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此晋阳非彼晋阳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10-26 17: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晋阳城理应为晋水之阳,或者是晋原之阳。(今山西运城)永济市政府驻地赵伊镇,古称晋阳。

其南是涑水河(晋水),其北有峨眉岭(晋原),伍姓湖。伍姓湖即《水经注》所谓的“晋兴泽”。“赵伊”之名就是一块三家分晋的活化石

“赵伊”当为赵邑,其处于晋水之阳,是赵家的奉邑。

涑水是晋国的母亲河,发源于绛山,流经晋国最重要区域。赵伊位于涑水南,取晋阳之名不难理解吧,涑水(晋水)穿晋兴泽而过,城在其北,故曰“晋阳”。

在“入泄湖(晋兴泽)”东北有“智伯城”,而智伯墓与家臣豫让墓在湖的北面十多里。晋水既可以泄晋阳,也可以泄智伯之城解梁。

再者,智伯领地在永济北,距离赵伊不过十多里路,索取晋阳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理由很充分,赵国已经在河北站住了脚,晋阳之地就给了我送个人情吧,祖宗之地,赵国当然不会答应,于是乎,乃奔保晋阳成为赵氏的主要任务,晋阳之战不可避免的爆发。

在“赵伊村”周围可以找到许多和三家分晋有关的地名。其南二里有“赵坊村”,其北九里有“赵柏(北)村”,其北二里有“赵斆”读[活]音,北二十里有“赵关”村,赵伊镇西二里有“襄村”即今“小张”村,传是赵襄子的住处;其西二里之处的“七社村”,方言读“漆杀村”,在当地的中条山上,现在还有漆树,人们不敢轻易碰它,因为它会使人过敏,浑身发肿,大概要七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是天然油漆之原料。传说当年,智伯被杀,其家臣豫让找赵襄子报仇,怕赵襄子认出,便用漆树汁涂其身,豫让用漆树汁涂遍全身而变形,隐于桥下,刺杀赵襄子,为主报仇。“漆杀村”就是豫让隐于桥下的地方。其西南约八里之处是“让村”,是为纪念预让侠肝义胆而得名的,今改作“任阳村”。民间仍作“让村”。这一连串的名字,与晋阳事件密切相关,它绝不是巧合,是我们考证晋阳战役的一个重要依据。

智伯引晋水灌晋阳灭赵,被赵襄子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阳事件,它是后来三家分晋的起因。这一事件发生在永济,而绝不是太原晋阳。司马迁和汉代学者由于在晋中找不到晋水可以灌晋阳的理由,所以,改晋水为汾水,但许多历史资料证明,这次水灌晋阳的是晋水是涑水而决不是汾水,事件在晋南而不在晋中,这就是历史的真实。

晋阳是晋国大卿赵简子所修的防御城池,在赵的邑地。我们从赵氏三次封邑都在晋南一带的演变过程,来推测一下晋阳的位置。

赵最早的封邑在皋狼,即秦晋交界之处的河套地区。赵氏先祖孟增,自幼聪明过人,对商朝的甲骨文造诣颇深,因而“幸于周成王”,被周成王召入宫内,当上了讲学的太学士。不久,孟增就得到了周成王的嘉奖,被赐封于皋狼。这是赵氏第一次受赐封。孟增以地名显贵,被周成王赐名皋狼。皋狼的孙子造父得信于周穆王,并因功受赐于(洪洞)赵城,始有赵氏。这是赵氏第二次受赐封。《左传》闵公元年(公元前661)记载“(晋献)公将上军,太子申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以灭耿,灭霍,灭魏”。《赵世家》说:“晋献公赐赵夙耿。”(运城市河津古称耿), 在今汾河下游运城一带,这是赵氏第三次受赐封。

赵氏在晋景公时期曾遭沉重打击。赵氏几乎遭到灭族之灾。这就是《史记》所载“赵氏孤儿”事。以后由于韩厥的努力,赵氏孤儿赵武得以复封,其地依然是“耿”。《韩世家》有:“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这是赵家第四次受赐封。

赵简子名赵鞅,是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赵武复位后返还田邑,至赵武之孙赵简子时,其邑地一直在晋南沿河一带(运城市永济至河津),直到三家分晋完成,赵、韩、魏三家彻底重新划分,瓜分了晋国的所有土地。

