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中条山下的嘉康杰传奇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10-9 11: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迎着渐暖人面的春风,在夏县胡张乡其毋村,我伫立在嘉康杰烈士的陵园里。进 村口时,人已中年的本地出租车司机怀着敬意说,我们上中学时,清明节常来嘉康杰烈士故里其毋村扫墓,如今康杰中学的优秀学生代表,每逢清明,还要特意赶来扫墓。

跨入小院子时,阳光正好。其毋村的嘉新民老人见客人来访,热情相待,不顾笔者的劝阻,执意亲自搬一个靠背凳子,请我坐到温煦阳光洒下的小院中心。嘉新民老人是嘉康杰烈士的侄孙,他从村子东北高地上的陵园,讲到了嘉康杰烈士生前的许多故事。

这些小故事,与中条山脉吹来的风一样,在当地广为流传,足见这一带人民群众对嘉康杰烈士的爱戴之情。

田间地头,微风习习,不时遇上提篮挖野菜的人。我踏上村东北的一处空旷之地,松柏青葱挺拔,只见一尊高大的汉白玉雕像,屹立在辽阔无垠的沃野中,雕像后不远处的陵墓上,披满了生命活力迸射的缀着一朵朵鲜黄色小花的枝蔓。

这就是嘉康杰烈士陵园。2008 年,陵园曾进行扩建,嘉康杰当年的战友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了落成仪式。

追溯山西运城早期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的壮烈历史,不能不深切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缅怀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的嘉康杰烈士。

1890 年秋,嘉康杰出生于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一嘉姓富户人家,几天后,父亲回家, 为其取字寄尘。嘉康杰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私塾先生 《三字经》 才讲一半,他已通读全书,背诵如流。在母亲的影响下,嘉康杰嫉恶如仇,惜贫怜弱。

嘉康杰曾奉父命去韩家岭村收租。亲自目睹了百姓的困苦生活后,心地善良的嘉康杰不仅免去租子,还烧毁了契约。在父亲看来,这真是一个“败家子”,便提出分家,想借此吓唬嘉康杰。谁知嘉康杰对老人的封建家长作风早有看法,爽快地同意分家。父亲话已出口,难以收回。分家时,嘉康杰并不计较分多分少,分好分坏。而且最终把自己分得的土地,一一查点清楚,当面归还原主并烧掉了契约。这一举动感动了乡邻,十里八村都晓得嘉家出了个好心的“二少爷”。

这也为嘉康杰日后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条山上的依依红叶还记得,当辛亥革命爆发,21 岁的嘉康杰毅然剪掉发辫,投笔从戎,参加了晋南革命领袖李岐山领导的革命军。而重入学后,他因领导学潮,又遭到阎锡山当局通缉,东渡日本求学,后来义愤填膺参加反袁斗争,入了北京大学。

“早知曹瞒碑无字,不期章惇死有头”, 走在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北京大学学生游行队伍的前列,嘉康杰高呼口号,慷慨激昂,并亲笔书写了标语。在赵家楼,嘉康杰亲手将卖国贼章宗祥从墙头拖下,游行学生痛打卖国贼后,放火焚烧了赵家楼。

阎锡山曾以 5000 元巨款收买嘉康杰,遭到了嘉康杰的严辞拒绝。1925 年 春,阎锡山实行残酷的苛捐杂税政策,尤其每间房子要征收验契税二三十元。

嘉康杰闻讯后立即发动学生及农民举行示威游行。 当时太原也举行了 3 万余人的示威。阎锡山在群众 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暂时宣布取消十余种苛捐杂税。同年冬,嘉康杰又发动了反增加盐税的斗争,并取得胜利。阎锡山查封了嘉康杰办的中学,后来被逮捕。在北伐军占领武汉的革命形势下,阎锡山迫于形势的压力,于 1927 年 5 月释放嘉康杰。

这段监狱生活,更增强了嘉康杰坚决斗争的勇气。



其实,我慕名拜访过康杰中学。在山西省南端的运城市,银波粼粼的盐池畔,坐落着一所闻名遐迩的学校———康杰中学。校名便缘于毕生奋斗在这一片土地上、被刘少奇同志称为“河东群众领袖”的嘉康杰烈士。

记得初春,我踏入校门,一眼望见新翠环绕的嘉康杰烈士半胸铜像。琅琅读书声中,草色映照之下,塑像庄严神圣,似乎英烈的目光正穿过山脉,投向充满希望的远方与未来。胸像下镌“1890———1939”的字样。

胸像高大的黑色底座上,正面镌刻“嘉 康杰同志”五个庄重有力的白色大字,落款为“柴泽民,一九九二年夏季”。碑座右侧书写了嘉康杰同志的生平事迹。碑座后方为碑记,写明为弘扬嘉康杰烈士的革命精神,激励后人振兴河东。值嘉康杰烈士诞辰一百零二周年之际,塑造嘉康杰烈士铜像以表纪念,愿烈士精神光照千秋万世。

