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夏县上牛村堆云洞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1-16 11: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县上牛村堆云洞
王 麟

千年道观 历久弥新

曲折盘旋步步升,青云足下会飞腾。

回首试看行位处,已离琼楼十二层。

——《夏县志》

堆云洞是一座道观,初建于元代,重修扩建于明、清。观址位于夏县水头镇上牛村北洞沟土冈之巅,隐匿于黄土沟壑之间,两侧沟壑近百米深,有蛇虎、石健两涧环绕。堆云洞久为道家所居,明清时期不断增筑扩建,形成了房上建房,院中套院,洞里藏洞,道法自然,层叠构筑的建筑奇观,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美称,被誉为“放大的盆景和浓缩的仙境”。寺内建筑多从诸洞穿越而登高,据说雨后冈上云从洞出,缭绕萦回,洞门云积雾漫,故名堆云。

洞门前两棵参天皂角树挺拔耸立。入得园门,进砂洞,穿院过亭,一步一层洞天,拾级而上直至顶峰。置身于此,可北览稷峰,南望中条,清明秀丽之景尽收眼底,周边的村庄田野、铁道公路一览无遗。

堆云洞建筑形制特殊,没有雄伟的大殿,也没有高大富丽的彩塑神像,而是既分散又完整,既是平房小舍,又有云萦仙洞,整个寺院显得灵巧、秀美,状似西藏的布达拉宫,只是规模较其小了一些。整个寺庙从下至上大小院落12处,高低房屋80余间。除大门、二门、道院等几处为平面外,其余的房舍均依土冈为基,据形修筑。

每个小院在艺术连贯的建筑方面,都十分精巧,每一建筑都有它的独特风貌。整个建筑从一层直到顶峰,高20余米,筑台110余阶,上下行走虽不笔直畅通,但曲折迂回十分有趣。游览堆云洞的游客,无不赞叹其修造艺术和布局设计之精美。北极台、笔峰、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王祠(牛王、马王、药王)、白衣大士祠等主要建筑,配以廊庑、厢房、道院,形成一组殿阁亭院相连而又十分壮观的道观建筑群。

观内二院有高2米的线刻石雕《堆云洞全图》,描绘了兴盛时期的洞景。另有几通明、清碑刻,简述了堆云洞古建筑的来历和重修经过,令人叹为观止,联想多多。

清朝末年,堆云洞几经战乱,多处被毁,洞中道人远遁,香火渐渐稀疏。1922年年初,革命先驱嘉康杰从日本留学回国后,拒绝了阎锡山高官厚禄收买。回到故乡夏县,他看到堆云洞建筑奇特,格外恬静,便和几位同仁志士将其整饰一新,办起了平民中学,并亲自在道院门前栽了一棵合欢树,表明了要为革命培养人才的信心和决心。

革命圣地 延安精神

为求真理现,马列信徒藏。

平民学校建,火种播四方。

——王景林

堆云洞地处幽僻,设计巧妙,有利于革命活动,是河东革命遗址之一。1922年至1926年,河东革命先烈之一的嘉康杰同志曾在此创办平民中学,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春,晋南掀起了革命高潮,中共河东特别支部委员会应运在堆云洞成立,并领导和组织河东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但是,很快山西党组织遭到了严重破坏,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

1929年1月,汪铭同志在上海接受党的指示,带着“六大”文件返回太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着手恢复山西党组织工作。遵照中央指示,汪铭同志首先恢复了太原党支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太原市委,接着,以顺直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巡视河东。


6月2日,汪铭在夏县找到嘉康杰同志,了解河东党组织的状况。6月7日,党的会议在夏县堆云洞召开,当时到会的只有嘉康杰、范希蠡、金长庚、张笠青、南玉山等六位党员。会上,汪铭传达了中央的指示精神,大家总结和研究了党的工作,分析讨论了当前的政治形势,最后改组河东特委为河东特支,选举产生了河东特支干事会,仍由范希蠡任书记,新选了张笠青任组织委员,金长庚任宣传委员,南玉山任军事委员兼军委书记。

至此,堆云洞作为河东特委的秘密活动中心,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至今仍留有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迹。这次会议,尽管嘉康杰没有担任河东党的领导职务,但他对会议的召开起了重要作用,且将新生力量张笠青、金长庚、南玉山推荐到了党的领导岗位。

会后,康杰又陪同汪铭按照中央、省委的指示精神和会议制定的工作计划,深入河东各县,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特支改组不久,范希蠡同志在安邑被捕,河东党组织的领导重担实际上落在了嘉康杰的肩上。

堆云洞会议后,嘉康杰陪同汪铭同志先后到运城盐池、绛州纱厂、安邑、北相镇、临晋、吴王渡等地的国民党驻军中,找到我党的一些老党员,恢复了一部分停顿了的党组织,发展了一些新党员。

7月中旬,汪铭同志由河东回到太原,因叛徒告密被捕。从此,河东党组织与上级失去联系。嘉康杰同志肩负重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根据周恩来同志指示信精神,舍生忘死,奔走于河东各地,重建和发展党的组织,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嘉康杰(1890-1939),又名寄尘,夏县胡张乡其毋村人,早年曾两次留学日本,参加过辛亥革命、反袁斗争和“五四”爱国运动。192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候补代表,刘少奇称赞其为河东“群众领袖”。

1939年11月18日,在返回中条地委驻地途中,嘉康杰遭到国民党特务暗杀,不幸牺牲,时年49岁。1952年5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嘉康杰,将解放战争中创建的太岳五中更名为山西省康杰中学。同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革命军人牺牲家属纪念证上题词:“嘉康杰同志在革命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

