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随笔] 儿时常去稷王庙_ 安新明作品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8-23 11: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古老的稷王庙修缮一新,给县城的后稷老街保留了一道古色古香的风韵。每每逛街走到庙门前,我脑海中就浮现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庙门口的热闹情景。

五六十年代,古老的稷山城内,最繁华的地方莫过于南大街和西大街了,而西大街最热闹的要数稷王庙到牌楼口了。那时的稷王庙门口,东西两边各有8米左右宽,进深10多米的大门洞,木制的大门有几寸厚,两扇门关起来“吱吱”作响。每当庙里唱戏、演节目、放电影时,只开一扇大门露个半缝,几名检票的工作人员在忙碌着,庙门口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稷王庙门口最热闹的时候是县城逢集日和每天晚上。那大门外摆满了小摊摊,醪糟、煮花生、煮麻花、丸子汤、羊杂碎、瓜果等摊位应有尽有,香味扑鼻。

稷王庙门和台子仿佛是“品”字相连,台子是品字上头的口,两边大门如同品字下面的两个口。东西两个大门相隔较远,大约有十几米,中间是个九级石台阶,上去台阶后,两旁是雕塑的“哼哈”二将,有两人那么高,每人站在一个亭子内,上了台阶便是舞台的后台。

那时候,稷王庙大殿南面是个大台子,石雕的大柱,人在宽阔的台面翻十来个筋斗也是可以的。稷王庙有文艺活动时,都是各家拿各家的马扎、椅子和板凳。那会儿三天两头放电影,一听说有电影,人们早早吃了晚饭就会去占座。台子下面,观众看戏的地方能容纳千余人,如同一个大四方的池子,池子深约一尺,四面均高,成了稷王庙整体建筑群最低的一块地方。我不知道古人是如何设计排水系统的,下大雨后,没有见过稷王庙积过水。那时稷王庙主体大殿前后门均可进,从后门进,转手拐角是大木板楼梯,十分坚固稳当。我上去过两次,一次是1964年,随父亲上楼去拍稷山塔照片;第二次是1965年,塔拆了,为了让人们参观拆下来的小银塔及塔上文物,用玻璃柜台摆了一圈。

我们儿时,每逢过礼拜,常常去稷王庙玩耍。到了夏天,我和几个发小逛到稷王庙,在大殿四周的廊道,铺上纸,可以美美歇个晌午觉。

稷王庙的后殿是稷母姜嫄殿。从主殿的后面下了台阶,步行一座小石桥,石桥下面是一座圆形的莲花池,深约丈余,池内金鱼游弋,夏天莲荷盈池。东边半圆的池里长了一棵大椿树,生命力极强,一年又一年看着它长粗长高。稷王庙院里有老槐树数棵,夏天把前院和后院遮掩得严严实实,几乎看不到灼热的太阳。

稷王庙是纪念农耕始祖后稷最大的庙,也是稷山人民敬奉的庙宇。在外的稷山人回到老家,稷王庙是必去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它坐落在县城中心,十分方便,更重要的是,它会勾起稷山人浓浓的乡情。

79128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