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河津探索“以城带乡、以工带农”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10-23 09: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为扎实促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有专家认为,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全面富裕、共建共富、逐步共富。作为全市工业大市,河津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创新性走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先富带后富、逐步共富”,“以城带乡、以工带农”的新路子。曾经,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率先富起来的河津人,再次走在共同富裕的最前列,“河津现象”方兴未艾、有口皆碑。

  壮大村集体经济,二次分配强村富民

  生态观光园内,水果柿子、葡萄挂满枝头;敬老院里,入住老人在楼前凉亭下闲坐聊天,怡然自得。这是9月5日记者在河津市城区街道黄村看到的场景。

  黄村是2020年度运城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村,依托生态旅游农业和养老事业等集体产业,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余元。

  田园旅游,强村富民。小梁乡伯王村今年以来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了融合传统文化、文创产品、劳动实践、军事**等项目的综合性教学实践基地,先后接待周边7000余名前来研学的学生,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加了7万余元收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根本保障,也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河津市围绕“推进乡村振兴”主线,坚持“村强则民富”理念,抢抓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市)机遇,探索性推出集体领航、村企共荣、田园旅游、依城兴商、转型搬迁“五大模式”,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式“蝶变”。

  “集体领航”,就是在集体经济有一定规模的村,积极吸引各方资金,培植和扶持集体企业上规模、上等级,增强竞争力。这方面,清涧街道龙门村是名副其实的代表。

  去年,村集体企业实现产值32.8亿元,村集体收入2亿元;村民年终人口分红5100元,村民人均收入3.7万余元……龙门村凭借多年来的集体经济发展优势,鼓励群众和社会参股集体企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焦化、建材、发电、精细化工、运输、房地产、旅游等七大支柱产业,从一个“吃粮靠供应、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发展成为“全国文明村”和“中国十佳小康村”,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之路。如今,漫步龙门村,村文化活动中心、乡村文化礼堂、道德讲堂、书画社等鳞次栉比,党建展览馆、龙门展览馆、民俗文化馆等8个文化主题展馆别有洞天,更有国家AAA级景区——黄河龙门景区以及千亩湿地公园、千亩环村林带和千亩环厂林带,令人心旷神怡……

  城区街道米家关村、东关村紧邻市区,是依城兴商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典型。米家关村以土地入股方式,与台商联合开发津辉国际建材城;发动群众自主打通紫金南街,建成欧式商业建材一条街;依托区位优势,建成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1800万余元。东关村的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位于汾滨街南段的东都商城,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300万余元收入。

  村级集体经济的“源头活水”,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尽享二次分配红利。

  樊村镇固镇村是一个有着8600余口人的大村。该村以国家重点工程王家岭煤矿落户本村为契机,成立了村办企业——万春运输公司,每年为村里创收300万余元,壮大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有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该村还在村里建起十余栋住宅楼,开通商贸大街,组建劳务派遣公司,扶持创办古今天下景区,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振兴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

  多元化长效增收渠道,使河津市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蝶变”。目前,河津市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村达到100%,10万元以上村达到75%。其中,给群众分红的村21个,分红金额达4300万元。

  “一企帮一村”,城乡互动以城带乡

  僧楼镇张家堡村中心游园的北面,有3排自西向东整齐排列的彩钢厂房,俨然该村的“工业园区”。走进最南边的车间里,6名村民正坐在缝纫机前,认真地加工着炭黑包装袋。

  “我们村曾经是河津市唯一的省级贫困村,阳光集团安仑化工有限公司开展对口帮扶后,投资30万余元建设扶贫车间。这个车间总面积400余平方米,共有12台缝纫机。”张家堡驻村第一书记李宏杰介绍说,“有17名村民在这里上班,拿的是计件工资,每加工1个净利润9.5元,其中1.5元归村集体为管理费,8元归村民。”

  坐在离车间门口最近的缝纫机前的,是曾经的贫困户崔亮芳。她高兴地说:“农忙时打理地里的10亩红薯,闲时就来这里上班,一个月平均收入2500元。丈夫在附近的华泰公司上班,拿着稳定工资,全家一个月收入近5000元,再也不愁吃愁喝了。”

  受安仑化工投资建厂的影响,当地另外一家企业——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红薯粉条包装车间也落户张家堡村“工业园区”,每到生产旺季,最多时可吸纳15人上班,人均月增收3000元。