教书育人 成就凸显

人才云递雨,造就赖嘉翁。

景盛时多代,何隳在靖平。

——郑凡士

1922年端午节过后,嘉康杰怀着一颗炽热的心,立志办一所中学。创办一所中学谈何容易?筹集资金、选择校址、聘请教员、订购教材等都是颇费心思的事。但是,主意既定,他便着手筹建,校址就选在夏县堆云洞古道观里。恰巧,有一位姓蔡的朋友慷慨解囊,拿出100元现大洋资助办学,康杰便用这笔款购置桌椅板凳、教具教材。


随之,起草了招生简章,四处张贴,校名曰“平民中学”,将这里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招收了北方九省学生一千两百余人,这些学生其后大都成为革命活动的中坚力量。运城的嘉康杰、柴泽民、孙雨亭、贾蒿、金长庚、赵廷臣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生活战斗过,为晋南乃至全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堆云洞被后人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实为不过。顾名思义,平民者,非达官显贵人也!招收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子弟,这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进步爱国知识分子极力提倡兴办的一件新鲜事。李大钊于1919年2月,在北京《晨报》上发表《劳动与教育问题》,大力呼吁多设劳工补助教育机关,使一般劳动者也有机会去读书、看报,补习技能和修养精神;邓中夏发起“平民教育演讲团”,通过演讲和出版刊物等形式,在城乡开展平民教育活动,以“增进平民知识、唤起平民自觉心”。

持教育救国论的知识分子们认为:“不先有平民教育,哪能有平民政治?!”全国20余省多数办起了平民学校、平民读书处和平民问事处,还编写了《平民千字课》课本,作为平民学校读本。嘉康杰邀请辛亥革命元老、留日学生景梅九先生为名誉校长,请尉之嘉、徐亚桑、崔斗辰、张吉臣、关绳武、雷江浦、吴仲六等进步人士先后担任该校教员。

他本人亲自给学生们讲授历史。他不是一般地讲述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而是着重讲封建统治者是怎样残酷地剥削农民,历代农民起义成败的原因以及改革家们的思想,启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反叛封建统治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劳动观念和群众观念。“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三年洋学生,不认爹和娘”,这是对剥削阶级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真实写照。


嘉康杰培养的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他在创办平民中学之初,就亲笔写下了“劳工神圣”的牌匾,悬挂在教室里以示训诫。他带领学生垦殖道观周围80余亩土地,收获粮食30余担,解决了学生伙食补贴和办学经费的困难。

1925年,阎锡山恐平民中学的“赤色宣传”危及他的统治地位,便查封了该校,并逮捕了嘉康杰。我党千方百计将其营救出狱,1927年嘉康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堆云洞与敌斗智斗勇的故事,当时广为流传。三孔一门两窗的窑洞叫三拐窑,里面都是相互连通的,当年嘉康杰就是在此窑洞里秘密印发文件和传单。院中有一口普通的水井,里面却暗藏机关,中间开有暗道,它就是嘉康杰与敌人周旋的脱身密道。


当年康杰先生留着一把长胡须,手里时常握着一管长烟杆儿,貌似老道。如果迎面碰上搜捕他的敌人,质问嘉康杰在什么地方,他会不慌不忙、漫不经心地用长烟杆随便指一下把敌人骗走,然后自己从地洞中巧妙脱身。

夏县解放后,党和政府在此设立了堆云洞高级小学,周边闻夏两县青少年云集于此。当时,笔者十七八岁的胞兄曾在这里就读;1952年年初,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这所学校,成为一名堆云学子。后因家庭特困无法继续读下去,遂于次年初赴陕西杨凌投亲靠友去读书。由于有着堆云精神的鼓励和支撑,初中毕业后经过半年多时间自学,我于1958年考取山西大学中文系。这些都得益于在堆云洞读书的那一年光荣传统的浸润。

20世纪较长时期,党和政府在堆云洞多次办学,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培养大批人才。除了上述众多名人外,我的同学中就有几名佼佼者。如夏县水头镇张付村郑永喜同学,北大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航空航天工业部某研究所工作,为国家“双航”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颗氢弹升天,就有他的功劳。


永喜与我关系密切,每次回家均来我处,甚或在我处过夜,我到了北京也必与其长时间面晤。永喜和堆云老同学毕俊芳在京住地较近,两人多有往来。毕俊芳同学,聪敏活泼,多才多艺,气质高雅,谈吐不凡,先后供职于太原某中学、大学,后因儿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而移居北京。

她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她和她的母亲——一位粗通文字的农村女性一起,从孩子两三岁时就教其读书认字,进而教其如何做人做事。毕俊芳一双儿女都很优秀,特别是儿子张亚勤12岁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来成为比尔·盖茨的得力助手。

红色资源 启迪后人

当今旅游大发展,昔日明珠新亮点。

红色基因显魅力,更赖嘉公美名传。

——王麟

各级领导对堆云洞的独特建筑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都十分重视和肯定,经常到此视察和指导工作。198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这里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确定这里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10月,堆云洞又被确定为首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

堆云洞虽也有过寂寞甚至破烂不堪的时候,但自改革开放以后,经过重修美化,她以古老而幽美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成为山西省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除外地人多有到此游览外,运城各县市,特别是市直各单位、各学校不时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在这里唱国歌、瞻圣地,追思先烈、激励后人。

我家距堆云洞仅几公里之遥,小时候读书上学、割草拾柴均在稷王山下的黄土高坡之上。那时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广,花花世界是个什么样子,自以为堆云洞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那里的高级小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学府,并以能在此就读为荣。


在我结集的八本散文集中,有两册是以“堆云”冠名的,各册中多次忆及堆云洞的美好环境与有关的人和事。我曾利用各种机会反复到堆云洞游览,重温在那里求学时之温馨,欣赏堆云洞奇特之容颜,怀想堆云洞对革命事业贡献的丰功伟绩,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70181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