而碑座左侧,即朝向教学楼的一方,醒 目地竖镌两行遒劲的红色大字:英名传万 古,精神启后人。

恰逢早春,嘉康杰铜像的周围,冬青油光翠绿,松柏青青,弯曲的石子小径旁,石榴树分外精神,啾啾的鸟鸣中,新芽嫩绿的柳枝随风轻轻飘拂,似乎年复一年,祝愿英烈的精神万古长青。

不远处,是窗明几净的教学楼。

1939 年,嘉康杰烈士殉难,1940 年 《新华日报》 (太岳版) 发表了题为 《悼念 嘉康杰同志》 的文章,高度赞扬了嘉康杰为 革命奋斗的精神和作出的贡献。1952 年山西 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他,将解放战争中创建 的“太岳五中”更名为“康杰中学”。同年10 月 14 日,毛泽东主席在 《革命军人牺牲 家属纪念证》 上题写:“嘉康杰同志在革命 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嘉康杰生前认为,“中国之落后,在于不兴教育,不懂科学”,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1921 年他在家乡从事平民教育,先后在夏县、运城、临汾等地创办一所小学、六 所中学。次年又聘请中国革命同盟会先驱、 享有“南章北景”盛誉的景梅九先生担任校长,在堆云洞创办了“平民中学”,把这里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广招北方九省贫寒学生达 1200 余人,其中绝大部分进
步学生成为之后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这也为日后河东特委的成立奠定了群众基础。

我来到夏县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堆云洞,两侧沟壑深近百米,蛇虎、石健二涧环绕,涧水东流入涑水河。仰望只见层楼叠汉,因雨后岗上积云缭绕,洞门云封,故称“堆云洞”。堆云洞是一座元代建筑的道观,隐在稷王山的褶皱间,房中有房、院中寻院、洞里藏洞,错落有致,现存众多建筑配以廊庑、厢房、道院,自成一组气势宏壮的建筑群。

堆云洞因地处幽僻,1922 年秋,嘉康杰在此创办了“平民中学”,并亲自在院门前栽了一棵合欢树,表明了要为革命培养人才的信心和决心。1925 年他又和吴仲六等在运城创办了“山西河东中学”,除讲文化课外,还讲一些专题课,如鸦片战争、帝国主义侵华史等。嘉康杰先后创办了中山中学、临汾中学、康衢中学等学校,培养进步青年近千 名,虽然先后被查封了,但培养出的学生大都走上了革命道路,嘉康杰也因此被誉为晋南著名的教育家。

我登上堆云洞中某层的“平民中学”旧 址,即日后的中共河东特委革命活动遗址。 讲堂内的黑板上方,悬挂着“劳工神圣”的书法条幅,朴素的桌椅整齐排列,老式的圆形灯罩令人感到亲切。

1927 年,嘉康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成为河东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大革命失败之后,晋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嘉康杰临危受命,先后担任中共河东中心县委书记、河东特委组织部长等职。痛心不已的嘉康杰,千方百计解决各方面的困难,个人拿出的经费就多达 2000 现大洋。嘉康杰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先后筹划建立了新绛、虞乡、永 济、临晋县党支部,同时成立了虞临永中心支部。到 1933 年底,晋南 36 个县就有 32个县建起了党组织,在农民中发展党员 400多人,把党的组织由青年学生发展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人数众多的贫苦农民中。

布局精巧的堆云洞,便是 1928 年 6 月,在嘉康杰的组织安排下,中共顺直省委特派员汪铭主持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运城地区第一个地级党组织———中国共产党河东特别支部委员会的所在地。

我登至堆云洞的北窑庭,嘉康杰曾于此办公。窑前阁楼上保存有一孔小暗洞,是嘉康杰用来与敌周旋的隐秘藏身洞,由此而演绎出他有画壁为门、遁地神术的“嘉神仙”称号。事实上,堆云洞至今犹遗存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迹。堆云洞作为河东特委的秘密活动中心,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嘉康杰、柴泽民、孙雨亭、贾蒿、金长庚、赵廷臣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学习、生活和战斗,为晋南乃至全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

600 多岁的皂角古树,在堆云洞大门口虬曲盘旋,饱经风雨沧桑,至今依旧像卫士般昼夜守护着这一方圣土。

如今堆云洞已是宣传红色文化的教育基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经常到这里参观学习,并温习嘉康杰的反腐名言“大吃大喝、 好吃好穿是贪污腐化的开始,而贪污腐化又是叛变革命的开始。”优秀的革命传统与焕发新绿的皂角树相映生辉。



探寻河东的红色胜迹,不能不提到素有“小延安”之称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南革命活动根据地———夏县韩家岭革命遗址。中共河东特委、夏县中心县委、晋豫地委、中条地委、条西地委以及太岳五地委、三地委等党的地下组织和八路军办事处等都曾先后驻扎过。

位于中条山的腹地,韩家岭山泉清目, 山风涤耳。

同堆云洞一样,韩家岭也是干部群众常来参访、植树护苗、接受光荣传统教育、举 行入党宣誓的圣地。

上世纪 20 年代,嘉康杰首先在韩家岭 嘉家庄园后的窑洞创办了一所“平民小学”, 后来又组织了中条山话剧团,有八九十人,大多是青少年,这些学生与演员后来陆续被送到延安抗大等地深造,并参加了八路军。

