一条河叫亳清河,垣曲古代也成为亳城,为北亳,古中条山成为薄山,亳薄相同,可见夏都始终在晋南豫西一带。

《诗·长发》曰:“武王(汤)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苞有三孽,莫遂莫达,九有有载。韦顾既伐,昆吾夏桀。”今运城安邑有昆吾亭。

  《左传·昭公十一年》:“桀克有缗以丧其国。”

《墨子·非攻下》:“汤焉敢奉率其众,是以向有夏之境。帝乃使阴暴毁有夏之城,少少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予既受命于天,天命融隆火于夏之城间西北隅。’汤奉桀众以克有夏,属诸侯于薄。”薄即山西南部中条山一带。

《吕氏春秋·慎大》:“桀愈自贤,矜过善非,主道重塞,国人大崩。汤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伊尹奔夏三年,反报于亳,曰:“桀迷惑於末嬉,好彼琬琰,不恤其众。众志不堪,上下相疾,民心积怨,皆曰:‘上天弗恤,夏命其卒。’”汤谓伊尹曰:“若告我旷夏尽如诗。”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於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於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商汤伐夏自黄河南绕道,从有娀之虚(中条山西芮城风陵渡)北上,自西向东。


   《吕氏春秋·简选》:“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六千人,以戊子战於郕,遂禽推移、大犠,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鸣条岗在运城市北5公里,绵延30多公里。

    《书序·汤誓》:“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

   《史记·夏本纪》:“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

    《史记·殷本纪》:“桀败于有娀之虚,桀犇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鬷,俘厥宝玉。”有娀之虚在今山西运城中条山一带。

     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商汤在伐夏之前是都于偃师(或者是安邑东的垣曲县)亳,他伐夏的路线沿黄河南是一路西进,然后在中条山西东进。

     《书序》言他们“升自陑”,这个陑其实就是仍,即“桀为有仍之会”的有仍,也就是《殷本纪》所说的“有娀之虚”,有仍在《韩非子·十过》里是写作“有戎”,娀即从戎声,陑、仍古音同(如乘切),与戎乃双声(日母),故有仍又作有戎,而戎、娀古音同冬部,音近而假也,其地在山西运城市中条山,《殷本纪》言汤败桀于此。此后或言战于郕,或言战于鸣条,或言败桀于历山,鸣条在山西运城。

     《孟子·离娄下》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历山当时舜所耕之历山,在山西运城垣曲县间。以上地名,其它地方都在今山西运城。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已经可以明确知道夏王朝国家的位置,就是在今天的山西运城境内。
81897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