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杂评] 野生皂荚嫁接改乔木,闫定义南山根培育出数百亩皂荚林

[复制链接]
avatar 发表于 2020-11-16 10: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南山盐湖区西姚村段,退休返乡的闫义定承包荒山,培育出数百亩的良种皂荚林。作为一个新产业,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哪些条件,面临哪些困难,怎样才能更有效率地打开市场呢?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杂树满山坡,土少石头多,沙化兼碱化,广种却薄收。”今年70岁的闫义定颤巍着手说着自己小时候南山下的生态状况:“一天进嘴四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

2005年闫义定退休时,荒凉贫瘠的南山在人们多年的努力下,披上了绿装。但受石灰岩山区不易栽种植被等不利自然条件的限制,植树造林成活率不高,且一直呈现灌多乔少的生态面貌。凭着对家乡的热爱,闫义定不忘改变荒山的初心梦想,放弃悠闲的退休生活,毅然在花甲之年去创业,开始了对荒山的改造。

2006年,经过对南山全方位的调查,他发现南山上的野生皂荚占到自然植被的60%以上,但是漫山遍野的灌木效益远不及乔木林。“野生皂荚之所以存活并占主导地位,这是大自然的选择,应当予以尊重,并且为我所用”,自此,闫义定与皂荚结下了不解之缘。

皂荚的根系发达,生命力顽强,可以在石灰质土、砂土甚至盐碱地上正常生长,最适宜在荒山荒坡种植。皂荚特别耐干旱、也耐瘠薄。皂荚的生物学寿命可达六七百年,其经济寿命一般在四五百年。

皂角刺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中药名为天丁、皂角刺、皂针等,主治痈肿、疮毒、疠风,消肿排脓。皂米即皂荚种仁是高级保健品,香糯润口,富含胶原蛋白,可食用,也可作药用。

2007年闫义定成立了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同时转包了盐湖区西姚村的3000亩荒山。随着“野生灌木嫁接改乔木”这一思路在闫义定的脑海中萌生,通过不断尝试,他逐渐摸索出了采穗、嫁接、管理等一系列野生灌木皂荚嫁接优质乔木皂荚的技术,同时还得到很多专业林业机构的大力认可和支持。

2014年,闫义定克服重重困难,选育出自己的皂荚新品种——帅丁,并且顺利通过了省级林木良种证的审定,这个名字饱含闫义定对皂荚产业的深深期望。同年,帅丁不负众望,首批嫁接的优质皂荚刺以每公斤150元左右的价格,带来了7万元的收益。

原省林科院城市森林所所长郝向春认为,闫义定的“野生灌木嫁接改乔木”具有投入成本低、掌握难度小、收益明显等优势,在野生皂荚广泛分布的山西中南部石灰岩地区具有很好的可推广价值,可以依托国家和省级的各类造林绿化工程,开展野生皂荚灌改乔项目。

目前,山西省的吕梁、太行、太岳、中条山石灰岩地区有野生皂荚500余万亩,是一个天然的“大自然皂荚银行”。如果有300万亩野生皂荚符合改造条件,按照每亩刺、果综合年收入5500元计算,“大自然皂荚银行”每年可创造直接经济收入165亿元左右,灌木改乔木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可观。“这还只是粗略的计算,如果对皂荚原料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那么,皂荚产业的想象空间可能会更大。”闫义定信心满满地说。

在皂荚展览馆,闫义定骄傲地说,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们团队已经成功培育出7个皂荚品种,而全国的成熟品种不超过10个。近年来,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又陆续成立了运城市三源皂角研究所、运城市盐湖区三源皂角种植专业合作社、运城市三源皂角加工厂等组织。目前,闫义定正积极与中国日化研究院、南风日化研究院等单位商谈合作,开展皂角的深加工研究。

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产业发展和市场引领结合起来,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走市场推进、创新支撑的路子,新的产业才能蓬勃向上,不断壮大。而对于闫义定的皂荚产业来说,如果将基地建设和后续深加工同步考虑,形成完整产业链,注重营销,紧跟市场潮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68545
comiis_nolog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wechat_login1  qq_login wechat_login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社区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