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运城二郎庙金街名称初探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1-1-7 09: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运城提起二郎庙金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二郎庙金街西口处,塑有一座高大的二郎神像,附有一副楹联:“万古河东胜景千般呈锦绣;二郎神力扁担一副化金街。”二郎神像重塑碑记中写道:“二郎神为巨力神、护法神。清末民初,这里商贾云集、货运交汇,逐渐发展成为百业俱兴的市场。”碑中对二郎庙及二郎神的定位是二郎担山赶太阳的二郎神。笔者认为,这与原建二郎庙定位的历史事实不相符合。

二郎神在中国古代传说和民间信仰中,不仅神威显赫、善猎能战,而且正直仁义,常显圣护民、为民除害。二郎神被载入史书可追溯至唐代,到五代时又成为护国灵应王,两宋之际,为国家“正祀性”神灵。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各路神明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不断衍化、衍生,二郎神亦是如此。二郎神在儒道释三方以及民间传说的影响下衍化出了三重“身世”,亦被视为三个转世。一是作为官方儒家的李二郎(李泰,又称李昱);二是作为宗教道家的赵二郎(赵昱,也叫赵煜);三是作为民间的杨二郎(杨戬,也有记作杨煜的)。由于受《西游记》《封神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杨二郎作为仙凡独生子,他的威名随着担山赶日等事迹远播,成为明清以来人们最为熟悉的二郎神形象。成书于明代的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二郎神的名字便是杨戬。

杨戬,明朝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与《西游记》中的杨二郎同为二郎神的文学形象,由于小说沿用宋代朝廷敕封二郎神的封号“清源妙真道真君”,故民间约定俗成叫作二郎神杨戬,即“灌口二郎”,国祀称号“郎君神”,是儒道释三方和古代官方尊奉的神祇,俗称二郎真君,尊称显圣真君、二郎太子、二郎神君,封号“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承绩广惠显英王”“圣烈文照宣灵忠仁王”“崇宁护国真君”“惠民大帝君”等。

文学作品《西游记》《聊斋志异》及宗教典籍《二郎宝卷》等均记载杨戬为独生子,是神仙与凡人结合所生的神将。传说二郎母亲尊天为大,故号其唯一的孩子为“二郎”,其形象为三眼少年神,外貌俊秀,身佩三尖两刃枪,更有一神通广大、善于变化的神犬追随。据《搜神记》《列仙传》记载:“二郎神杨戬系上界天神,具三眼,身佩三尖两刃枪,哮天神犬追随其身。他神通广大,变化莫测,常巡视下界,驱邪扶正,掌管天曹巡察之事。”其形象为粉面无须、仪容俊雅的少年郎君,诞日为农历六月二十四。多种官方史籍、方志史料、宗教典籍、神话传说、文人笔记及神魔小说都曾出现过他威武骁勇、斩妖除怪的身影。二郎神职掌甚广,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洪相关的水神,具有司水神职。

二郎神在道教中属北方水神,其庙宇道场一般在山川、水泽、湖泊左近。运城托盐池而立城,周围有四大水系,黄河、汾河、涑水河、浍河,每到雨季,城北多水患,百姓屡受其害,于是寄托神明保佑,故在姚暹渠南边建有二郎庙,塑有二郎神像,同时也有求其保佑、防止客水(外水)进入盐池的意思。

隋大业年间,姚暹出任河东都水监。因北魏正始二年修建的永丰渠年久失修,岸裂堤决,每逢雨季,洪水泛滥,淹没庄田,侵害盐池。盐池客水来犯后,卤气不能蒸发,盐产下降,朝廷的盐税任务则不能完成。姚暹上任后,体察民情,亲率民众修筑堤渠,拓宽、加固、疏通永丰渠,消除了侵池坏盐之患,并收灌田之利。百姓得其利、念其恩、铭其功、感其德,故将永丰渠更名为姚暹渠。在今二郎庙金街和姚暹渠南北,最早的说法是当时有部分在盐池捞盐的民工,陆续从姚暹渠南低洼有水的地方迁移至姚暹渠北边居住。时间一长,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大的集市交易市场和受苦受难民众居住的村落。元太宗八年(1236年)元帝采纳盐运使姚行简的建议,在原潞村的基础上立司,才有了作为“盐都”的运城。运城建城的北大门就在姚暹渠南边,城门匾额上写“迎渠”二字。盐池下有专事食盐生产的坐商,城内有专事运输的行商,城内盐店、商号鳞次栉比。运盐的大小车辆就驻扎在城外的姚暹渠以北今运城火车站一带,远至今棉科所一带,一直到1950年10月以前,车马大店和驿站仍有百余家之多。这些人员都要进城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针头线脑,逐渐在运城北门内形成商品一条街,因此地建有二郎庙,故称“二郎庙街”。

运城二郎庙始建于何时已无考,但有两句民谚俗语可证其影响力——“东路家,西梨花,凤凰北路到城下”“东西街,南北道,姚暹渠边二郎庙”。

据相关史书记载,从明朝的隆庆四年(1570年)到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近300年间,客水毁渠决埝进入盐池曾达13次之多,每次对盐池都造成很大危害。但是,危害最严重的还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洪水进入盐池,造成盐池卤气不能上翻,20多年不能产盐。清政府为了防止外水进入盐池,官修了姚暹渠,即在渠南边加高两丈余,修银转嫁给盐商负担;北边较低,修银由民夫和百姓负担。运城北大门一带即临姚暹渠,易遭水淹,人们在此建二郎庙祭祀,祈求二郎神震慑蛟龙、消除水患。

有老人回忆说,运城二郎庙原址在今盐湖区医院内,民国时盖监狱把二郎庙拆除。还有一说认为二郎神庙建在运城西北方,属“乾位”。

另有一说是:二郎庙,三开间,硬山起脊,前出檐,门楣额枋上饰彩绘。抱柱上有对联:“圣德英名重万古;威灵昭感镇千秋。”走进庙内,迎门端坐的塑像是二郎神杨戬,但见塑像白面无须,三目圆睁,身披铠甲,右手握弓,左手执三尖两刃枪,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左脚边蹲着帮他降妖捉怪的哮天犬。塑像上方有“天目神威”黑底金字横匾。

总之,关于二郎神庙,值得专家、学者挖掘、整理、研究、论证,以讲好运城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赵 波)

70079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