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一帧弥漫着硝烟的“火线入党喜报”——张安彬作品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7-6 16: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我们家,有一份压在箱底的宝贝,那是一帧弥漫着淮海战役硝烟的“火线入党喜报”,是父亲拖着伤残的腿,从淮海战役的战场上带回来的传家宝。

1948年,父亲在太原上师范学校时,以满腔的报国热情参军入伍,随即参加了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淮海战役。从参加革命到离休返家,父亲先后在河津小报社、河津教育局、稷山师范、河津县樊村中学等单位和部门工作,“文化大革命”后,父亲被调到万荣县教育系统工作,1987年冬因病去世。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清贫的一生,虽然没有留给我们任何值得炫耀的物质遗产,但他忠诚于党、敬业奉献和为人耿直的品格是我们后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对于他在淮海战役中的任何经历,父亲从来没有跟我们提及,而母亲也知之甚少。记得我小时候,父亲的好朋友们在和他开玩笑时,偶尔会称呼他“跛子”。看着父亲完好的身躯,我非常纳闷,便忍不住问母亲是怎么回事?母亲告诉我,父亲当年在战场中负过伤,战役结束回来时,因右腿有弹片没有取出,还拄着双拐,朋友们便打趣地叫他“跛子”。直到去世,那块弹片也一直“藏”在他的右腿里。

父亲是个特别严谨的人,对我们的教育也非常严厉,以至于哥哥姐姐都非常怕他。得知父亲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我们都想听他讲述战场上的故事,但却不敢对他提及。因我最小,哥哥姐姐们便撺掇我,央求父亲给我们讲讲他在战场上的故事,他总是笑笑,不给我们透露任何信息,哪怕只言片语。

我上初中时,爸爸的战友邵叔叔来家里做客,我便缠着他给我讲他和父亲在战场上的故事,他才给我讲了一丁点他和父亲在淮海战役中的经历:当年,父亲作战勇敢,组织能力强,担任机枪班长。在一次突围中,敌人的弹片射入父亲的右腿。他受命把父亲背着送往附近的老百姓家里。途中,父亲实在口渴,让他找点水喝。因正值雨雪天,他便在路边掬了一捧夹杂着雪的泥水,并尝了一下,因咸腥味太浓,他实在难以下咽,只捧给父亲喝了一口……不知道那咸腥的雪泥水中,该融入多少解放军战士负伤而流的血啊!

父亲离休后,我们曾让父亲写点东西,把他的经历写出来,给我们及后辈们留下点什么。他一笑而过,也没有付诸实施。1987年冬,父亲不幸突然病逝,没有留下任何言语,他曾经的革命生涯,也随他一并而去。

2014年夏天,我回老家收拾老宅,整理父亲的书箱,翻看父亲的一个笔记本时,一片巴掌大发黄的纸片吸引了我的目光——火线入党喜报!我仔细端详,原来是父亲当年在淮海战役中火线入党时,组织颁发的“喜报”。喜报正面的内容是:

二营六连张振国同志在伟大的徐(淮)海战役中,工作积极,战斗勇敢,今经支部讨论,党委批准,为中共党员。

特此致贺

团党委会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历经70多年,这帧颜色发黄、用油墨刻版印刷的“喜报”已被岁月磨得边缘剥离,但上面印有红五星和镰刀锤头的旗帜依然鲜艳夺目,那闪烁着光芒的红五星和党徽让我顿生力量。我颤抖着双手捧出这帧似乎还弥漫着硝烟的“火线入党喜报”,泪水一下子喷涌而出……虽然父亲没有留给我们关于他在战场上的只言片语,但这帧弥漫着硝烟的“火线入党喜报”让我了解了父亲的一切——原来,父亲的深沉和隐忍藏匿着如此显赫的功绩,他离休前因多病而佝偻的背影立刻在我心中高大了许多。虽然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值得炫耀的物质遗产,但这帧父亲用鲜血换来的“火线入党喜报”,足以让我成为最骄傲的革命精神富二代。

回家后,当我小心翼翼地把这帧珍贵的“火线入党喜报”捧到母亲面前时,年届九旬的她颤抖着双手接过喜报,眼含热泪嗫嚅道:“这东西我也是头一次见啊!你爸这人呀,一辈子也不愿给人说他在战场上的经历,‘文革’批斗他时,也不肯多说一个字……”顿了顿,母亲底气十足地说:“你们常说你爸没有给你们留下值钱东西,这下咱家就有值钱的宝贝了,这就是咱家的‘传家宝’!”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又一次捧出我们家的“传家宝”,看着“火线入党喜报”上依然鲜艳夺目的红五星和镰刀锤头,我仿佛置身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的淮海战役中,仿佛看到父亲和战友们冒着炮火冲锋陷阵,仿佛看到红旗在阵地上高高飘扬……


文/张安彬


7621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