赵氏离开其传统的封邑晋南,迁往河北,是赵简子之孙赵献侯时期。那么在赵简子时期,晋国的沿河一带的皋狼、耿是传统的赵氏邑地,晋阳是赵简子所建的后防之所,应当在晋南,再从“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今运城市永济、芮城)”的记载看,三地都在“耿”附近的河东,说明,在赵简子势力最盛的时期,在耿之南的沿河一带都是赵家的邑地。赵简子死后,子赵襄子继位。当年智伯围赵晋阳,引晋水灌晋阳以灭赵,正是因为向赵襄子索蔡、皋狼(在耿之北)两地而遭赵拒绝,赵襄子退到晋阳)。《国策·赵策》一(卷一)说:“知伯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史记·赵世家》“请地赵,赵不与,以其围郑之辱。知伯怒,遂率韩、魏攻赵。赵襄子惧,乃奔保晋阳。”

纵观秦以前的史料中,有关于晋阳的记载,都是晋国史料中出现的。如上所述,此时的赵家尚是晋国的臣子大卿,他还没有把触觉伸到霍山以北汾河上游去。如《春秋左传》定公十三年称:“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晋人之”。这一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17年赵简子继位开始到公元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期间晋阳城已有近70余年历史,公元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这一段时期,赵国的邑地是在晋西南沿河一带,今吕梁、临汾、运城一带。到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三家分晋以后,赵献侯离“耿”迁到了*。但是在此后的赵国历史上,直到秦国灭赵,公元前247年置太原郡,再也没有见过晋阳城的有关历史记载。而后来晋阳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还是在魏国(都安邑,运城一带)的历史资料里,明确地记到“十六年(公元前319年),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这时,晋阳城存在大约已近200年了。这说明赵国与魏、韩分晋以后,自赵献侯迁*离开了晋南,晋阳就划归了魏国。此后,直到秦攻下晋中,拔榆次37城,横扫晋中,直到拿下太原北面的阳曲、朔州,也没有见到赵国历史上提到过晋阳。而所谓《战国策》《资治通鉴》所提晋国晋阳,依然是赵简子与赵襄子父子这段历史。

在秦置太原郡以前的史料记载中,找不到晋中有晋阳的依据。按历史记载,秦国攻下晋阳的时间在公元前319年,按《竹书纪年》表“(十六年,秦拔我蒲反)、晋阳、封谷。”此处所记是秦魏的一次战役同一时间,除晋阳外,同时拿下蒲州和封陵。说明这三个地方相近,都在晋南,而不在晋中。此晋阳记在魏国史中,说明晋阳在魏国,是赵献侯迁都以后,晋阳留给了魏。此时秦国还没有能力越过魏而向北面汾水上游的赵国发起进攻。

公元前310年。赵武灵王十六年,“秦惠王卒。王游大陵”,大陵在并州文水北,此时赵国都在邯郸一带,如果晋阳在晋中,此前的赵肃侯游梗阳(太原域内),和赵武灵王来到自己的故邑城,为什么不去?这说明赵的故邑晋阳城不在晋中。特别是公元前316年(赵武灵王)十年,秦已“取我中都及西阳。”晋国中都既今平遥县一带,西阳乃今中阳县一带,可见,秦国此时已取下汾阳一带东西两边,虎视榆次一带。六年后赵武灵王来游,怎么不以他的邑地晋阳为据点呢?可见,晋阳不在这里!公元前288年,秦国取中都、西阳27年后,(赵惠文王)“十一年,秦取梗阳。”梗阳城在今太原晋阳城南一带,也没有提晋阳。

公元前248年,秦国大兵压境,(秦庄襄王)三年,攻赵榆次、新城(今朔州南)、狼孟(今阳曲),取37城,太原南北均已攻克,亦未提晋阳城。这说明在这里当时是没有晋阳城的。然而,司马迁在《赵世家》中却说:“赵孝成王23年(公元前246年),秦王正初立,‘秦拔我晋阳’”。这一句出来的十分突然,好像这个晋阳很难攻克,似乎是赵国盘踞的据点。假如这样的话,秦拔晋阳应当在《秦本纪》和《赵世家》中留下重笔,怎能这么一笔而过,而在《秦本纪》也没有记载,秦的其他史料中也不见。惟司马迁的《赵世家》中有一句。