  企地共建共赢、工业反哺农业,促进企地和谐共融、乡村振兴。自2018年以来,河津市开展“一企帮一村”活动,各企业从项目、就业、基础设施等方面帮扶,以增加帮扶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目前,该市共有72家规模以上企业与72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对口帮扶,成果斐然:

  在僧楼镇闫家洞村,宏达集团出资300万余元为该村修路3000米,打机井两眼并配套电机及渠道,使该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在柴家镇庄头村,河津市炬华铝业有限公司帮扶12万元,建立桩机租赁合作社,发展桩机租赁,提取租赁管理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利用村集体耕地,引导群众发展山药等中药材种植,村集体提取管理费增加收入。

  在小梁乡东坡村,山西曙光船窝煤业有限公司出资15万余元购买了一台拖拉机,一方面可以解决村民因地块小、采取机械耕作费用高的难题,另一方面村集体可通过帮助群众耕地播种收取适当费用,增加收入……

  “一企帮一村”的脚步从未停止,以工带农永无穷期,实现共同富裕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捐赠公益蔚然成风,三次分配“先富带后富”

  25米宽的主街道平坦整洁,连片的雪松、红叶石楠、紫薇等苗木绿化错落有致、生机盎然,这是河津市僧楼镇小张村的美丽景色。沿着3公里长的主街道往里走,穿过一排排粉刷成“上白下灰”的房舍,只见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村中心广场上,党群服务中心、游乐园等令人目不暇接。漫步广场,“为人处世,以善为先”“回报社会,以爱为先”“对待老人,以孝为先”“人生在世,以德为先”——4根石雕文化柱上,该村企业家张会民的“奉献心语”感人至深。

  作为宏大集团的董事长,张会民从1999年担任小张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坚持不懈身体力行,累计为各类公益事业捐款捐物5亿余元:先后捐资1000万余元为北王、张吴等村硬化、绿化巷道;吸纳周边村民2000余人就业;每年向周边8个村子80岁以上老人300余人发放敬老金1000元……

  去年以来,张会民出资1亿余元,实施小张村“建设一街三中心,打造万人中心村”。其中,“一街”连接小张、贺家巷两个自然村,“三中心”,即党群服务中心、民俗文化活动中心、德孝文化活动中心,致力建设特色小镇,发展乡村旅游……

  据悉,在张会民和他的企业带动下,小张村人均收入已达到1.4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小康村、文明村。

  三次分配,是在我们的道德、习惯体系下,一些高收入群体通过慈善公益方式实现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河津市民营企业家灿若群星,有着深厚的公益慈善文化氛围,各种慈善和捐赠活动蔚然成风。

  驱车行至河津市南桑峪村,走进小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格局精致、环境优美的单元楼

  在这里,常人眼中“价格不菲”的不动产,村民以每平方米560元的价格就可买到,甚至有困难群众仅仅5000元就能“拎包入住”;

  在这里,“书墨飘香,尽染芬芳”的书画室里,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摆满毛笔和砚台的书桌前练习书法舞文弄墨;

  在这里,老年人公寓楼下,几位“空巢老人”正晒着太阳,悠然自得地聊着家常……

  这是山西首个煤炭采空沉陷区整村搬迁小区,村民住有所居、幼有所教、老有所养。总投资1.9亿元、占地百余亩的南桑峪幸福小区,是南桑峪村党支部书记王国清舍己为公、苦心经营的结晶。

  当年建设时期,王国清就个人垫支2000万元。村民安居后,他又带动全村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十余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把集体收入最大限度地用在民生保障上。入住小区的村民人人享受村集体的“四免两补”政策:所有物业费全免,每年的暖气费全免,孩子上下学由校车统一免费接送,全村75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吃住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同时,该村每年为村民补贴100元医疗保险费用,对本村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次性补贴3000元—5000元。

  今年8月14日,该村为考取研究生、本科生、重点高中的20余名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6万余元。除此,王国清个人还为每位学生再发200元,以资鼓励……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相信,随着集体经济的日新月异,随着城乡互动的持续深入,随着越来越多“张会民”“王国清”竞相涌现,河津这片土地上,共同富裕,前景可期……(

张晓丽 杨 琳/文

81521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