1931 年夏,鉴于当时的革命形势,嘉康杰等人把河东中心县委,由堆云洞搬迁到韩家岭,住在韩红胜 (韩焕锁的父亲) 家里。

红军东渡到山西的 1936 年,嘉康杰响应红军的行动,在韩家岭成立了“晋南红军游击队”,并组织发动了著名的“中条山暴动”。暴动发生在 1936 年清明节,首先选择了敌人力量较薄弱的五区公所,到三月初九晚上,游击队再次行动攻打了二区公所,游击队员大摆“火羊阵”,周围山头点燃了篝火,点燃了洋铁桶里和挂在羊身上的鞭炮,燃放土炮,然后赶羊下山,游击队员喊声震
天,不仅缴获了**弹药,还发动群众开展烧契约、分粮食、清算地主高利贷等行动。 这次暴动仅仅持续 8 天,就在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联合围剿下失败了,包括正副队长在内的 13 名游击队员被俘杀害,当局血腥屠杀,发出通令,抓获嘉康杰者赏银 1000 元。 但是,这次暴动震撼了中条山,传遍了河东大地,把红旗首次插在尉郭镇与泗交镇,让 晋南一带的农民知道中条山上有个韩家岭, 韩家岭有一支勇敢的红军游击队。这就播撒了革命的火种,为日后中条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中条山下的嘉康杰传奇
嘉康杰深受人民爱戴,至今在晋南仍然流传着他的许多机智、勇敢对敌斗争的传奇故事。

烈士侄孙嘉新民老人为我讲述的故事中,有发生在堆云洞的、村子里的、山岭上的。其中一个是说:一天中午,康杰和晋南党小组成员正在中条山脚下一个村子开会。

由于被告密,宪兵队特务又来搜捕,康杰令其他人迅速转移后,一人穿好长袍戴上礼帽,大摇大摆从村里走出。刚进村的特务,听说穿长袍的就是康杰时,回头又追。追到村口突然不见人影,只在照壁旁留下礼帽长袍。他们凶巴巴地盘问刚出来的一位戴烂草帽、穿补丁衣担茅桶的人。担茅桶的人说: “我见他变成匹马,往村中去了。”几个宪兵云山雾罩,只好叹气说,人家会变化,是神仙。其实担茅桶的正是嘉康杰。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打响,八路军赴晋抗日,组织委托嘉康杰在闻 (喜) 夏 (县) 一带为八路军扩兵 500 名。接到任务后,嘉康杰等人立即下了韩家岭,发动各级党组织,奔赴农村、学校、城镇街道、古庙集会等地广泛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群众争先恐后来瞧这位被视为“活神仙”的共产党员。他穿着农民服装,围一条白羊肚毛巾,用通俗的语言号召青年参军,将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赶出去!由于嘉康杰的声望与富有感召力的动员,各地群众奔走相告,很快形成了参军热潮,不到一个月,自愿报名参军的青年竟达 2000 余人。根据上级指示,新兵组成“侯马团”,补充了八路军 120 师 359旅,还给 115 师扩充了一批新战士。

1938 年 1 月,嘉康杰赴延安中央党校学 习;同年 5 月受组织派遣回河东从事敌后游击战争。先后担任了中共晋豫特 (地) 委、军事部部长、八路军晋豫边游击支队供给部长等职,率领游击队战斗在中条山区,配合主力部队多次挫败日军的进犯。

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韩家岭抗日指战员们斗志旺盛,1939 年 1 月 17 日晚,月黑风高,嘉康杰带领部队在距韩家岭 30 公里的其毋村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打得日本鬼子抱头鼠窜,第二天日伪放火烧掉了其毋村嘉康杰家的 30 余间房子,劫掠了粮食与牲口……嘉母在韩家岭哭着抱怨嘉康杰说,咱以后往哪里住呀。嘉康杰微笑而坚定地劝解道,母亲请莫愁,等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娃给您盖楼房住……

完成电视连续剧 《嘉康杰》 剧本创作的杜流程曾说,嘉康杰不但是河东地区党的杰出领导人,而且在党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嘉康杰注重依靠人民群众于灵活机动中消灭敌人,让日寇十分惧怕可又无可奈何。

1939 年 11 月,在中共晋冀豫区第一次党代会上,嘉康杰被选为出席中共七大的候补代表。

会后,他在途经夏县、平陆县交界处的武家坪时,被国民党第三军第七师军统特务李玉安派人暗杀,时年 49 岁。老百姓都说,在嘉康杰牺牲后的三天内,武家坪附近一条沟里的水都是红色的;从嘉康杰殉难这天开始,满山遍野的树叶都成了红色。还有人记得,在嘉康杰殉难的地方,有一块大岩石,石缝中也长出了野草,开出了血一般的小红花。

殷殷热血染沃野,巍巍中条传英名。

嘉康杰烈士永垂不朽!

黄河水不舍昼夜地奔流,巍峨的中条山脉,向远方蜿蜒绵亘而去……

对了,60 多年以来,康杰中学也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栋梁之才,学校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被公认为“河东英才的摇篮”。

卢 静/文  来源:河东文学期刊
80695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