可见,司马迁在当时秦始皇焚书以后,由于资料的匮乏,否定了晋南有晋阳,断定太原郡有一个晋阳,他在《史记·赵世家》还把“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中的晋阳改作“阳晋”,而在《六国年表》的同一事件依然用“晋阳”。所以,他在《赵世家》中,把智伯在晋南引晋水灌晋阳的故事写在了今晋中,又发现晋中的那个晋水无法在这场战争中起到那么大的效果,就改变了原来的历史面貌,将引“晋水”改作引“汾水”。这样以来,他必须对他生造的这个晋阳在后文有所交代,于是,添加了这句“秦拔我晋阳”。在司马迁所说“秦拔我晋阳”的前一年(公元前247年),已经置太原郡。但这个“秦拔我晋阳”在秦国史料中从没有记载过,依据是从哪里来的?特别是自公元前403年赵、韩、魏正式封为周的侯国以后,到秦灭赵的公元前247年,赵国的历史156年间,也没有半字记载他有一个晋阳城。那么说赵国在晋中有个都城晋阳,岂不是子虚乌有吗?

诸多史料说明秦所拔“晋阳”,只有魏国“晋阳”可信,魏国晋阳一直存在到了战国时期的公元前319年,此时晋阳城已近200年历史。所谓赵简子(赵鞅)“归我韂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赵襄子(赵毋恤)“乃奔保晋阳”、智、韩、魏“三国攻晋阳”,皆在河东一带。

到了唐代,随着一些史料的陆续出现,人们开始重新正视一些问题。于是人们对汉代学者关于晋阳城的认识产生了怀疑,特别是晋太康二年 (281),一说咸宁五年(279)或太康元年,在河南汲县西南魏襄王墓中出土的。有人认为是魏安釐王。《竹书纪年》有不少地方与传统记载大异,比较接近史实,《史记》所记战国年代往往混乱矛盾。

于是,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大型地理志书《括地志》提出了对晋阳新的看法:“晋阳故城今名晋城,在蒲州虞乡县西三十五里……封陵亦在蒲州。”这符合《竹书纪年》所说:“晋阳、封谷”的记载,也与许多史料中“秦拔我蒲坂、晋阳、封陵”的记载相合。从地域上看,蒲坂、晋阳、封陵三地是方圆六十里之内三座古城。

刘起釪(1917年-)在《续古史辩》指出:“魏国《纪年》原材料确如此,其地在蒲州附近无疑。

这里所说的蒲州虞乡县西三十五里,在今永济市城区(今名赵尹村)一带,其北是伍姓湖,《水经注》说:“涑水又西南属于陂,陂分为二,城南面两陂,左右泽渚。东陂世谓之晋兴泽(今作伍姓湖),东西二十五里,南北八里。南对坛道山(今作五老峰),其西则石壁千寻,东则磻溪万仞,方岭云回,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山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西陂即张泽(今赵杏滩)也,西北去蒲坂十五里,东西二十里,南北四五里,冬夏积水,亦时有盈耗也。”

可见伍姓湖古称晋兴泽,涑水穿晋兴泽而过。晋阳城在其阳,得名晋阳。

今天晋兴泽改作伍姓湖,其实还是从晋国赵襄子晋阳事件演变而来。当地人都知道,伍姓湖按其本意,应当以它的方言读音为准来解读,当地方言将“伍姓湖”读作“入(永济当地读“入”作“捂”的音)泄湖”,据说,这一名字的来历是当年晋国智伯水灌晋阳,此湖为入水泄水的地方,此后人们便称它“入(音作‘捂’)泄湖”。

按照唐初魏王李泰主编的大型地理志书《括地志》对晋阳位置的定位,从虞乡县向西三十五里,而且又在晋水之阳,只有一个夹在中条山和涑水河间十多里宽的狭长地带。这个地方目前是永济市城区,这里叫赵伊村。

那么,公元前455年三家分晋**的晋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春秋中期以后,十余家卿大夫控制了晋国政局。经过激烈兼并,到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氏六家,称为“六卿”。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家被灭,晋国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卿大夫,其中以智氏最强。专擅晋国国政的智伯瑶恃强向韩康子、魏桓子索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遭拒后,于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年攻打赵氏,并胁迫韩、魏两家出兵。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而不能下,引晋水淹灌晋阳城。危急中,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瑶。三家尽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为日后“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前375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侯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可见,晋国时代晋阳并不在晋中,而在晋南河东,这里才正是春秋晋阳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81715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