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散文] 我的伊犁情——胡月玲散文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3-1 10: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伊犁情

胡月玲

随着又一个新春的到临,我对伊犁的思念再次泛起。伊犁人的热情、直爽、豪迈,伊犁河水的清纯明净又一次走进我的内心,让我在回忆中有一种微醺的美好和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祝福。

2018年深秋的那个下午,当我踏上伊犁的土地时,一种无边的广阔与陌生的温暖顿时包围了我。迎接我的是新疆伊管局北岸管理处的同志,在他们热情的笑语中,我知道自己将和他们度过两年援疆的日子。我对他们、也对自己说,我喜欢这里,很久以来就向往这里,当年林则徐受贬流戎伊犁,兴办水利,勘垦屯田,造福人民,以他命名的“林公渠”“林公井”,成为伊犁人永远的缅怀;光绪年间,古稀之年的左宗棠,为收复国土,“抬棺出征”,让沙俄不得不归还伊犁……这是一片蕴含着爱与泪的土地,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我一定会珍惜这次难得的援疆机会,把自己化作伊犁河的一滴水,无怨无悔地滋润这片大地。

1988年毕业于黄河水利学校的我,多年和水利打交道,也深切地感受到水利不仅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还和一个国家的未来息息相关。特别是新疆有着巨大水能资源的伊犁河、塔里木河……但这片土地却饱受干旱的困扰。为此国务院批准的《伊犁河流域综合规划》项目中,BAGQ建设项目尤为重要,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之一,而我和我的同伴们正是响应黄河水利委员会对口援疆号召的。

其实,有许许多多援疆人已走在我的前面,在这里援疆的有来自全国19个省市及各行各业的对口援疆人员。这里成为祖国南北文化的融合之地,也是成就无数援疆人的梦想之地。

援疆,是生命与生命的一种契合。在南疆脱贫帮扶村,帮扶干部修路、引水、建大棚,举办技能培训班、国语培训班……低矮泥土屋变成砖瓦房,泥土路变成平坦的混凝土路、柏油路,滋润人们生命的不再是浑浊的河水,而是清澈见底的自来水。

在喀什一所小学校里,熟悉的乡音让我结识了一位来自运城的小老乡。他是大学刚毕业就来支教的大学生,他的许多同学来到这里,在这里结婚、生子,这里无疑已经成为他们的家。我被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能做的就是积极参与帮扶活动,组织给学生捐书捐款,以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在工作中,我接触到一些来自大河上下的水利专家们。同样作为援疆人,他们无时无刻不释放出奉献者的幸福。在他们无言的感召下,我深感自己的责任和压力。工作中,我努力推广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做法,伊管局北岸管理处对我的工作方法很是肯定,也看到了他们和内地的距离。我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拉近这种距离,在我的影响下,单位的管理理念有了转变,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他们也让我知道了这里有着和内地不一样的土石方施工过程,知道了他们内心的坚毅与质朴。有的同志岗位在大山中的建设工地,远离城市、远离家人,两地分居,老人孩子无法照顾,一两个月回一次家,有的甚至一年只回一次家,加班加点,弥补人员力量的不足。他们冒酷暑、战严寒,攻克世界级的难题……人们常说岁月静好,其实是许多人在负重前行。

思念,对远离家乡的人是很难医治的顽疾。静夜中我思念年迈多病的老母亲,思念小女儿,思念不会做饭的他,还有往日的同事们。他们说,看天气预报时,多了一个关心,关心“鸡尾巴”那个地方的天气状况,听到这些我心里的温暖无以言表。

其实,这里也是我的第二个家。

中秋之夜,原本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刻,单位的老书记却和我们几个援疆人员聚在一起,请我们品尝新疆最甜的葡萄和老月饼,他们的关爱无形中消解了我的思念。一天晚上我发烧,一位小同事得知后,立即将我送到医院,为我找药、送饭,宛如我的小妹妹。去南疆帮扶村体验生活,一位维族小同事成为我的翻译和生活顾问,让我非常感激。一次,她腼腆地问我:“我可以叫你胡妈妈嘛?”我不知说什么,展开双臂紧紧拥抱了这位可爱的女孩。

两年,转瞬即逝,我的援疆时间到期了,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遗憾。2020年秋天,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伊犁。临别,老书记拉着我的手说:“不管喝的是天山水还是黄河水,水利人都是亲亲的一家人啊,等到BAGQ竣工那一天,我们一定邀请你再到伊犁来。”

我含着眼泪,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我知道,这片热土已经在我生命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再次踏上那片热土,去赴和老书记那个约定。
70902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