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运城风灾,历史上的自然灾害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7-21 17: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百五十年以前,史籍上风灾记载很少。仅有东汉延光二年123) —月、三月,北魏景明四年(503)三月,金正隆五年(1160)二月4次。

其后记载有:

明思宗崇祯九年(1636):正月壬申癸酉大风,安邑大灾。

清世祖顺治六年(1649):三月,大风拔木,运城城墙摧崩数十丈,安邑特灾。

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大风拔木。

民国3年(1914)暴风毁瓦,树木摧折。9年(1920)夏,连天大风,树木被拔,被折。禾苗损坏严重。

1950年:全年遍受风灾,安邑受灾村达193个,占村总数的93%。受灾户有28181 个,占总户的97%。.受灾土地347416亩,占总亩数的55.6%。共减少产量82687石。

1961年:8月20日〜22日连刮3天大风,特别是22日下午5〜8时,刮了七级大风,有的树木被刮坏。秋庄稼10〜20%的秸杆拦腰折断。

1963年:6月27日下午6至7时,出现自北向南特大风灾,风速达40米/秒(十二 级>,夹有雷雨冰雹。境内三分之二地区受灾,损失严重。其中三路里、上郭、泓芝驿、 东郭、北相、冯村、王范7个公社44个生产大队,224个生产队的41463亩棉秋作物损失尤重。

1965年:9月14日下午5时至6时,骤起狂风,风速达40米/秒。市西北部泓芝 驿、北相遭灾最重。

1966年:5月21日至24日,姚暹渠以南至南山,连续4天受七至九级大风袭击。有20万亩小麦受灾,不少棉苗被刮死,夏秋作物均减收近半。

1970年:6月12日下午5至7时,天气突变,狂风呼啸,飞沙走石,继而倾盆大 雨,使正在收获的小麦遭受一场多年少有的大风灾,共损失小麦725万斤。

1972年:4月17日至20日,连刮4天6〜8级大风,小麦普遍受灾,尤以中条山、 姚暹渠一带为重。

1976年:4月6日傍晚,瞬间狂风大作,风速34米/秒(十二级)。倒房、墙甚多, 盐化四厂礼堂被揭顶。

1977年:5月下旬开镰收麦时;连续遭受特大风暴袭击。第一场大风是从5月20日 午后开始的,至次日下午8时逐渐减弱,持续32个小时,最大风力在八级以上。从中条 山下到盐湖岸上一带,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碗口粗的大树被折断,致使解州、常平、西 姚等12个公社114个大队的小麦、棉花和红薯受到严重损失。第二场大风于5月29日下 午7时起,虽只半小时左右,但风力超过八级,受灾面积达12万亩,共损失小麦267万 斤。棉花受灾面积5万5千亩,红薯顶被折断、叶被刮光的2万5千亩,玉米等其它秋作 物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沿中条山一带的西姚、常平、解州、东郭、席张和车盘、西张耿 等7个公社受灾最重。

1978年:5月24日至26日,连刮3沃七至八级大风,姚暹渠南受灾。据车盘公社报 告:遭受大风袭击后,造成小麦严重损失,总共2万6千亩小麦,受灾面积达1万1千余 亩,占总面积42.3%,损失小麦49万余斤,平均每亩损失18斤8两。

1980年:3月,常平一带遭大风袭击,关圣家庙古柏被折,献殿屋脊及关兴殿墙均被 毁裂。

1982年:5月2日〜4日,连续两次遭受七至八级西北风的强烈袭击。席张、解州、 常平、西姚、东郭等公社沿中条山和上王、三路里、上郭、泓芝驿沿稷王山、峨嵋岭地带 的生产大队,灾情严重。据统计,小麦减产面积达31万1千亩,占小麦总面积的 62.3%,减收1550多万斤。棉秋田受灾面积3万7千亩,约占总面积的15%。

1984年:4月30日〜5月1日,沿中条山山脚的席张、解州、五龙峪、常平、西姚 一带,遭受七、八级大风袭击,把小麦刮折,麦穗磨成空壳,棉苗、红薯幼苗,齐根拧 断,有些地块,全无收成。

1988年:9月5日晚10时左右,大渠乡的大渠、寺北、王家营、董家营、南张、北 张6个村突遭十一级龙卷风袭击。继之暴雨、冰雹,20分钟雨量达40毫米,损坏房屋38 间,受灾农作物2万亩,成灾7000亩,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

1990年:7月9日和8月7日,北相镇、龙居镇的30多个村庄和上郭乡、三路里 镇、三家庄部分村遭狂风及冰雹袭击,12万亩棉秋作物受害,1万余棵大树被刮坏。



77200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